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鬼谷子是戰國縱橫家鼻祖,與孔子、老子并稱三大圣人。門下弟子根據他的言行所著《鬼谷子》被歷代皇室列為禁書,只因書中所列皆為制霸人心與天下的謀略,不適合在民間開放,卻是歷朝皇帝與太子的必讀之書。在鬼谷子看來,無論是君子還是智者、小人還是愚者,皆可以通過某種手段,讓他們為我所用。
一般而言,謙謙君子講究仁義,視錢財如糞土,所以不可以用錢財引誘他,但可以讓他們為為我們提供財物。勇者無懼,所以不可以用災禍去威脅他,但是可以讓他承擔危險的責任。有識之士心思通達,不可欺騙他,但可以用道理打動他,讓他為我們做事,從而建功立業。
鬼谷子: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懼危;智者達于數,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與之相反,愚蠢的人我們可以用欺騙的手段去蒙蔽他,歹徒我們可以用恐嚇的手段去對付他,貪婪之人可以用金錢去利誘他。我們可以因人設事,采用不同的手段。
鬼谷子是著名謀略家
弱者善用權術,善借人力就可以變為強者。隱晦的手段用熟練了,可以讓別人認為是直率的方法,也可以彌補此前的積累不足,這就是謀略的應用。
進一步來說,說服他人采納我們的意見,也應該運用這個原理。對方外表親善而內心疏遠,我們就應該用計謀打動他的內心,讓他消除對我們的戒備,建立有效的信賴感。對方內心贊同而外表冷漠我們,我們大可以談論具體的計劃細節,去琢磨他尚存顧慮的內容,然后適當地響應他的內心。
我們可以根據對手的所見所聞,去肯定他的某些觀點。或者根據對方的好惡與強弱,改變我們的策略。也可以根據對方的恐懼舍棄計劃中的某些部分,這樣就能取得對方的信任。
這時候,我們應該再想辦法“管理”對方。可以琢磨他的心意去恐嚇他,或者分析形勢高危使他震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他的外表,去判斷他內心的想法,而據此設計方案應對。盡可能隔絕他,不讓他獲取更多信息與進言,打亂他的思維,迷惑他的理智,進而完全影響他。這樣就能達到說服的目的。
鬼谷子是站在天下格局的高度去制霸人心,進而影響諸國決策。作為方法論,鬼谷子的謀略講究有效與否,卻無法控制學習者行善行惡。如果秉持行善之心,將之應用于商場與職場,未嘗不能取得非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