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面部穴位圖解
風(fēng)門穴肝俞穴腎俞穴厥陰俞小腸俞肺俞穴膽俞穴膏肓穴三焦俞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腸俞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關(guān)元俞膀胱俞風(fēng)門穴 ↑top取穴時通常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風(fēng)門穴位于人體的背部,從朝向大椎下的第2個凹洼(第2胸椎與第3胸椎間)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處(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此兩處就是此穴。(詳見此人體后背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感冒、頸椎痛、肩膀酸痛等。
肺俞穴 ↑top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一般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谌刈导幌拢笥遗蚤_二指寬處。(詳見此人體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肺經(jīng)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等。
心俞穴 ↑top取穴方法:
取穴時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心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谖逍刈导幌拢笥遗蚤_二指寬處(或左右約1.5寸)。(詳見此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心經(jīng)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胸痛、心悸亢進、暈車、頭痛、惡心想吐、神經(jīng)官能癥等。
膈俞穴
↑top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的時候一般采用俯臥的姿勢,膈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谄咝刈导幌拢笥遗蚤_二指寬處。(詳見此全身穴位圖背部圖解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慢性出血性疾病、貧血、呃逆、神經(jīng)性嘔吐、蕁麻疹、皮膚病等。
肝俞穴
↑top取穴方法:
定位時常采用正坐或俯臥的取穴姿勢,肝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開1.5寸)。(詳見此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胃腸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膚粗糙、失眠等。
膽俞穴
↑top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的時候,患者通常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膽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谑刈导幌拢笥叶笇捥帯#ㄔ斠姶撕蟊逞ㄎ粓D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膽經(jīng)疾病,如膽囊炎、坐骨神經(jīng)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肝炎等。
脾俞穴
↑top取穴方法:
取穴位的時候應(yīng)采用俯臥的姿勢,脾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詳見此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癥狀:
此穴的主治癥狀為: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胃俞穴
↑top取穴方法:
定位該穴道時常常采用俯臥的取穴姿勢,以便于相應(yīng)穴道療法的順利進行,胃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谑刈导幌拢笥遗蚤_二指寬處即是。(詳見此腰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嘔吐、惡心等。該穴道還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療由于胃腸功能引起的身體消瘦等消化系統(tǒng)病征 。
腎俞穴
↑top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dāng)?shù)诙导幌拢笥叶笇捥帯#ㄔ斠姶搜垦ㄎ粓D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
膏肓穴
↑top取穴方法:
尋找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姿勢,膏肓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谒男刈导幌拢笥宜闹笇捥帲ɑ蜃笥遗蚤_三寸),肩胛骨內(nèi)側(cè),一壓即疼。(詳見此背部穴位圖解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可以治療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志室穴
↑top取穴方法:
尋找此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的姿勢,志室穴位于身體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處(或左右旁開3寸)。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道,可以影響副腎分泌的與脂肪代謝有關(guān)的荷爾蒙,可除去現(xiàn)有脂肪,治療腹部贅肉。此外,還可以強化夫妻性生活,對陽痿、早泄、遺精、陰囊濕疹、腰痛等病都很有效。
肩外俞
↑top取穴方法:
肩外俞穴位于背部第一胸椎和第二胸椎突起中間向左右各四指幅處。(詳見此人體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道,可以使體內(nèi)血液流暢,對緩解并治療肩膀僵硬、耳鳴非常有效;此外,還可以治療精神性陽痿等疾病,治療該疾病要和手三里穴位一起配合治療才能發(fā)揮顯著的療效。
厥陰俞
↑top取穴方法:
取穴時通常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寬處(約二厘米左右)。(詳見此背部穴位圖解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可以治療疾病性氣喘、止咳;此外還能使胸部伸張,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降低自我防衛(wèi)意識,從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三焦俞
↑top取穴方法:
取穴時常采用俯臥姿勢,三焦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dāng)?shù)谝谎导幌拢笥遗蚤_2指寬處。(詳見此后背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癥狀:
此穴的主治癥狀為:發(fā)燒、腰痛、精力減退、青春痘、贅疣、糖尿病等。
大腸俞
↑top取穴方法:
尋找此穴道時通常采用俯臥的姿勢,此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dāng)?shù)谒难导幌拢笥叶笇捥帲ɑ蜃笥遗蚤_1.5寸即是此穴)。(詳見此腰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為:腰痛、腹瀉、便秘、髖關(guān)節(jié)疼痛等。此穴與小腸俞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子早泄的情形。
關(guān)元俞
↑top取穴方法:
尋找此穴位時常采用俯臥的姿勢,此穴位于人體的骶部,當(dāng)?shù)谖逖导幌拢笥遗蚤_2指寬處即是。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道,可以延長性欲時間,提高男性勃起功能。采用此穴做相應(yīng)治療時,應(yīng)該同時與三焦俞穴配合,才能發(fā)揮更好的療效。
小腸俞
↑top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常采用俯臥姿勢,小腸俞穴位于人體的骶部,當(dāng)?shù)谝幌勺底笥叶笇捥帲c第一骶后孔齊平。(詳見此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下腹部腫脹、下腹部疼痛、腳部腫脹、夜尿癥等。此外此穴和大腸俞穴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性早泄?fàn)顩r。
膀胱俞
↑top取穴方法:
定位該穴道時常采取俯臥的姿勢,此穴位于身體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后孔齊平。(詳見此背部穴位圖相關(guān)圖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夜尿癥、膀胱腎臟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