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期貨心得之一:質疑期市高風險論
曾經當我們懷著強烈的自信心,懷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來到期貨這個市場時,我們為的是證明自我價值,同時也是為了在這個市場中獲取利潤,實現自己的創業之夢。當然,我們首先知道期市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甚至于這就正是我們選擇這個市場的原因。然而,數年過去了,高風險我們領略到了,可原來憧憬的高回報在哪里呢?資金虧損累累,風險卻無處不在。在與期市為伍的幾年后,實盤經驗告訴我,期市本身并不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地方,至少對我們散戶來說,期市不應該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地方,由于我們先入為主的接受了高風險高回報這樣一種觀念,因此在我們的操作思路中不僅期望得到很高的回報,同時也接受了期貨就應當承受高風險的觀念,而這正式釀成惡果的一個關鍵原因。我就以我的一個朋友老徐的經歷來論述這個觀點吧。他是公司里的一個客戶,資金數萬,個人資質在我看來也遠高于其他客戶,當大多數人還在奉行短線交易的時候,他已經在進行長線投資了,而我認識到長線投資的重要性是在兩年之后,他認為要想在期貨市場中獲取高利潤,付出高風險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樣的思路下,他的下單量很重,曾經在大豆的一次空頭行情中下重倉獲利不菲,這更加讓他相信下重倉承擔高風險,獲取搞利潤的交易思路,他經常反駁我質疑重倉交易的一句話是:倉位大小是一樣的,止損大了獲利也大。他曾經在98年一次下30手空單,但終因無法承受壓力而在當日平倉,但平倉之后出現了3個跌停板,那種懊悔之心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吧。如果當時下一半15手,恐怕結果就不一樣了。但這并不是最糟糕的,由于重倉并且止損又大,及時遵守了順勢而為,嚴格止損兩大原則,期貨的高杠桿率及技術上的失誤再加上一點壞運氣仍然迫使他連續止損十多次,這時期貨的高風險就凸顯出來了,資金迅速降到了6千元,可是他并沒有意識到錯在哪里,而是抱怨運氣太背了,怎么做怎么錯,最后一筆交易就是用這6千元做的,知道他下了幾手嗎?10手(透支交易),價格先是順著他的方向小幅下跌,接著整理,再接著反向漲了回來,止損之后只剩下幾百了,至此,原來投入的資金全部虧光,盡管他堅持長線交易是非常正確的,但僅有的幾次機會都由于各種原因錯過了,而在整理的時候他卻進場了,不可能太大的止損與價格的大幅震蕩合起來的結果就是虧損,而重倉又起到了加重損失的作用,最終沒有等到期待中的大行情資金就已經虧光了,盡管進場時機是他失敗的一個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則是他高風險高回報的交易思路,其實期望在期市中獲取高回報本來就是貪婪的表現。希望獲得年收益2-3倍的超額利潤,而行情是有限的,就只能通過加大倉位來實現,而這樣止損也必然會非常大等于是不允許自己有更多犯錯的機會,一旦運氣不佳,遭遇連續虧損,本金就會迅速下降,直到掃地出門。讓我用數字來說明一下,以20000元本金來計算,以大豆為例,公司要求最小交易量為5手,按流行的5/100止損原則,一次虧損為1000元,折合為20點/手(包括手續費),以近年的行情來看,即使你以長線為交易方式捕捉到了行情,在拋頭去尾之后,利潤也就是300點,5手就是15000元(不包括加碼在內),而且這還是在你操作完全正確的情況下,很明顯這與我們期望在一輪行情中獲利幾倍的想法相去甚遠,如果想要實現暴利,就必須加大倉位。比如10手,盈利就會變成30000元,這個結果看起來還不錯,那么你的止損位10/100,也就是只允許你虧損不到10次,你還不要忽略一點,止損只有20點(相信多數交易者的止損要大于此,那么允許你犯錯的次數將更少),這將意味著你在這個高杠桿率的市場中,在你搭上一艘船之前,你會付出更多次數的虧損,還有如果你連續虧損5次你要喲個剩余資金盈利100/100才能恢復本金,而5次連續虧損在你如此小的止損下,只要一點壞運氣就會出現,可怕吧,重倉交易在給你一個誘人的回報的同時隱藏了一個巨大的風險,一個你注定根本無法承受的風險。如果你堅持5%(甚至更低,我是用3-4%)的止損原則,堅持長線交易(我個人是長線交易的堅定擁護者,開始也有一個從短線到長線的轉變過程),擴大盈利上采取金字塔加碼方式,在輔以正確的技術分析(必須是經過驗證的,有效的方法,否則即使資金管理相當完美,交易結果也會大打折扣),則結果也會非常不錯,盡管并不是我們期待的巨額利潤,但如果以這種操作方式長期交易下去,你的資金會越來越大,畢竟我們的目標是在期市長期生存與發展,一朝暴富可遇不可求。在期市中衛追求高回報而付出高風險是貪欲的表現,只會招來失敗,其實歸根結底期市本身只是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工具,期市自身的風險完全可以通過良好的資金管理原則來化解,最大的風險來源于交易者內心的貪婪,高風險高回報并不是期市的本來面目,只是投資人對期市的主觀感受和評價,追逐高利潤并不是最首要的,追逐低風險的交易思路,克制自己頭腦中的貪欲,讓自己能長期生存在這個市場才是基礎。最后說一句話來概括:輕倉小量,堅守原則,降低風險,增值為首。
我的期市心得之二:止損不容置疑
在實盤交易中,如何止損的確是技術分析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你我都曾經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是順勢操作,但依然連續被迫止損,以為行情又要啟動了,可是設好止損跟進后,價格卻又折了回來,觸發了止損,接著再跟,又被止損出局,等我正猶豫之時,價格卻真正啟動了,等我明白過來,價格已經不適合進場了。因此我會想,如果我不設止損,或者發現了做單方向錯誤時再止損而不再以點位多少來止損。這樣的想法對嗎?我再以一些例子來論述:a是公司員工,但他有自己的一個戶頭,是94年入市的老交易員了,據他人介紹,他以前操盤手法極惡劣,爆倉過數次。但我進公司后觀察,他的交易手法遠高于場內絕大多數客戶,我剛進公司時他剛在大豆99年6月的盤整中下了10手空單(他在以前這輪行情中剛剛獲利20000),接著趨勢轉向了,他發現錯誤后出場了,近30000的資金只剩下了5000多,這是一次止損的大小。這位老兄久經沙場,不帶一點沮喪情緒的進入了綠豆市場,接著奇跡出現了,在綠豆最后一波牛市行情中,他堅持做多,只下2手,連續盈利13次(以波段方式)資金終于又上了20000,是當時公司中操作最出色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觀察他,分析他的操作方法,我發現他的思路與多數客戶設好止損進場的方式截然不同,他是認準漲勢,只要趨勢沒有改變,價格再如何波動都不出倉,綠豆盡管洗盤非常厲害,在其他客戶跟對趨勢后依然被迫止損的情況下,他的方法為他帶來了非常好的利潤。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綠豆大漲之后人們的看空情緒開始加重,他開始下空單,我不明白他有什么理由逆市交易,即使是在大漲之后,一次錯了,止損,再空一次,發現又錯了,第二次止損之后,兩萬多的資金只在兩次虧損之后就只剩下4000元了,盡管逆市交易是失敗的直接原因,但發現錯了才出場的止損方式讓本來很平常的兩個錯誤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讓13次盈利化為烏有。想必大家都知道資金管理的兩大黃金原則:一是將虧損限于小額,讓獲利盡可能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盈虧比必須大于3/1。二是應局限任何部位的損失,也就是任何虧損不要超過總資金的1/20(通行的最大比率)。很明顯,大止損的方式完全違背了這一原則。況且,誰敢保證以這種方式入場就不會犯錯,那種你認為趨勢開始了,結果卻又折了回來開始了反向的趨勢難道不常見嗎,認識到自己錯了才止損,行情必然是已經走了一大截,期貨市場如此高的杠桿率必然會讓你損失慘重,也許就此一蹶不振了,這和不設止損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我認為止損首先應該符合資金管理的要求,確定最大可承受的損失,才可依此來確定技術上的進場點和止損點,以技術上的點位來確定止損的大小,不僅會將虧損放大到危險的程度,而且誰敢保證技術上的點位會有更高的成功率,止損首要的一點是局限任何一次交易的損失,因為每一次進場只是假定會發生,而不是一定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技術上的止損點也不過是一個假設,沒有任何的肯定意義。我認為經常性的止損是非常正常的。有一位投機大師曾說過:我95%的利潤是由5%的交易所創造的,大部分交易都是虧損的,只因我抓住了極少的獲利機會并緊握不放才取得了成功。施威格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最讓我驚詫的是其中的圖表分析:一套成功的交易系統居然會有如此高的止損率,失敗交易遠遠超過了獲利交易,最終結果依然是盈利的。這兩個例子充分說明止損次數的多少并不是很重要的,關鍵是你抓到了獲利的交易并讓它充分發展,巨大的獲利足以抵御數次小額虧損所帶來的損失。我最后要說的是,散戶在交易中頻繁止損的確是普遍存在的。但問題的關鍵本身不在于止損,而在于這個高杠桿且波動劇烈的市場中,進場時機難于選擇,不得要領必然導致頻繁止損。但這完全是一個技巧性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觀察它的走勢規律來解決。
我的期市心得之三:簡以制勝
記得我剛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我接觸到了超多的技術工具和指標,我經過篩選,選出了一些在我當時看來很好用的工具,并且我很早就意識到了系統交易的重要性,用許多不同的指標及工具相互組合,確定了進場條件,中途止損條件及出場條件,以讓整個操作過程有規則可以依據,做到整個過程心理都有底。這是讓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得意的意見事情。然而,錯誤恰恰出在這里,我的進出場即中途止損的每一個環節都依賴數個指標和工具的共同作用,雖不是一般常說的所謂共振,但卻規定必須相互配合才可以做動作。打個比方說,我的一般進場條件是:周期顯示要有行情發生,14RSI上(下)穿70RSI均線,同時參考角度線,以確定已經止跌,還要參考持倉及成交量,總之,整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那么實際效果如何呢?非常不理想,最大的問題就是相互干涉造成,幾個指標相互矛盾,總有一些條件不會被滿足,造成進出場猶豫不決,理論上似乎很完美的交易方案在實戰中近乎無效,除了選擇的指標及工具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缺陷之外,要求各種工具相互配合是一個想象中可行,而實際卻錯誤的思路,我發現了這些問題,逐漸的刪除了一些,逐漸覺得可以了,我把所有的工具及指標還有簡單的交易計劃羅列到一張紙上,我發現占滿了整張信紙,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工具是否依然太多?可是我又覺得剩下的工具都很重要。此時正是綠豆的最后一輪空頭行情,那三個跌停老期友們都一定記得吧,我知道要空,但我一直信賴的周期沒有發出任何信號,我錯過了行情,綠豆停了,我把研究重心轉向大豆(我以前沒有研究過大豆),當我把綠豆中總結出來的方案套用在大豆時,我簡直絕望了,我所謂的那套有效的技術在大豆里根本就是紙上談兵,一點用處都沒有,那張曾經記錄我的指標及工具的信紙形同廢紙,消耗大量資金,傾注所有的精力得到的經驗如此不堪檢驗,我懵了,我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么。冷靜之后,我開始反思,問題出在哪里,我用如此復雜的技術無法賺錢,這么多指標放在一個新市場卻沒有一個可以用。那我還要它干什么,我開始達到闊斧的削減我的工具及指標,將所有可有可無的指標全部刪除,我推翻了以前幾乎所有的思路,著重尋找綠豆和大豆兩個市場的共同之處,結果是只剩下了K線和均線,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再減了。突然間我豁然開朗,我似乎在這一刻發現了市場最真實的一面,原來這個市場所遵循的規律是如此簡單,而我卻沒有發現,原因是我先入為主的認為期市是一個極為復雜的且高深的市場,因此我本能的認為最終的交易方法一定也極為高深且復雜,而實際上呢,期市是一個隨機與規律共存的市場,其規律性的一面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簡單到你對它視而不見的地步,而它隨機的一面表現是極為復雜的,我恰恰看到了這一面,而且錯誤的認為,這是一個完全規律的市場(忽視了它隨機的一面),同樣也一定存在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掌握的交易方法,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套方法,最終我走進了死胡同。這次突破是我技術思路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我經過近一年苦苦尋找的方法原來一直都在我的眼前。對待這個本來極為復雜的市場,我們用復雜的交易思路只會越分析越糊涂,發現這個市場簡單的一面,規律性的一面,然后以簡單的技術手段去把握它,追隨市場的主要趨勢,不做任何主觀上的猜測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這個市場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術分析手段,關鍵是你是否正確的認識了這個市場,發現了這個市場的規律,如果你對市場規律的認識本來就是錯誤的,那么建立在這個錯誤認識上的所有交易思路及技術手段都是無效的,我犯的正式這個錯誤。
我的期市心得之四:長線還是短線?
在這個市場,究竟是應該做長線還是短線?想必是一個有較大爭議的話題。當然,選擇短線操作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長線操作者在這個市場是寥寥無幾的,本文只是想通過我的一些思路的轉變過程來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或許這正是你期貨操作成功之路上的一個死結,因為這個問題曾經也是我的死結。99年綠豆曾經有過一次很強勢的多頭行情,那時我剛剛入市不久,由于經驗不足,在漲勢初期,我逆勢看空,幸好及時止損,盡管數次逆勢做空,但最終損失有限,然后我發現逆勢交易的錯誤,開始堅決看多,此時綠豆已經走完了小九浪中的四浪(事后看來),我并沒有耽擱太多,我開始準備下多單,但由于我的技術分析和交易思路在那時候都有嚴重缺陷,我看漲卻仍然數次踏空,沒有跟上行情,僅有的一兩次正確的操作也在獲利很小之后匆匆離場,小九浪走完之后,行情大幅震蕩,此時漲幅已經相當大了,場內所有人開始看空,我在順勢交易的原則下,仍然堅持看多,我是當時場內唯一看多的人,最兇悍的最后一浪大五浪開始了,盡管我堅決看多,卻由于技術上周期算錯了一天而眼睜睜的看著行情拔地而起,等我明白過來,價格已經高的讓人畏懼,最終漲幅達的嚇人,眼看就要到手的利潤在我眼前溜走了。行情走完了,綠豆從2000多點漲到3000多點,走勢規則有節奏,這樣容易捕捉到的行情我最終得到的卻是虧損,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的買進賣出,操作十多次,結果還是入不敷出。我發現,如果我從一開始就堅持順勢交易,如果我買進后不是短炒,而是盈利后放著,即使我只做對一次,盈利也足以抵擋所有損失,而且還會有不少利潤,而我呢,在懷疑,恐懼,猶豫中不是做反就是丟掉機會,好容易逮住一次,卻又匆匆離場,頻繁操作數次的結果還不如做對一次后放著讓它自己發展的結果要好,哪怕是十次中只對了一次。我把我的想法和一位客戶聊起來,我最后說,看來還得做長線。另一位經紀聽到了,譏諷道:短線都做不好還想做長線。我心想,是啊,瞧瞧你盈利后急著出場的那副模樣,你有做長線所需要的耐心嗎,還是乖乖炒你的短線吧。曾經有那么一點長線交易的火花閃了一下就這樣熄滅了。幾年過去了,我的交易思路與技術分析水平已經今非昔比了,但我仍然在做波段,我的交易利潤仍然沒有什么進展,開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交易:我習慣的是炒波段,一個成功的操作可以盈利50-80點(熊市波段幅度大于牛市,這是拋頭去尾之后的實際可得利潤),我的止損通常是20個點以內,為了一次成功操作有時要付出兩三次止損,這樣,通常盈利也只是補了虧損的空,這還算好的,最糟糕的是虧了兩三次,行情真開始動了,我卻在懷疑和猶豫中丟掉了機會,這樣,在操作中虧損的次數是遠大于盈利的,盡管我已經能夠成功抓住盈利的機會,結果也只是打個平手,有時運氣不好還會虧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經常會由于各種原因丟掉機會,這也是一個對行情的極大浪費,總的下來,即使遇到很好的行情,也只是斷斷續續咬幾口,去除虧損后也所剩無幾。有些機會如果盈利后不動,就會帶來巨大的利潤,而我卻早早離場,頻繁操作之后我依然是兩手空空,一輪大行情后,我得到的只有遺憾和無奈。我終于明白了,不能長線交易正是我的死結,要做一名凈盈利交易者,我必須走出這一步,擺在我面前的最大障礙是這一思路對耐心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對這一點我很不自信,其次是技術上對進場后的第一輪回調我不知道如何應對,但這些砍不過也得過,否則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夢想就真的成為永遠的夢了。最終這些問題的解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通過不斷的心理暗示訓練及對交易規則的簡單修改,我最終成功了。我終于打開了最后一道門,明白了這個市場成功所需要的所有條件。當初所有的謎團我都找到了答案。其實我相信這個市場有許多依靠短線成功的人,這一點我不否認,但大多數人依靠短線是很難成功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普通人,即使你認為自己資質優于別人,但請你別忘了,進入這一市場的所有人都有和你一樣的自信,否則也不會選擇期貨。當然我或許因為我自己的經歷而有些武斷,你的短線技術或許比我高超很多,那你就把本文權當一個故事好了。
我的期市心得之五:散戶之敗
在我進入這個市場一段時間后,我的資金開始縮水,屢戰屢敗的交易狀態讓我嘗到了期貨那種不可琢磨的性格,市場似乎總是在和我做對,我感到迷茫,在一次閑談中,我問一位公司盤房工作人員:你見過有人拿著盈利走出這個市場嗎?他說:早年做國債時有一個老頭曾經把資金翻過數倍后離開了公司,在之后就沒有人能拿著盈利走出公司,公司中每年都會走掉一批老客戶,又會補充一批新人,而且周期通常是一年,多少年來不斷地重復著這個規律。這些話讓我更加迷茫,難道我的命運注定是要被淘汰出局嗎?不,我堅信市場一定存在一種解決方案,我相信終有一天我會找到答案的。
經過幾年的苦苦追逐,隨著一套長線交易系統的建立,無論思路還是交易手段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再回頭看看當初的疑問,一切問題都是如此的清晰。
期市中虧損的方式多種多樣,絕大多數散戶的共同特點是資金進一退三,最終被掃地出門,而這些現象的背后原因是缺乏對市場的正確認識,這兩個基本條件中任一一點有問題,交易都無法成功。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是先有對市場的正確認識才會過渡到對人性特征的正確認識,交易系統正是建立于這兩個基礎之上,遺憾的是我所接觸到的所有人包括那個時候的自己僅僅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根本就談不上對市場的正確理解,失敗也就成為了必然,根據這個市場的定律,絕大多數人注定無法真正認識到這兩點,也注定會被淘汰出局,真的是很殘酷的。
成功的交易過程是一個整體,止損,長線,順勢這些顛撲不破的真理不過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只不過是正確交易技術建立的基礎而已,這些條件只是成功交易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只是做好了嚴格止損而沒有完整的技術,資金管理做的好只能保證你慢慢流血而亡,是無法帶來成功的。這樣說來,大多數散戶失敗的原因就很清晰了,缺乏對市場及自身的正確認識,缺乏完整,嚴密的交易規則和策略是多數散戶必敗的根本原因。
就我個人來說,我并不比誰聰明,也沒有所謂的天賦,我想我與身邊人不同的一點僅僅在于我嚴格遵守了被許多人認為是陳詞濫調的交易戒條,而且區別僅此而已。
我的期市心得之六:交易的真相
我在入市前看了很多書,盡管對技術和市場仍然一知半解,但我卻從前人的告誡中知道了兩個基本的生存原則:嚴格止損,順勢交易。并暗下決心一定要牢記這兩個原則。
一晃三個月過去了,再回頭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止損做的還行,可是順勢交易卻是做的一塌糊涂,開始時還記得要順勢,頭幾筆都是順勢倉,可是從那筆重倉虧損之后,我就像中了邪一樣頑固的認為行情一定會怎么怎么樣,順勢交易的原則早被拋到了腦后,所有的分析結果都一邊倒的認為大跌一定還在后面,于是我不斷做空,又不斷止損,數次虧損之后終于發現我在一輪明顯的上升行情中做空,我突然想到了三個月前自己還一次又一次的告誡自己:一定要順勢而為。哈哈,我早被行情和自己的一廂情愿搞暈了。那么問題清楚了,一定要再次牢記順勢交易。
一晃又是三個月過去了,的確嘗到了順勢的甜頭,可是我卻同時發現,我仍然有逆市操作,而且有時候我分不清究竟是上升還是下降趨勢,問題解決起來很容易,我使用了一根均線作為多空分界線,價格處在均線上方則只做多,價格在均線下方則只做空。
相信嗎,逆勢交易的問題就因為這一簡單的規則就解決了。從此之后,再也沒有出現過一筆逆市交易單,問題徹底解決了。
還有止損的問題,在入市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只知道止損,卻不知道止損必須是一個明確的點,為此,我有幾次在發現自己可能錯了的時候卻由于猶豫而使本來應該很小的虧損擴大,付出了無謂的代價。我的性格是非常果斷的那種,可是為什么會猶豫以至于延誤了最好的止損時機呢?總結教訓,我發現是因為我只知道止損,但卻沒有明確的止損點,發生浮虧的時候還在考慮自己做了沒有,是該等等看還是該認虧平倉,最終造成虧損的無謂擴大。問題明確了,解決起來也很容易,當每一次進場時就設好止損點,不管這個止損是怎么設置的,但必須是一個明確的點,點到就離場,不要去想“是不是我出來之后行情又會延續,讓我錯誤止損?”等等問題。由于拖延而造成虧損擴大的問題也就這樣輕易的解決了。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但解決起來也并不難,為什么呢?是因為規則的制定貫穿參與了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沒錯,我所要說的交易的真相正式 ---規則。
與規則相反的是分析,分析本是個中性詞,并無褒貶之意,但在期市中則有些不同。分析市場規律,分析自己的錯誤操作,分析優秀交易員的特點等等都是應用分析的正確方法。而我們幾乎所有人都犯了一個相同的錯誤,將分析行情作為自己的基本交易方法,可以這樣說,在進入期市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開始接受錯誤的交易習慣,我們所接觸的大部分傳統的技術分析手段都有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主觀性太強,使用這種主觀性很強的分析工具和人性的情緒化特點結合起來最終造成了完全主觀化的判斷,判斷的結果被自己當時的情緒做左右,同時會帶有強烈的主觀意愿偏向。這種錯誤的交易方法將絕大多數人擋在了成功交易的大門外,更遺憾的是我們在分析自己錯誤的時候很難想到問題竟會出在這里,以分析行情來作為交易手段無疑是最大的交易誤區。人性的情緒化特征是交易的大敵,而制定并嚴格遵守規則恰恰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