隨著信息網絡日益發達,孩子接受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孩子的提問也越來越難以解答。 現代社會,成人被孩子問倒的現象很常見,因為有些孩子知道的甚至比大人還多。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要想引導孩子,就要掌握技巧。
對于孩子的奇怪問題,很多父母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有些父母甚至會直接拒絕孩子,惱羞成怒地讓孩子自己去思考。 實際上,面對孩子提出的疑難問題,我們作為父母同樣要正視自己能力有限這一事實。 這樣的話,當我們遇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就不會覺得尷尬了。 真正擺正心態之后,我們會發現,我們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難題,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多使用啟發式提問,從而引導孩子自主思考。也許孩子思維敏捷不受局限,還會先于我們找到問題的答案呢!
周末,媽媽帶著陌陌去野生動物園玩。 陌陌看到很多從未見過的動物,于足一直在問媽媽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常見的問題,媽媽當然能回答出來,但是對于不常見的問題, 媽媽也無法回答。諸如陌陌問媽媽:“媽媽,河馬為什么叫河馬呢?”
媽媽想了想,說:“也許是因為河馬在河里生活,長得又很像馬吧!”這樣一句很勉強的回答, 顯然無法讓好奇心極強的陌陌感到滿意。看著陌陌皺著眉頭的樣子,媽媽又說:“陌陌,你可以觀祭一下河馬,想一想河馬在河里是如何生活的呢?”陌陌顯然被這個問題難倒了,因為馬不能在水里呼吸。為此,她一直思考,最終說:“河馬是不是和魚一樣呢?”
媽媽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訴陌陌:“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吧,我們可以認真觀察,等到回家之后再查閱相關資料,因為關于這個問題,媽媽和你一樣一無所知。”
在媽媽的啟發和引導下,陌陌首先對河馬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回家之后又查閱了資料,不但了解了河馬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還寫了一篇特別生動的作文呢!
假如媽媽對于陌陌的提問不以為意地敷衍了事,那么陌陌就會把關于河馬的難題拋之腦后,更不可能寫出一篇生動形象的作文。 這就是啟發式提問對于孩子的好處。
所謂啟發式提問,就是要激勵孩子繼續思考,啟發孩子擁有更多的疑問,從而幫助孩子打開思路。如果父母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深入思考,那么孩子就會養成認真思考的好習慣,而且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還會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發現更多大自然和生活的奧秘。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認為女孩的思維沒有男孩靈活,其實假如父母有意識地啟發女孩的思維,幫助女孩養成發散性思維和深入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女孩的思維同樣也會變得更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