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柳湘蓮為什么叫“湘蓮”?這個名字其實與林黛玉大有關系
《紅樓夢》中的人物名字,往往帶有“使命”,一般被作者借以影射人物的命運。作為為數不多的男性主要角色。柳湘蓮的名字很像女兒,讓人想起被丈夫狠心拋棄的“秦香蓮”。而且未免妖嬈嫵媚了一些。那么,柳湘蓮為什么會有“湘蓮”之名。曹雪芹如此命名,又有什么深意呢?想要弄明白“柳湘蓮”,就要與林黛玉結合起來說。雖然兩人八竿子打不著。但牽扯極深。柳者,木也,為林之一種。《紅樓夢》中除了柳湘蓮,還有一個柳五兒和柳家的。柳五兒仿佛五月之嫩柳,因自小身體有病,沒有在賈家任職,后來聽說賈寶玉想要放出房中丫頭,讓她們得到自由身,柳家的就謀之于芳官和晴雯,不想因玫瑰露之事,柳五兒被牽連,抓起來關了一夜后,不久就病死了。柳五兒堪稱為了“自由”而死。自由在此非常重要,林黛玉說:“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就是對“自由”的渴望。另外,柳五兒是被冤枉,遭人陷害而死。這一點也很重要。晴雯、香菱、秦可卿、金釧兒四人之死,包括林黛玉最后為了“自由”離開賈家遠嫁而死,都是“人嘴兩張皮”造謠詬誶的結果。林黛玉又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還說:“何苦叫他們背后咒我”。湘者,瀟湘也。湘夫人的傳說最后演變成瀟湘妃子娥皇女英同嫁一夫的故事。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瀟湘妃子的外號都來自于此。林黛玉與賈寶玉發乎情止乎禮,尚且被襲人認為是“丑禍”“不才之事”。襲人“賢善”尚且如此,何況其他人口中該是多么不堪。而柳湘蓮被薛蟠騷擾,不得已遠走他鄉,與《一捧雪》故事中莫懷古被小人陷害背井離鄉類似。脂硯齋批語「一捧雪伏賈家之敗」,暗示賈寶玉在八十回后被賈雨村陷害,遭忠順親王二次上門刁難而離家出走。路上與甄寶玉遭遇,才有脂硯齋批語「邯鄲記伏甄寶玉送玉」。《邯鄲記》就是黃粱一夢,盧生夢中也有被小人陷害,家破人亡的情節。賈寶玉被陷害逢冤(記住馮淵也與薛蟠這呆霸王有關),林黛玉為救賈寶玉,根據瀟湘館、瀟湘妃子、黛玉詩文和芙蓉花簽影射,“莫怨東風當自嗟”,被迫像王昭君出塞一般,與賈探春一同出海遠嫁,相當于被“強權”所迫遠走他鄉,雙雙成為“妃子”。林黛玉判詞中“四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枯木指林黛玉。玉帶代表的是王爵、皇權等腰圍玉帶的強權,“懸著一圍玉帶”是玉帶像京劇演員和大明衣冠那樣懸圍虛掛在腰間,代表被包圍、身不由己。也暗示她被迫嫁給國王為妃子。與柳湘蓮懾于薛蟠、賈家強權類似。《紅樓夢》中與“蓮”“菱”相關的女性都可憐。以林黛玉(芙蓉花簽)為首,香菱(甄英蓮)、晴雯(芙蓉女兒誄)為輔,金陵十二釵三冊之首的三人都是“蓮”命。蓮通“憐”,所以“金陵十二釵”中女子都是可憐之人。柳湘蓮自身不可憐。但尤三姐可憐。因為與柳湘蓮訂婚又遭反悔而橫劍自盡。所以柳湘蓮的“蓮”其實是給了尤三姐。與之相同的還有賈蓉給了秦可卿,蔣玉菡給了襲人,賈璉(與蓮字都根,因近似)給了王熙鳳、平兒、尤二姐、秋桐、巧姐兒等。柳湘蓮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相信別人口舌,認定尤三姐非良善之輩,不能慧眼識珠。反被一葉障目,內心怯懦的可笑,卻造成尤三姐的悲劇。而柳湘蓮的懦弱,影射的也是賈寶玉的懦弱。柳湘蓮沖不破心中的藩籬,就不得自由。賈寶玉沖破了心中的藩籬,卻沖不破世俗的藩籬,仍舊不得自由。他們的不自由,直接決定尤三姐和林黛玉的命運以悲劇結局。所以,林黛玉在《五美吟》中以《紅拂》做結尾。那是她心中的“自由”。其他四美都是悲,唯獨紅拂是喜。如果柳湘蓮像李靖一樣慧眼識珠,敢要尤三姐,必然得良妻,二人大可以效仿李靖紅拂女仗劍天下。如果賈寶玉像李靖一樣有擔當,林黛玉最后又何懼與他浪跡天涯?所以,柳湘蓮被設定為一個“俠”字,是《紅樓夢》中之唯一。但從他的名字與林黛玉的牽扯看,他之“俠”不是他,而是林黛玉和尤三姐等巾幗英雄的心胸和勇氣!文|君箋雅侃紅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