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近日出臺《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張國坤說,上海將緊緊圍繞強村、富民、美環境,做實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加快打造具有江南水鄉特征和大都市郊區特色的上海農業農村新風貌。
上海在抓好戰略規劃的同時,還抓緊編制村莊規劃,重點解決村莊空間布局散、規模小、風貌不協調問題。8月下旬,《村莊規劃編制導則》和《郊野鄉村風貌規劃設計導則》已完成,明確分階段、有重點地落實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到2019年實現全覆蓋。
此外,上海還抓緊編制農業布局規劃,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蔬菜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三區”劃定,做到規劃既落圖、又落地,全面納入國土“大機”管控。
針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上海進一步強化政策的導向作用。對2013年以來出臺的128項涉農政策文件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甄別,并明確今年要制定推進鄉村振興“1+19”配套文件。目前,14個政策文件已經或即將出臺,6個政策文件正在征求意見。
這其中,對涉農財政政策作了重大調整,制定出臺《關于本市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重在打破原來“九龍治水”傳統體制,改變涉農資金分散的現狀,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以打包的方式將建設資金下放到各涉農區,給基層更多的自主權。
為進一步激活農民閑置房屋“沉睡的資源”,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制定出臺了《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解決了長期制約鄉村民宿發展的土地、消防、工商登記、安全保障等瓶頸問題,為促進農民增收創造了良好條件。
上海還加大了對農業農村用地政策頂層設計,回應基層干群期盼。明確通過加強鄉村土地綜合整治、盤活的建設用地指標向鄉鎮傾斜,主要用于農業設施建設和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發展。對符合上海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實際需求的設施農用地用途管理規定和用地標準也已形成,相關政策意見已經出臺。
上海調整完善了新一輪農村幫扶政策。重點整合市、區各方力量,大幅增加幫扶資金,全市將籌措幫扶資金不少于50億元,幫助經濟相對薄弱的純農地區建設一批產業“造血”項目,利用項目收益形成區級幫扶專項資金,重點幫扶經濟薄弱村生活困難農戶,全面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以提高農民收入為導向,上海對農民職業培訓政策作深化完善。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促進就業為目標、非農就業為重點、精準對接為路徑、一區一計劃,對未就業且有就業意愿的農民,通過建檔立卡提供培訓就業服務;對已就業農民,提供個性化培訓就業服務,實現農民培訓就業服務全覆蓋,為農民增收奠定扎實基礎。
上海在抓規劃編制與落地、抓政策頂層設計的同時,大力抓實踐探索。
一是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為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預計今年底,上海農村承包地流轉率可達80%。同時,探索在區級層面對承包地流轉實行統一管理。
二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促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增效轉變,加快農業向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地產綠色農產品率已由2016年的4%提高到目前的13%,預計2022年將提高到30%,位列全國第一。
三是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抓好村莊改造年度項目推進。目前,全市已評定美麗鄉村示范村62個,到年底將達75個,到2022年達到200個。這對改善上海農村面貌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四是啟動鄉村振興示范村試點工作。在完成農業規劃、村莊規劃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村落形態、人居環境和產業能級水平,積極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開展了鄉村振興示范村試點申報和遴選工作,編制了示范村建設標準指南,確定9個村(每個涉農區各一個)列入首批創建單位。此舉旨在探索大都市郊區農村實現“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目標的模式和路徑。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五是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四好農村路”建設、垃圾治理、生活污水處理、水環境整治等11項整治任務為主攻方向,明確階段目標任務,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下一步,上海將緊緊圍繞強村、富民、美環境,堅持不懈抓好以下工作:
——強化體制機制落實。推進組織體制完善。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結合本次機構改革,進一步健全市、區兩級黨委農村工作機構,加強“三農”工作領導干部的配備和管理,充分調動鎮、村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提升村民參與度。
推進督查考核工作。加大對各涉農區鄉村振興工作的督查力度,督查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專題匯報,向各有關區通報,并適時向社會公布;委托第三方對各涉農區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情況進行考評,對考評末檔的區進行約談。
推進信息推送工作。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及時總結典型經驗,發揮好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組織實施重大抓手。謀劃好上海鄉村振興的重大抓手,使之既充分體現上海的鄉村是國際大都市的鄉村,又體現鄉村振興的內涵,將風貌形態、產業、生態、生活、文化、治理和富民等都涵蓋進來。《上海市鄉村振興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上海鄉村振興的重大抓手是“363”工程,即打造“三園”工程(“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實施六大行動計劃、落實三大保障機制。
——努力破解關鍵難題。對基層普遍反映的問題,落實責任單位,明確工作任務:針對農民集中居住問題,要求通過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完善政策,提出下一步推動農民集中居住的路徑和操作方法,改變農村存在的零散面貌。針對宅基地問題,重點研究完善宅基地置換政策,研究制定宅基地平移政策,明確宅基地歸并范圍和標準,激活農村土地要素。針對農民建房問題,要求通過調研,提出明確的政策措施,修訂完善農村村民建房管理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