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關節炎類型,號稱痛中之王。主要是由于機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機體內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導致的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的一種代謝類疾病。
痛風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病程:
1、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抽血檢查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值。正常成年人的血尿酸參考值男性和女性是有區別的,男性在210-420μmol/L,女性150-360μmol/L左右,處于絕經期的女性低于420μmol/L也在正常值的范圍。
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往往發病比較急驟,常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受累及的關節,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出現紅、腫、熱、痛,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通常情況下,這種疼痛會持續三到七天左右,就會完全緩解,但是容易反復發作。急性期要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并且及早應用秋水仙堿和布洛芬等抗炎藥物進行治療,必須時使用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
3、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及痛風石,主要是由于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遷延不愈而導致的。在病情緩解期,應使用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別嘌呤醇或非布司他治療,也可以使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苯溴馬隆或者丙磺舒等防止病情的反復。
人們常說女人最痛是分娩,男人最痛是痛風。女性分娩和男人痛風都屬于人類最高疼痛級別。
為什么只提男性痛風而不說女性痛風呢,這是因為據臨床數據顯示,在痛風患者中,男女之比為20:1,即95%的痛風患者為男性;在高尿酸血癥人群中,70%的高尿酸血癥患者為男性。從年齡上看,男性痛風發病年齡大多在40歲以,而女性患者則比較少,女性即使發病也往往在絕經之后。
這里主要是與人體的激素有關。雌激素不但能促進尿酸排泄,而且雌激素還可以抑制尿酸在關節形成結晶,當然就不會刺激關節產生炎癥了。說到底,痛風本來說是關節炎癥的一種。所以,年輕女性極少發生痛風。但是,絕經后的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痛風的發作和男性就差不多了。
另外男性的生活習慣和女性是不一樣的,男性痛風病患者很多都喜歡喝酒吃肉,而且最近幾年,餐桌上比較流行內臟類、海鮮類的食物,這些都屬于高嘌呤食品,會明顯地增加體內的尿酸濃度,導致高尿酸血癥或者痛風的發生。
什么是高嘌呤食物,簡單說動物內臟、海魚類、貝殼類及各種動物肉湯的嘌呤含量都非常高,不適合痛風人群食用。
中嘌呤食物比如常見的肉類,豆類制品、淡水魚、螃蟹等,要適量吃,但是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肉類在水中焯一下,嘌呤會降低三分之一,這是一個很好的烹方法。
低嘌呤食物主要是大米、白面、小米、蕎麥、燕麥,土豆、芋頭、白薯、木薯,蔬菜,水果,奶類,蛋類,堅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