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父》中有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這兩種人之間的區別,就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差異。具有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質能力的人,一定是競爭中的強者、生活中的優秀者。邏輯嚴謹賦予他們智慧與信心。
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現代社會中,商務談判、庭審辯論,競選演說,項目評估,決策咨詢,論文寫作……工作生活中邏輯真的是無處不在。本期薦書的目的就是向讀者介紹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最重要的是怎樣用邏輯思考真正地解決各種問題。
一《簡單的邏輯學》
了解并掌握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圖書信息:
作 者:(美)D·Q·麥克倫尼 著
索書號:B81/176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這本書的目的是向讀者介紹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這是一本小書,一是它確實不厚,不必望而生畏;二是閱讀它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可讀性很強。但在看似簡單的外表下,你會發現書中最基本的原理其實撐起了邏輯學整座大廈。閱讀時請思考一下,生活中你是否在遵循這些簡單的原理,從而能用正確的語言,做正確的判斷和論證。
內容簡介:
作者在書中將邏輯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是準備,介紹了要成為一個邏輯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討如何建立正確的邏輯思維,是邏輯學的核心;第四章探討非邏輯思維的根源;第五章圍繞謬誤——非邏輯思維的主要形式展開論述。
二《清醒思考的藝術:你最好讓別人去犯的52種思維錯誤》
清醒思考,拒絕思考污染
圖書信息:
作 者:(德)羅爾夫·多貝里 著
索書號:B804/24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講到自己曾與一名美國友人分享發現——小概率事件往往具有顛覆全局的破壞力。這個美國人后來據此寫成了一本大為暢銷的書《黑天鵝》。于是,多貝里決定自己寫一本書,這就是在德國率先超越《喬布斯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首的《清醒思考的藝術》。作者博覽群書,以顯微鏡般的觀察發現人們常犯的思維錯誤,并一一列出。他既有銳利的觀察,又有出色的講故事能力。他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故事、愛情關系、人際關系、投資之道、心理實驗等論述,生動形象而又具體雄辯地指出思維之錯在哪里,并且給出了糾正的辦法。
內容簡介:
思維錯誤、認知陷阱就像是伴生于人類,細細追究起來無處不在,不經意時卻又無跡可尋。難道人們注定要戴著無形的“有色眼鏡”看世界嗎?不,人們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拒絕思考被污染。作者在書中會告訴你答案。
三《智者的思辨花園:趣味邏輯縱橫談》
把邏輯與智慧擰成一根開心麻花
圖書信息:
作 者:鄭偉宏著
索書號:B812/161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作者積三十多年從事邏輯教學和研究的功力,廣泛征引中外歷史上的文史典故和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對概念、判斷、推理、論證等邏輯常識和邏輯史話,作了深入淺出、清新活潑、趣味盎然的講解,使讀者在輕松閱讀中,掌握邏輯學的基本內容。由作者長年積累闡發的大量邏輯故事,不僅被各種邏輯學專著、教材和通俗讀物轉引,還時常出現在邏輯習題和考卷中,被學術界譽為迄今為止將邏輯這一深奧枯燥的學問通俗化、趣味化,做的最成功的一部書。
內容簡介:
作者廣泛征引中外歷史上的文史典故和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對概念、判斷、推理、論證等邏輯常識和邏輯史話,作了深入淺出、清新活潑、趣味盎然的講解,使讀者在輕松閱讀中,掌握邏輯學的基本內容。
四《生活中的邏輯學》
對每天生活的世界作出審慎的思考
圖書信息:
作 者:(美)Nancy Cavender,Howard Kahane 著
索書號:B81/174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自1971年首版起,原書已修訂并再版11次,本書即根據最新的12版翻譯而成。該書是批判性思維領域真正意義上第一本與我們切實相關的邏輯書,事例多來自于網絡、電視節目、報紙雜志等鮮活媒介,與生活密切相關。秉持著使讀者培養一種受益終身的能力的理念,書中內容引導讀者對每天生活的世界做出審慎的思考。如果不想再為經濟發展憂心忡忡,被各種媒體狂轟濫炸,被各種現代科技手段控制,閱讀本書一定使你受益匪淺。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人們的推理能力,對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論證、演繹和歸納、推理謬誤、語言的使用、文章的撰寫、廣告與新聞中的陷阱等做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五《思考的要訣:松浦彌太郎的幸福工作術》
思考的要訣是獲得成功的基礎
圖書信息:
作 者:(日)松浦彌太郎 著
索書號:B804/33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一個人獨有的原創思考,會成為他真實的自信。其中的“要訣”,學校和職場不會教導我們,必須依靠我們自己去學習不可。作為日本文化界的傳奇人物,特立獨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學的先行者,作者不斷反思了思考在高質量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系列獨特、具有實操性的思考方法,幫助人們養成思考的習慣,進而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點子和讓人無可指摘的企劃方案。他用淡淡的、具有文藝氣息的文字講述工作智慧和生活哲理,引人共鳴。
內容簡介:
書中內容分為四章,分別是:第一章思考術——做一個凡事思考的人,而不是無所不知的人;第二章想象術——想象許多的點,而不是面;第三章溝通術——與眾人共存卻不被淹沒的處世之道;第四章時間管理術——讓時間喜歡你,站在你這邊。
六《想象力第一》
釋放可能的力量
圖書信息:
作 者:(美)Eric Liu Scott Noppe-Brandon 著
索書號:B842.4/235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最好的公司知道,創新思維是唯一不能外包的競爭優勢,而最好的學校是那些有著濃厚的創造性解決問題之文化氛圍的學校。然而不管是創造力還是創新,首先都要依賴于想象:愿意并且能夠構思出不存在的事物之能力。幸運的是,想象是我們能通過練習培養出來的品質。這本書為挖掘想象之力提供了一個藍圖,可以為任何部門中的任何可能性之實踐者提供必要的指導,有趣又有挑戰性,有用又有啟發性。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那些從領導者、教師、科學家、藝術家和其他各行各業的專家生活中獲得的故事,為各個領域中的開放頭腦提供一系列操作實務,如“盒子里面的思考、打破手的習慣、將隨機行動程序化”等,向我們展示,每個人都有一出想象的劇目等待我們去觸及以便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成功并且超越。
七《極簡思維》
顛覆傳統思維模式的極簡法則
圖書信息:
作 者:(美)S·J·斯科特 巴里·達文波特 著
索書號:B804/57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這本書的目的很簡單:作者將會分享許多可以用來消除雜念的方法,通過練習幫助你養成思維清潔的習慣。比如通過深呼吸和正念冥想、通過中斷、重塑和挑戰你的思想、通過確認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通過確認了生活事物的優先級等等。堅持這些易于實踐又充滿科學的方法的練習,會幫助你整理思維,深刻地提升生活品質。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你可以利用它們來針對性地改變生活中那些使你感到壓力的方面,學會:整理思緒,清理生活,處理人際關系,整理周圍的事物。
八《批判性思維教與學:幫助學生質疑假設的方法和工具》
批判性思維是確保我們的假設能準確引導行動實現預期效果的習慣
圖書信息:
作 者:(美)斯蒂芬·D·布魯克菲爾德 著
索書號:B80/38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無論是教育家、政治家還是企業高管都一致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必備的能力,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關鍵能力。作者在對數千名學生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給出了在教授批判性思考、閱讀和寫作時最成功的教學方法,設置了來自不同學科的案例、練習,并做出詳細的說明。讀者可以從中學到如何將批判性思維引入不同學科的教學,如何利用新的教學方法設計課堂任務和課堂練習,以及如何評估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等。因此,這是一本主要為教師群體所著的既專業又妙趣橫生的關于思維能力的通識讀本。
內容簡介:
書中首先給出了批判性思維的基本定義,進一步考察了批判性思維不同的思想根源,并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學生認為哪些教學方法最能幫助他們學習批判性思維?作者介紹了批判性思維的初中高級訓練方案,并聚焦如何教授批判性閱讀和寫作,試圖探索出一個適用于不同專業的通用框架,在最后探討了教師示范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九《大腦訓練之道》
正確的練習激發大腦潛能
圖書信息:
作 者:Brent 編著
索書號:B80/34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下滑,工作效率下降……是不是感覺你的腦力正在衰退?這是一本關于大腦訓練的書,通過一些平時看似不起眼的小技巧、小練習,輕松鍛煉大腦的各種功能,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之中。與此同時,介紹各種實用性強的學習方法、策略,幫助讀者開拓大腦思維。本書受眾廣泛,適合青少年與職場人士,通過腦力練習,讓大腦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腦的八大功能為主線,分別介紹大腦思考功能區、記憶功能區、情感功能區、傳達功能區、理解功能區、運動功能區、聽覺功能區、視覺功能區的一些簡單實用的訓練方法。
十《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
事半功倍解決問題的秘訣
圖書信息:
作 者:(日)安宅和人 著
索書號:B804/50
館藏地: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
推薦理由:
作者根據自己在麥肯錫公司工作時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腦神經學的專業背景,設計出一套極具邏輯性的問題解決的思維模式——先找到真正的問題,想清楚目的再動手,搜集個性化信息,組建故事線,劃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還在欺騙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嗎?No!交出有價值的成果才是好工作!
內容簡介:
大多數人在面對工作和問題時,總是還沒想清楚“真正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就急忙動手去處理、去解決。然而,像這樣一味求快、忙得團團轉的結果,往往是白費力氣,最后步入事倍功半的“敗者之路”。這本書告訴你,遇到問題時,先慢一點動手,因為有一件事比急著動手更重要——先判斷:這個問題重要嗎?
文章轉載自唐山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