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伏蓉 朗讀┃梓瀅
編輯┃丄學號 指導┃梁山伯
在河南許昌的疫情期間,防疫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但他們只能靠吃泡面和面包充饑。
作為志愿者的張永紅和丈夫見狀,覺得對他們的身體太不好了,就提出要給防疫人員做飯。
張永紅和丈夫每天要做300余名防疫人員的一日三餐,12歲的兒子也主動提出要一起幫忙做飯送菜。
爸媽主動助人,善良的行為給這個孩子的人生上了寶貴的一課,它會引領這個少年的未來走向美好。
著名心理學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在一言一行中,是對孩子人生影響最深的教育。
一
為什么要教孩子心存善良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說:“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百依百順,給他們無限的關懷與疼愛,卻忽略了培養孩子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能力。
因此,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們在呼吁要把善良的能力交給孩子。
善良的能力是什么?是謙讓、寬容、忍耐、予人方便,這些都是善良的能力。
今天刷到一個視頻,被標題吸引了進去:“現在的社會,很多成年人都不如一個孩子。”
原來是爸爸從補習班把小女孩接了回來,媽媽讓小女孩進去等她,結果小女孩一直站在門口拽著門把手,用身體使勁地把門推開等待著什么。
爸爸也疑惑她遲遲不進去是怎么回事。
等待了一會兒,就看見一位送水的師傅提了重重的兩大桶水進來后,小女孩才慢慢地關上門進去等媽媽。
當然,送水師傅也對小女孩表達了深深的感謝,小女孩開心地回應:“叔叔,不用謝的!”
予人方便,從幾歲的小孩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樣溫暖的善舉配得上雷鳴般的掌聲。
還有另一個7歲的小男孩扔垃圾時,在媽媽的幫助下,在垃圾箱上貼了一張紙:“保潔阿姨,這里面有我不小心打碎的杯子,小心別劃傷了你的手,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
小小舉動,真是暖人心脾。
反思自己,又是如何處置破碎物品的呢?
你教孩子善良,生活會讓他慢慢學會在現實中善良。
你教孩子現實,可就沒人教他善良了。
孩子的品行是需要日積月累才能養成的,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沒有正確引導,疏忽管教,那么將來他們長大了再想有所改變就會變得困難重重。
二
孩子心存善良,人生更寬廣
一位網友總結道:卑劣的人努力精通卑劣,善良的人努力創造價值。
在知乎上有位叫號歌的人分享了一個童話寓言《善良的小兔子與狡猾的小狐貍》。
講述的是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小兔子和小狐貍都長大了,要開始去獨自闖蕩世界了。
臨行前,兩位媽媽一邊在給自己的孩子收拾行李,一邊在給孩子囑咐做人的原則。
兔子媽媽對小兔子說:“孩子,外面的世界很復雜,有好人也有壞人。但媽媽希望做個好人,跟好人做朋友。你要堅持善良,善良就是把每一個新朋友都當成好人,盡力去幫助他和他分享。如果遇到了困難,記得媽媽會支持你。”
狐貍媽媽對小狐貍囑咐道:“寶貝兒,外面的世界非常復雜,有好人也有壞人。
但媽媽希望你做個現實點的人,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事事要學會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幾年以后,小兔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更因善良幫助了許多人,同時也因旁人對他善良的回饋,他每天都活得充實又快樂,長成了一只高大又帥氣的大兔子。
小狐貍因好吃懶做,精明算計,坑蒙拐騙,讓自己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他不敢定居,顛沛流離,沒有可以養活自己的本領,身體變得干癟灰白,眼里只剩下了呆滯和麻木。
心中藏有惡念,會使人生路越走越窄。
心中存有良善,會使人生路越走越寬。
巴西經典電影《中央車站》的導演沃爾特,在車站遇到一個擦鞋小男孩跟他要找的主角很相似,就讓小男孩去工作室找他。
誰知,第二天小男孩帶去了許多和他一樣的擦鞋的孩子,其中有幾個比他還機靈。
但導演還是選擇了他,就因為他身上有一種善良的品質,而電影中的孩子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個擦皮鞋的孩子,就此開啟了他的璀璨人生。
世界上所有的驚喜和好運,都是你積累的人品和善良。
一個人能走多遠,不是由他的腿決定的,而是由他的善良決定的。
三
父母怎么能引導孩子心存善良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
世界可以混亂,但內心不可以骯臟。
成年以前的孩子品行幾乎都是來源于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品行。
父母做好示范,孩子自會模仿
我們想要孩子善良,首先自己就應該善良,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做事,更應做好示范。
王菲和李亞鵬的愛女李嫣天生患有兔唇,這種病讓作為父母的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助感。
于是他們創建了嫣然天使基金會,在幫助李嫣的同時,也能幫助一些遭遇相同的孩子。
十幾年以來,李亞鵬,王菲都會帶著李嫣一起去做公益。
在《朗讀者》中,董卿問道李亞鵬:“只要嫣兒有一個興趣,你就會言傳身教嗎?”
李亞鵬回答:“因為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自己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自然是會模仿的。孩子在小的時候,講述大道理其實沒有價值,因為理解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有限,但孩子天生就有模仿能力。”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永遠不要低估言傳身教的力量。
多給孩子講善良的故事
多給孩子講一些善良的故事,對人誠懇善良一定會得到好的回報,相反,可能會有惡果。
陳妍希曾在社交平臺曬出了給兒子星星講的兩張童話故事書的圖片,引來粉絲們好奇。
原來是陳妍希每天都會念給兒子聽的故事,星星問到她:“不管是誰遇到困難,都要幫助他,是什么意思?”
陳妍希給出了答案:“生而為人,你必須善良,聽媽媽的話。”
從這里可以看到,作為媽媽,陳妍希期望兒子長大后能夠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父母愿意拿出時間陪伴孩子,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在孩子心里播下善的種子,是孩子的福氣。
帶著孩子做善事
讓孩子體會與人為善的感受
在幫助孩子做事的過程中,給孩子講明白道理,孩子才能明白善良的好處。
霍啟剛和郭晶晶也是出了名的做慈善的夫妻,他們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不忘記帶上4歲的兒子一起做。
一次郭晶晶作為活動大使,在葵芳幫天水圍婦聯賣旗籌款。
全家齊上陣,特別有意義。
4歲的兒子一開始有些害羞,但后來在父母的引導下,就放開了,一家人因為幫助他人非常開心。
孩子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善舉,父母幫助孩子親身實踐善行,孩子今后也會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善良是德。
善良是孩子一生都要努力完成的功課,父母平日里不僅要教導孩子善良,也要身體力行地去給孩子展現出善良的一面,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逐漸擁有善良這一寶貴的品格,這將是孩子人生的財富。
作者:伏蓉,一個喜歡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靜靜地感受文字帶來的滿滿正能量的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