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夢想的起航帆,更是我們每個家庭的核心。教育它包含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么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堅持對孩子有耐心,對孩子要傾聽,對孩子要陪伴。
現在的家長大部分都是80、90后,我們都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家長的普遍心情,我們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們的身上,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做這個,做那個,并用工作、掙錢、忙等一系列的借口,來推卸本應該賦予給孩子們的童年陪伴,當自己的孩子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成績時,我們家長會反復無償的懲罰孩子,指責老師教不嚴謹,使孩子產生厭煩學習的情緒,可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同樣的教室,同樣的老師,為什么學生程度不同,其實是家庭教育拉開了每個學生的距離。那么我們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堅持對孩子耐心教育。我們的孩子在學校每周5天的學習,養成了一個好習慣,一日生活常規,但是也抵不過家長們周六、周日一天對孩子們的放縱,把學校一周的教育抵消為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5+1=0。我們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吃飯、單獨睡覺、早上自己穿衣服洗漱、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家長說,不行,孩子太慢了,我想說我們要堅持對孩子有耐心,小學階段的孩子可塑性最強,最容易接受教育,錯過了這段時間,形成依賴性就很難改正過來了,今天堅持對孩子耐心教育,連續幾個月后我們將收獲的是一個獨立的孩子,為我們家長自己也減輕負擔。
堅持對孩子傾聽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身上的優缺點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家長要注意自身修養,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榜樣。對于進入初中和高中的家長來說,他們同孩子難以溝通,因為他們在孩子最容易溝通的年齡選擇了命令模式。有個孩子告訴媽媽他得了第二名,媽媽的視線一直沒有離開手機,只是淡淡說了聲“哦”,傾聽是用眼睛的。當我們聽到孩子的優點時多鼓勵表揚,讓孩子更加自信,聽到孩子缺點錯誤時要及時糾正,避免再次犯錯,傾聽是用頭腦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語言。最有效的教育從傾聽開始,今天堅持對孩子傾聽教育,明天我們將收獲一個人格優秀的孩子。
堅持對孩子陪伴教育。3——12歲是陪伴教育的重要階段,在父母有效的陪伴下,可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和創造力。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律能力差,所以需要陪伴,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可以陪坐在一旁默默地看書,給孩子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家長要陪孩子一起講故事,培養孩子專注力,周末時陪孩子去圖書館,開拓孩子的眼界,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早上時間大腦最清晰,培養孩子早起閱讀最少半小時,閱讀多的孩子,理解能力一定很好。今天堅持對孩子陪伴教育,明天將收獲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
大家都知道跑馬拉松,起跑并不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而是超強的體力、堅強的意志、合理的戰術才是關鍵。孩子的教育又何嘗不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呢,在起跑時要讓孩子有健康的心態,一旦進入過程就不能停止,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孩子的眼里沒有絕對堅定地意志,都是后天培養和引導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玩不能成為孩子一生的事業,在教育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教師無論處于什么階段的教育,她的職責在于教會孩子們如何獲得知識的能力,而父母的職責在于教會孩子如何獲得幸福的能力,能力比學識更重要,而能力的獲得必備條件就是教育中要掌握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意志,也許我們在找到教育本質之前,堅持就是教育的名字,也許愛孩子就該將這份責任堅持下去。還是那句話:堅持的今天叫進取,堅持的明天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