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拿別人得東西算小事嗎?這樣的“小事”父母一定要重視。有不少母親反應她們的孩子有偷拿別人東西的習慣,問起來,還不承認。嚴厲的批評了,效果也不是很好,擔心他們養成習慣后更難以糾正。
點擊加載圖片
思思的媽媽無意中在思思的口袋里發現了一個小布偶玩具,媽媽問思思,這個玩具是哪來的?思思告訴媽媽是幼兒園的,因為喜歡就拿回來玩了,媽媽聽后很嚴肅的批評了思思,思思也答應了不在偷拿幼兒園的玩具了。原以為這件事就結束了??珊髞韹寢層衷诩依锇l現了陌生玩具,原來思思還在偷拿幼兒園玩具,大了不讓媽媽發現,每次都把玩具藏起來。
點擊加載圖片
這樣的例子可能在很多小孩身上都存在,父母在指出孩子的缺點和問題時,總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其實問題的根本還是父母不了解孩子想法,首先是因為喜歡,情不自禁的去拿。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想去探究奇妙的世界,這個時候她們還分不清偷和贈與的概念,只是覺得這個東西好,而我又沒有,所以就去拿了。還有的孩子是因為父母的過分溺愛,在家為所欲為,想要什么父母都會滿足, 于是一旦離開家庭到幼兒園或親戚家,有時候欲望得不到滿足, 就會通過順手牽羊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點擊加載圖片
孩子的天性是純真善良的,大人世界的規則她們還沒有去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合理的去引導,首先要幫助孩子們認識這是誰的概念,教育孩子了解物品的所屬關系,那些是屬于自己的那些不是屬于自己。在孩子們理解之后,告訴她們玩具只能通過父母同意的方式得到,而不是私下里去獲取。
點擊加載圖片
還有在買玩具時需要和他們一起制定一些規則,比如在買到他想要的玩具后,父母可以告訴他今天是星期天,你可以買你喜歡的玩具,咱們每周天都能買一個新玩具,再過七天又可以買下一個玩具了,在約定的期限內,你不能再要求新玩具。
你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換取勞動成果,這樣,讓孩子們明白,通過合理的方法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點擊加載圖片
最后,父母還是要注意,改變孩子偷拿東西的行為,出發點首先是尊重并相信孩子的人格,切忌不要在外人的面前處理這些事情,更不要把孩子曾經拿別人東西的事掛在嘴邊,別經常揭孩子的短,這樣做會嚴重的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