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出現耳鳴的癥狀,特別是老年人,明明身處安靜的環境,耳朵里卻好像有蟲子在叫、喇叭在響……
每天都吵得自己頭痛、睡不好,有些耳鳴患者還會聽力減弱、影響交談。有研究顯示:一旦出現耳鳴,耳聾的病發率很高!而中老年人一旦耳聾,久之將可能逐步喪失感知力,容易形成老年癡呆。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有人說“耳鳴不可逆”,但是在中醫看來,耳鳴也是能夠改善的,關鍵就在于找對方法!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刺激耳周穴位可以改善微循環,使尚未完全壞死的內耳細胞及聽神經得到修復和再生。
當我們張開嘴時,耳朵的前面會隆起一個骨性突起,而在這個突起的后面、耳道的前面,就會出現一個縱向的凹陷,這里有三個穴位,分別是耳門、聽宮、聽會,灸之可疏通經脈,達到清耳竅的目的。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針灸資生經》中說“聽會,治耳聾,耳中如蟬聲”,聽會穴隸屬足少陽膽經,艾灸該穴可疏導少陽經氣,是調理耳鳴、耳聾的首選要穴。在它上方的聽宮穴、耳門穴,有開竅聰耳、泄熱活絡、加強疏通耳部氣血的作用。三穴合用,每天艾灸10分鐘,對改善聽力效果甚佳。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腎開竅于耳,腎氣不足則聽力減退,可能表現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因此,當出現耳鳴、煩心、聽力下降等癥狀時,可考慮為腎xu。
艾灸命門、腎俞,可以補益腎氣、益精養耳,使氣血通暢、經脈貫通,耳鳴問題自然得到緩解。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背部反應穴
除了艾灸耳周穴位——耳門、聽宮、聽會,與補腎穴位——命門、腎俞,艾灸背部反應性也能取得良效!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事實上,如果人體某個部位出現問題了,那么我們都可以在后背膀胱經尋找到相應的疼痛點,艾灸這個背部反應穴,對癥調理,就能取得很不錯的效果!
艾灸方法
讓家人在你的后背膀胱經上按壓,尋找到疼痛點,然后艾灸那里就可以了。如同時加灸耳周穴位和補足腎氣的穴位作用更顯著!
注意:有些肝火比較旺的人做完艾灸后反而耳鳴加重了,這種情況還要艾灸三陰交及足三里,能起到疏肝益脾、清熱化濕及鎮靜安神的作用,同時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調節好個人情緒,少吃甘熱性食物,多喝點水,耳鳴的癥狀就會慢慢減輕了。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1、自行鼓膜按摩法
古代中醫書中描述了一種“自行鼓膜按摩法”:平心靜氣坐穩,雙手搓磨掌心,待感到溫熱,將掌心按于雙耳,輕輕按壓三、四十次(記住用力不宜過猛),每天可以做兩三回。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也可以將食指側立起來,嘴張開,上下來回擦熱耳朵前面的這個縱向凹陷(也就是耳門、聽宮、聽會所在區域),同樣可以起到按摩鼓膜、減輕耳鳴的作用。
2、鳴天鼓
還有一種方法叫做“鳴天鼓”:雙手掌心緊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頭后枕部輕輕叩擊,使耳內隆隆如聞鼓聲,每次叩擊36下。
耳鳴不是病,但也不能輕易疏忽!耳鳴了就用這個方法
這一方法有醒腦、開竅、聰耳的作用,對于中老年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癥都有良好的調理效果。
根據中醫子午流注原理,做“鳴天鼓”時最好選擇在每天下午5點~7點腎經當令的時候,補陽最為有效。同時,在練習時要注意“頂平項直”,這樣人體的經絡及腎氣才可得到調理,督脈得到疏通。
最后,要強調一下,改善耳鳴是個長期的工程,不能希冀一個妙方就奏效,每天艾灸穴位10分鐘加按摩保健5分鐘,堅持一個月試試看吧,你會收獲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