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青 朗讀┃靜茉
指導┃郭新愛 編輯┃丄學號
俗話說:不急不惱百年不老,不懶不讒益壽延年。
《有一天,媽媽老了》這本書里講的是一位九十六歲老奶奶,平凡又豁達的一生。
這位老奶奶叫洪榮女,1916年出生于韓國仁川,70歲時學會了寫字,80歲出版了《藏在心中的話》一書,90歲在電視節目《秋天的庭院》中擔任主人公。
漫長的歲月本身,就是一場真實的告白。
洪榮女老奶奶在她90多歲的時候,還一直堅持下田干活,活得自由且快樂。
她用自己鮮活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活力來自“付出與愛”的真理。
給我們樹立了一個鮮明的榜樣,怎么樣安心又幸福地度過一生。
01
人生路上,沉著冷靜地
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健康的話題總離不開情緒,最好的情緒離不開安心。
洪榮女老奶奶有六個兒女,她告誡兒女們:“不管什么事,一定不要著急上火,應該學會隱忍和等待。人生路上,我們應該沉著冷靜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要想有一個好身體,必定要先有一個好心態。
急躁對于做任何事都于事無補,還會影響心情,間接地破壞了健康。
春秋諸侯齊景公,有一次因急事外出,他嫌棄車夫駕駛太慢,就奪過車夫手里的韁繩親自駕馭,可還是嫌馬兒跑得太慢,干脆跳下車徒步向前奔跑,結果只能是欲速不達,成為笑談。
生活中,難免會有困難和挫折,如果一味著急,反而可能讓自己踏進更深的泥沼。
雨果說:謹慎要比魯莽力量大得多。
人生路漫漫,我們要穩扎穩打才能度過安穩的一生。
02
學會分享內心就充滿喜悅
有人說: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會變成兩份快樂。
洪榮女老奶奶從70歲開始,在田間勞作了二十幾年,她收獲的蔬菜和糧食都分給兒女。
每次還會給孩子們多裝上100個玉米,囑咐他們送給自己的鄰居們,鄰居們都很開心。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老奶奶總不忘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來看她的人,她還會給帶上回程的車票錢。
分享是讓心中充滿喜悅的行為。
居里夫人在發現鐳后,本可以申請專利,從而獲得大筆財物,可是她毫不猶豫地將鐳的提純方法公布到全世界。
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
在“分享的喜悅”滋養下,所有的生命都會熠熠生輝,充滿活力。
03
珍惜物命,積累福氣
《朱子家訓》中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過于奢侈的生活,總容易消弭了人的奮斗精神。浪費掉的物質,其實也是自身能量的一部分。
洪榮女老奶奶一生都杜絕浪費,她困惑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垃圾呢?
她把所有的果皮、菜根漚在田里做肥料。塑料籃子破了,就扎上幾道尼龍繩。壞掉的臉盆,就在里面種上水芹菜。
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說:“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宴。”
假如真像家里老人所說,一生福報是有數的,那么浪費的都是自己的,可堪珍惜哦!
現在有很多極簡主義生活者,也在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一道標桿,避免資源浪費。
他們和洪榮女老奶奶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都是這個世界上簡單又快樂的人。
精神充實、生活充滿快樂的人,必然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即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證,也是人類長壽的最終標準。
04
與親人溝通
能讓人精神煥發
老奶奶在日記中寫到:“今天晚上,我特別開心,大兒子來我房里跟我聊了很多,我們已經很久沒這么聊天了。”
大仲馬說: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感情。
“大魚大肉比不上一句溫暖的話,人老了生病以后,子女說句暖心話,就能讓老人精神煥發,找到活下去的勇氣。”
這些樸素的語言,都是洪榮女老奶奶的心里話。
孩子們也許平時工作太忙,或者覺得跟父母沒有什么共同話題,大家總是疏于溝通。
實際上孩子的一句安慰話語,就是父母生命的清泉。
我有個朋友,每周一次去看望父母,她嫌棄父母太嘮叨,總是放下東西待一會兒就走了。后來父母生病,不久就相繼去世了,這時她才后悔不迭,想起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彌足珍貴。
親情就在我們身邊,等著我們去挖掘,讓我們人人做一個有心人,去努力品味身邊的親情,豐富多姿多彩的人生。
05
要享受自由就得學會孤獨
自由是上帝送給人類最大的幸福之一。
洪榮女老奶奶沒生病以前,都是一個人住在鄉下有田的宅院里。
她愿意享受跟子女的團聚時光,卻不愿意打擾年輕人的生活。
一個人在田里種蔬菜、種玉米,還養了雞鴨,把這些植物和小動物當成孩子來伺候。
有一天,她看到一只青蛙貼在玻璃窗上,就說:“你也是自己啊!別在這里了,趕緊回草叢去吧!”
子女都勸她回首爾,跟他們住在一起,老奶奶說:“我覺得這里挺好,我可以隨便做我想做的事。挺舒服,也挺自由。要想享受自由,就得忍受孤獨啊。”
她領會了屬于自己的自由。
如今的年輕人,與老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老人還能行動自理,那么分開住,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自己喜歡的時間里,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應該就是自由的定義吧。
自由放飛了心靈,心靈就會撫育身體!
06
學會放棄,才能過得開心
佛陀在19歲時,有感于人世諸多苦惱,出家修行。他不惜放棄王位,終創立了影響人類社會數千年的佛教。
人生有放棄才有得到。
《吸引力法則》里說:人生得到的,都是想得到的和怕得到的。
健康需要重視,卻不必天天擔心。
洪榮女老奶奶很久以前,就開始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孤獨和死亡了。
她說:“要是能在睡夢中死去,真是個天大的福分。”
放棄了對生命執著的人,反而更容易獲得長壽。
人生最難的不是如何去擁有,而是該怎樣學會放棄。
學會放棄,讓傷心隨風而逝,只有快樂相隨;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影;學會放棄,將昨天埋在心里,留下最美的回憶。
學會放棄,靈魂得以釋放,生命才可以自在飛翔。
07
豁達面對人生
人生總在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歲月就已經匆匆走過,在變故和死亡面前,大家還是一如既往地驚慌失措,適應不了離別。
洪榮女老奶奶說:“每個人早晚會埋在土里腐爛,何必什么事都那么在意。”
世界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煙。
豁達是一種心態,用豁達的心態對待親人和朋友,我們會由衷地感激人生有緣,相聚同行。
年齡只是數字,擁有一顆自由、年輕的心,才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作者:木青,一個喜歡文字、喜歡安靜的二孩兒寶媽,標準的書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