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石俗稱“金剛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石。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多數(shù)金剛石大多帶些黃色。
金剛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質(zhì),僅產(chǎn)出于金伯利巖筒中。它和煤、石墨一樣,化學組成都是普普通通的碳。奇怪的是,金剛石的硬度卻大大超過它的“同胞兄弟”。
這是因為它們的分子結(jié)構(gòu)不一樣。在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的結(jié)合力很小,很容易滑動、散開,而在金剛石分子中,它的碳原子是整齊地排列成立體結(jié)構(gòu),原子與原子之間牢固地聯(lián)結(jié)起來,所以特別堅硬。
人們在割玻璃時,只要用一把鑲有金剛石的小刀在玻璃上輕輕一劃。堅硬的玻璃就會立刻“一分為二”,地質(zhì)勘探用的鉆探機、鉆頭上鑲上金剮石,能大大加快向下鉆進的速度。
世界上天然金剛石的產(chǎn)量很少,因此很珍貴。近年來,人們已用石墨制成了人造金剛石,也可與真正的金剛石媲美。
鋰是金屬里最輕的一種。常溫下,它的密度只有0.534克/立方厘米,即使放在輕質(zhì)汽油中,它也不會沉下去。鋰是一個相當活潑的金屬。它具有耀眼的銀白色,但是一碰到空氣,馬上就會和氧氣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了氧化鋰,從而失去光澤。它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放出氧氣,此外,它還能像火藥那樣燃燒爆炸。
地殼中約有0.0065%的鋰,已知含鋰的礦物有150多種,其中主要有鋰輝石、鋰云母、透鋰長石等。海水中鋰的含量不算少,總儲量達2600億噸,可惜濃度太小,提煉實在困難。某些礦泉水和植物機體里,含有豐富的鋰。如有些紅色、黃色的海藻和煙草中,往往含有較多的鋰化合物,可供開發(f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