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建筑符號含義
常見構件符號
結構施工圖:
一、上部結構
1、柱
KZ —— 框架柱 ZHZ —— 轉換柱 XZ  ——   芯柱 LZ —— 梁上柱
QZ —— 剪力墻上柱
2、剪力墻
(1)墻柱
YBZ —— 約束邊緣構件 GBZ —— 構造邊緣構件 AZ- —— 非邊緣暗柱FBZ —— 扶壁柱
GZ —— 構造柱
(2) 墻身
Q —— 剪力墻
(3) 墻梁
LL —— 連梁(無交叉暗撐、鋼筋) LL(JC) 連梁(對角暗撐配筋) LL(JX) 連梁(交叉斜筋配筋)LL(DX) 連梁(集中對角斜筋配筋) LLK —— 框架連梁(跨高比不小于 5) AL —— 暗梁
BKL —— 邊框梁
(4)墻洞
JD —— 矩形洞口
YD —— 圓形洞口
3、梁
KL —— 樓層框架 梁 WKL —— 屋面框架梁 KZL  ——   框支梁 KBL —— 框扁梁
L —— 非框架梁 XL —— 純懸挑梁 JZL —— 井字梁
7、樓板
LB —— 樓面板
WB ——   屋面板 YXB —— 延伸懸挑板 XB —— 純懸挑板
5、樓板相關構造類型
JQD —— 縱筋加強帶 HJD ——  后澆帶 ZMx —— 柱帽
SJB —— 局部升降板
JY —— 板加腋 BD —— 板開洞 FB —— 板翻邊 TY —— 板挑檐
Crs —— 角部加強筋
Cis —— 懸挑陰角加強筋 Ces —— 懸挑陽角放射筋 Rh —— 抗沖切箍筋
Rb —— 抗沖切彎起筋
6、其他
KTB—— 空調板
YP——雨棚
二、基礎部分
1、基礎梁
JZL —— 基礎主梁 JCL —— 基礎次梁 JL ——  基礎梁 JQL —— 基礎圈梁
JLL —— 基礎聯系梁 DKL —— 地下框架梁 DL——  地梁 DTL—— 地抬梁
CTL —— 承臺梁
QL —— 圈梁
2、獨立基礎
DJj —— 普通獨立基礎階形 DJp —— 普通獨立基礎坡形 BJj —— 杯口獨立基礎階形 BJp —— 杯口獨立基礎坡形
3、條形基礎
TJ ——條基
TJBp —— 條形基礎底板坡形
TJBj —— 條形基礎底板階形
4、筏形基礎
LPB —— 梁板筏基礎平板 BPB —— 平板筏基礎平板 ZXB —— 柱下板帶
KZB —— 跨中板帶 SZD ——  上柱墩 XZD ——  下柱墩 WZJ —— 外包式柱腳 MZJ —— 埋入式柱腳
5、樁基礎
Zh—— 樁
CTj —— 獨立承臺階形
CTp —— 獨立承臺坡形 6、基礎相關構造類型 CJQ —— 窗井墻
HJD —— 后澆帶
JK —— 基坑(溝)
JSK—— 集水坑
三、樓梯部分
AT—— AT 型樓梯 BT—— BT 型樓梯 CT—— CT 型樓梯 DT——DT 型樓梯 ET—— ET 型樓梯FT—— FT 型樓梯 GT—— GT 型樓梯 ATa—— ATa 型樓梯
ATb—— ATb 型樓梯 ATc—— ATc 型樓梯 CTa—— CTa 型樓梯 CTb—— CTb 型樓梯 TL—— 梯梁
TZ—— 梯柱
TB—— 梯板 PTB——平臺板PTL—— 平臺梁
建筑施工圖:
1、門窗
M——普通門
FM 甲—— 甲級防火門 FM 乙—— 乙級防火門 TLM——推拉門 JNM——節能門
C——窗
TC——凸窗 MLC——門聯窗 CN——耐火窗 BYC——百葉窗 ZJTC——轉角凸窗
MD——門洞
DK—— 洞口
(一)人防砼結構
人防施工圖常見代號
RFWQ——人防外墻 RNQ——人防內墻 LKQ ——臨空墻 MKQ——門框墻 MBGQ——密閉隔墻
DYGQ——防護單元隔墻 SCGQ——水池隔墻 PJ——防倒塌棚架 TB——樓梯板 PTB——樓梯平臺板 KS——擴散室 JQ——集氣室 JSK——洗消污水集水坑 QTCJ——全填土窗井 BTCJ——半填土窗井 GDCJ——高出地面窗井 DSJ——獨立式豎井 WSJ——外附壁式豎井 NSJ——內附壁式豎井 DDJ——頂部式電纜井 WDJ——外附壁式電纜井 NDJ——內附壁式電纜井
(二)人防設備類代號 HFM——鋼筋混凝土防護密閉門 HHFM——鋼筋混凝土活門檻防護密閉門 GSFM——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門 GHSFM——鋼結構活門檻雙扇防護密閉門 JSFM——降落式雙扇防護密閉門 GSFMG——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連通口隔斷門 NSFM—— 坡道內開式雙扇防護密閉門 FMP——防護密閉屏蔽門
HK(P) ——懸擺式防爆波(屏蔽)活門 MGC(P) ——密閉觀察窗(屏蔽) FFHM——防護防火密閉門
DFMP——電控防護密閉屏蔽門 FCM——防爆超壓排氣活門 KJH——膠管式防爆波活門 DMF——手電動密閉閥門 LFMDB——臨空墻防護密閉封堵板
鋼結構圖紙常見代號
構件名稱可用代號表示,一般用漢字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如表 2-1。當材料為鋼結構時, 前面加“G”,代號后標注的阿拉伯數字為該構件的型號或編號,或構件的順序號。構件的順 序號可采用不帶角標的阿拉伯數字連續編排。如 GWJ-1 表示編號為 1 的鋼屋架。
表 2-1 常用構件代號
序號
名稱
代號
序號
名稱
代號
序號
名稱
代號
1
B
基礎梁
JL
聯系梁
LL
2
屋面板
WB
樓梯梁
TL
柱間支撐
ZC
3
樓梯板
TB
鋼框架梁
GKL
垂直支撐
CC
4
溝蓋板
GB
框支梁
KZL
上弦水平支撐
SC
5
擋雨板或檐口板
YB
屋面框架梁
WKL
下弦水平支撐
XC
6
吊車安全走道板
DB
檁條
LT
螺栓
M
7
墻板
QB
剛性檁條
GLT
T
天溝板
TGB
屋架
WJ
雨棚
YP
L
拖架
TJ
陽臺
YT
屋面梁
WL
天窗架
CJ
梁墊
LD
吊車梁
DL
框架
KJ
地溝
DG
單軌吊車梁
DDL
鋼架
GJ
承臺
CT
軌道連接
DGL
支架(柱腳)
ZJ
設備基礎
SJ
車檔
CD
Z
ZH
鋼梁(次梁)
GL
鋼框柱
GKZ
基礎
J
序號
名稱
代號
序號
名稱
代號
序號
名稱
代號
樓梯梁
GTL
門柱
MZ
剛性系桿
GXG
樓梯柱
GTZ
門梁
ML
屋脊檁條
WLT
變截面鋼框架梁
GKLb
墻拉管
QLG
直拉條
ZLT
鋼支撐
GC
鋼架梁
GJL
斜拉條
XLT
埋件
MJ
鋼柱
GZ
拖梁
TL
GTZ(鋼)
TZ
隅撐
YC
斜拉條
GXL
系桿
XG
拉條
T
墻梁
QL
山墻柱
SQZ
鋼架柱
GJZ
拉管
LG
墻撐管
QCG
撐桿
CG
槽型板
CB
壓桿或圓管
YG
桁架
HJ
樓梯板
TB
剛性系桿
GG
密肋板
MB
鋼撐桿
GXG
“GJ30—1”:跨度為 30m 的門式鋼架,編號為 1 號。
安裝施工圖中常見代號
(一)線路敷設方式標注 SC:穿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敷設 MT——穿電線管敷設 PC——穿硬塑料導管敷設 FPC——穿阻燃半硬塑料導管敷設 CT——電纜橋架敷設 MR——金屬線槽敷設 PR——塑料線槽敷設 M——鋼索敷設 KPC——穿塑料波紋電線管敷設
CP——穿可撓金屬電線保護套管敷設 DB——直埋敷設
TC——電纜溝敷設 CE——混凝土排管敷設
(二)導線敷設部位的標注 AB——沿或跨梁(屋架)敷設 BC——暗敷在梁內 AC——沿或跨柱敷設 CLC——暗敷設在柱內 WS——沿墻面敷設 WC——暗敷設在墻內 CE——沿天棚或頂板面敷設 CC——暗敷設在屋面或頂板內 SCE——吊頂內敷設 FC——地板或地面下敷設
(三)燈具安裝方式的標注 SW——線吊式 CS——鏈吊式 DS——管吊式 W——壁裝式
C——吸頂式
R——嵌入式 CR——頂棚內安裝 WR——墻壁內安裝 S——支架上安裝 CL——柱上安裝 HM——座裝
Un——系統標稱電壓,線電壓(有效值) Ur——設備的額定電壓,線電壓(有效值) Ir——額定電流
f——頻率
PN——設備安裝功率 PC——計算有功功率 QC——計算無功功率 SC——計算視在功率 Sr 額定視在功率
Ic 計算電流 Ist 起動電流 Ip 尖峰電流 Is 整定電流
Ik 穩態短路電流 cosψ功率因數 Ukr 阻抗電壓
ip 短路電流峰值 S”KQ 短路容量
lab、labe、la、lae 這四張表之間的關系
“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用 la 表示
L: length 長度
a :Anchorage   錨固 b : Basic 基本 E:Earthquake 地震
梁 鋼筋 錨固 總結
梁類型
支座類 型
支座位 置
上部通長筋
下部通長筋
判斷方式
框架梁KL
支座為 框架柱
端支座
直錨
max(lae,0.5hc+5d)
直錨
max(lae,0.5hc+5d)
查表 lae,和支座寬度 進行比較,如果支座寬 度不夠鋼筋直錨,就彎 錨
hc 為柱子寬度,d 為鋼 筋直徑
彎錨
15d
彎錨
15d
中間支 座
直通
能通則通,也可直錨 max(0.5hc+5d,lae)
支座為 剪力墻
與剪力 墻平行
直錨
max(lae,600)
直錨
12d
彎錨
15d
彎錨
彎錨 135 度,彎折長度≥ 7.5d,平直段長度≥5d
與剪力 墻相交
直錨
lae
直錨
12d
彎錨
15d
彎錨
彎錨 135 度,彎折長度≥ 7.5d,平直段長度≥5d
人防區框 架梁
支座為 框架柱
端支座
直錨
max(laf,0.5hc+5d)
直錨
max(laf,0.5hc+5d)
查表人防圖集laf,和 支座寬度進行比較,如 果支座寬度不夠鋼筋直 錨,就彎錨
hc 為柱子寬度,d 為鋼 筋直徑
彎錨
15d
彎錨
15d
中間支 座
直通
能通則通,也可直錨 max(laf,0.5hc+5d)
梁類型
上部通長筋
下部通長筋
判斷方式
屋面框架 梁 WKL
梁錨柱
彎錨
1.7labe
直錨
max(lae,0.5hc+5d)
屋面梁都是彎錨,彎錨 長度不一樣。配筋率≥ 1.2%時,錨固長度加
20d,分兩批截斷
柱錨梁
彎錨
15d 且到梁底
彎錨
15d
非框架梁 L
直錨
La
直錨
帶肋 12d,光圓 15d
查表 la,和支座寬度進 行比較
彎錨
15d
彎錨
彎錨 135 度,彎折長度≥ 7.5d,平直段長度≥5d
井字梁 JZL
直錨
la
直錨
12d
查表 la,和支座寬度進 行比較
彎錨
15d
彎錨
彎錨 135 度,彎折長度≥ 7.5d,平直段長度≥5d
框支梁 KZL
第一排彎錨
梁高+lae
彎錨
15d
查表 lae,都是彎錨
第二排彎錨
15d
彎錨
15d
連梁LL 框架連梁 LLK
直錨
max(lae,600)
直錨
max(lae,600)
查表 lae
彎錨
15d
彎錨
15d
梁類型
上部通長筋
下部通長筋
懸挑梁
一排鋼筋
L<4hb
全部在端部直彎 12d
直錨
1、與框架梁底平齊時,拉 通設置。 2、考慮豎向地震時,lae
3、其余情況:15d
L 為懸挑梁凈長,hb 為 根部梁高
L≥4hb
兩根角筋且至少一半鋼筋在端部直彎 12d, 其余鋼筋在 3/4L 處下彎
兩排鋼筋
L<5hb
全部在端部直彎 12d
L≥5hb
第一排排鋼筋至少一半鋼筋在端部直彎 12d,其余鋼筋在 3/4L 處下彎,第二排鋼 筋在 3/4L 處下彎
加腋梁
錨入支座和梁的長度都為 lae,夠直錨就直錨,不夠直錨就彎錨,長度總長都為 lae
基礎主梁
端支座
直錨
la
直錨
la
彎錨
15d
彎錨
15d
基礎次梁
端支座
直錨
la
直錨
la
彎錨
12d
彎錨
15d
備注:la-鋼筋錨固長度,lab-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e-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be-鋼筋抗震基本錨固長度。(查表在 16G 圖集上)
鋼筋連接區段及長度
面筋
底筋
連接長度
依據
框架梁
中間 1/3 凈跨
支座處 1/3 凈跨,且避開 1.5hb
綁扎 lle,錯開≥0.3lle
18G901-1 2-1 頁
機械連接錯開≥35d
非框架梁
中間 1/3 凈跨
支座處 1/4 凈跨,且避開 1.5hb
18G901-1 2-2 頁
焊接錯開≥35d,且≥500
基礎梁
支座處 1/4 凈跨
中間 1/3 凈跨
綁扎 ll,錯開≥0.3ll
16G101-3 79 頁
機械連接錯開≥35d
基礎次梁
支座處 1/4 凈跨
中間 1/3 凈跨
16G101-3 85 頁
焊接錯開≥35d,且≥500
面筋
底筋
連接長度
依據
樓板
綁扎
中間 1/2 凈跨
支座處 1/4 凈跨
ll,接頭錯開≥0.3ll
18G901-1 4-3 頁
綁扎
綁扎 ll,錯開≥0.3ll
筏板
機械連接
支座處 1/4 凈跨
中間 1/3 凈跨
機械連接錯開≥35d
16G10-3 88 頁
焊接
焊接錯開≥35d,且≥500
框架柱
縱筋
連接長度
依據
綁扎
柱凈高 Hn-max(1/6Hn,500,柱長邊尺寸)
搭接長度 lle,錯開≥0.3lle
16G101-1 63 頁
機械連接
柱凈高 Hn-max(1/6Hn,500,柱長邊尺寸)
錯開距離≥35d
16G101-1 63 頁
焊接
柱凈高 Hn-max(1/6Hn,500,柱長邊尺寸)
錯開距離≥35d,且≥500
16G101-1 63 頁
剪力墻
縱向鋼筋
水平鋼筋
連接長度
依據
剪力墻墻身
綁扎
一二級抗震底部加強區全
高范圍內搭接,接頭錯開 非底部加強區、三四級抗震 全高范圍內搭接,接頭不用 錯開
墻身范圍內都可
搭接 1.2lae,錯開距離≥500
16G101-1 73 頁
機械連接
底部 500 高范圍內不能連 接,其余都可以
————
焊接
剪力墻暗柱
綁扎
全高范圍內都可
lle,錯開≥0.3lle
機械連接
底部 500 高范圍內不能連 接,其余都可以
錯開距離≥35d
焊接
錯開距離≥35d,且≥500
鋼筋起步距離
部位
構件
鋼筋
起步距離
依據
框架梁
箍筋
50mm
16G101-1 88 頁
非框架梁
箍筋
50mm
16G101-1 89 頁
框架扁梁
箍筋
50mm
16G101-1 94 頁
懸挑梁
箍筋
50mm
16G101-1 92 頁
井字梁
箍筋
50mm
16G101-1 98 頁
框架柱
框架樓層中
箍筋
50mm
18G901-1 2-9 頁
基礎中
箍筋
100mm
16G101-3 66 頁
板筋
受力筋
1/2 板筋間距
16G101-1 99 頁
支座負筋
1/2 板筋間距
16G101-1 99 頁
懸挑板
受力筋
1/2 板筋間距
16G101-1 103 頁
剪力墻
剪力墻分布筋
水平分布筋
50mm
18G901-1 3-5 頁
豎向分布筋
同豎向筋間距
18G901-1 3-7 頁
連梁 LL
箍筋
50mm
16G101-1 78 頁
頂層構造箍筋
100mm
16G101-1 78 頁
框架連梁 LLK
箍筋
50mm
16G101-1 80 頁
頂層構造箍筋
100mm
16G101-1 80 頁
基礎
筏板基礎
受力筋
1/2 板筋間距,
且小于等于 75mm
16G101-3 89 頁
基礎梁
箍筋
50mm
16G101-3 79 頁
獨立基礎
受力筋
1/2 板筋間距,
且小于等于 75mm
16G101-3 67 頁
條形基礎
受力筋
1/2 板筋間距,
且小于等于 75mm
16G101-3 76 頁
框架柱搭接面積百分率
框架柱尺寸 600*600 梁尺寸 400*600 層高 3.6 米 柱凈高 Hn=層高-梁高=3600-600=3000 非連接區=max(Hn/6,500,柱長邊尺寸)=600
縱筋 4C20,同一連接區段=35d=35×20=700
鋼筋搭接面積百分率==該區段有搭接接頭的縱向鋼筋面積 該區段全部縱向鋼筋面積2= 50%
框架梁搭接面積百分率
框架梁凈長 ln=6 米,連接區長度=ln/3=2 米 上部縱向鋼筋 4C20,同一連接區段=35d=35×20=700鋼筋搭接面積百分率 = 2  = 50%
鋼筋搭接面積百分率=
該區段有搭接接頭的縱向鋼筋面積
該區段全部縱向鋼筋面積
如果是綁扎連接,同一連接區段為 1.3lle
如果是焊接,同一連接區段為 max(35d,500)
常見鋼材重量計算
螺紋鋼:每米重量(kg)=0.00617×鋼筋直徑(mm)×鋼筋直徑(mm) 例如:C20 的鋼筋,每米重量=0.00617×20×20=2.47 kg
鋼板:每米重量(kg)=7.85×寬度(m)×厚度(mm) 例如:鋼板寬度 1.5 米,厚度 10mm,
每米重量=7.85×1.5×10=117.75 kg
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mm) 例如:邊寬為 100mm 和 80mm,厚度 8mm
每米重量=0.00785×(100+80-8)×8=10.8 kg
鋼管:每米重量=0.02466×(外徑-壁厚)×壁厚(mm) 例如:鋼管外徑 114mm,壁厚 4mm
每米重量=0.02466×(114-4)×4=10.85 kg
圓鋼:每米重量(kg)=0.00617×鋼筋直徑(mm)×鋼筋直徑(mm) 例如:A20 的鋼筋,每米重量=0.00617×20×20=2.47 kg
方鋼:每米重量(kg)=0.00785×邊寬(mm)×邊寬(mm) 例如:邊寬為 50mm 和 50mm
每米重量=0.00785×50×50 =19.625(kg)
六角鋼:每米重量(kg)=0.0068×對邊直徑(mm)×對邊直徑(mm) 例如:對邊直徑為 50mm 和 50mm
每米重量=0.0068×50×50 =17(kg)
方通:每米重量(kg)=0.00785×邊寬(mm)×厚度(mm) ×4 例如:邊寬為 50mm,厚度為 5mm
每米重量=0.00785×50×5 ×4=7.85(kg)
通:每米重量(kg)=0.00785×(邊長+邊寬)(mm)×厚度(mm) ×2 例如:邊長為 100mm,邊厚為 50mm,厚度為 5mm每米重量=0.00785×(100+50)×5 ×2=11.775(kg)
等邊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 mm×厚×0.015×長 m(粗算) 例:角鋼50mm×50mm×5 厚×6m(長) 計算:50×5×0.015×6=22.5kg
不等邊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邊寬)×厚×0.0076×長 m(粗算) 例:角鋼 100mm×80mm×8 厚×6m(長) 計算:(100+80)×8×0.0076×6=65.67kg
黃銅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厚×0.0267×長 m 例:黃銅管 20mm×1.5mm 厚×6m(長) 計算:(20-1.5)×1.5×0.0267×6=4.446kg
紫銅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厚×0.02796×長 m 例:紫銅管 20mm×1.5mm 厚×6m(長) 計算:(20-1.5)×1.5×0.02796×6=4.655kg
鋁花板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長 m×寬 m×厚 mm×2.96
例:鋁花板 1m 寬×3m 長×2.5mm 厚
計算:1×3×2.5×2.96=22.2kg
黃銅板:比重 8.5
紫銅板:比重 8.9
鋅板:比重 7.2
鉛板:比重 11.37
計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
一、磚混結構
建筑結構類型
墻體承重,抗震能力差,隔音效果差,層高不超過 6 層。 造價便宜,就地取材,施工難度低。
一、框架結構
由梁板柱組成的框架結構,墻體不承重。在強震荷載下,結 構水平位移較大,高度受限。適用于大規模工業化施工。
三、剪力墻結構
抗震性和承風荷載能力強,側向位移小,適用于建高層。間 距不大,平面布置靈活,多用于開間小的房屋。
四、框架-剪力墻結構
平面布置靈活,具有足夠大的剛度。造價較高,施工周期長。適用于高層建筑。
五、筒體結構
利用房間四周墻體形成封閉筒體,主要抵抗水平荷載,多用 于高層或超高層公共建筑中??箘偠群茫箓攘?,整體作用 抗荷、空間分隔自由。成本高。
一、地震等級
抗震相關名詞
地震震級是地震的屬性,是地震釋放能量級別的對數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比如汶川地震,地震等級為 8 級。 二、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建筑物受地震影響破壞的程度,同一次震級的地 震,可能造成不同烈度的破壞。比如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 的烈度為 11 度,天津的烈度是 8 度,北京為 6 度。
三、抗震設防烈度
設防烈度可以簡單理解成某個地區 475 年內所能發生的最強 烈的地震烈度。它是某個地區的屬性,比如北京地區的抗震 設防烈度是 8 度,廣州是 7 度。抗震設防烈度為 6 度也就是
能防御 6 度的地震破壞烈度,不是防御 6 級地震,可能 6 級
的地震破壞程度就能達到 8 度。
四、抗震設防類別 甲類建筑: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 乙類建筑:生命線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 丙類建筑:大量的民用建筑及工業建筑 丁類建筑:抗震次要工程
五、抗震等級 抗震等級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房屋高度四個因 素確定。可查《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表 6.1.2得出。
建筑安全等級:
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2018)規定,建筑結構設計時,應根據結構破壞 可能產生的后果的嚴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級。建筑結構 安全等級劃分為三個等級(一級:重要的建筑物;二級:大 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級:次要的建筑物)。
建筑場地類別:
根據建筑場地覆蓋層厚度和土層等效剪切波速等因素,按 有關規定對建設場地所做的分類。用以反映不同場地條件對 基巖地震震動的綜合放大效應。
場地的類別分為四類,分別是Ⅰ、Ⅱ、Ⅲ、Ⅳ類,其中Ⅰ 類分為Ⅰ0、Ⅰ1 兩個亞類。具體的分類規定可以參照《建筑
抗震設計規范》4.1.6 條規定。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分為 A、B、C 三級。 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四要素:現場質量管理;砂漿、混凝土強 度;砂漿拌和方式;砌筑工人技術水平。 建筑物耐火等級:
分為四級 一級耐火等級建筑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或磚墻與鋼混凝土結構組成的混合結構; 二級耐火等級建筑是鋼結構屋架、鋼筋混凝土柱或磚墻組成 的混合結構; 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物是木屋頂和磚墻組成的磚木結構; 四級耐火等級是木屋頂、難燃燒體墻壁組成的可燃結構。
建筑物高度類別: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計算規程》JGJ3-2010 3.3.1 按照結構的形式和高度進行區分的。沒超過某個界限高度的 建筑都是 A 類,超過了就是 B 類,不同結構形式的界限也不 同??偟膩碚f,B 類建筑比較高,對于設計和施工的要求也 比較高。
地下室防水等級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防水等級
標準
一級
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
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
工業與民用建筑: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
0.1%,單個面積不大于 0.1m2,任意 100m2 防水面積不超
二級
過 2 處
其他地下工程: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
0.2%,單個面積不大于 0.2 m2,任意 100m2 防水面積不
超過 3 處
有少量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三級
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 0.3 m2,任意 100m2 防水面積
不超過 7 處
四級
有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一級防水:人員長期停留的場所、極重要的戰備工程、地鐵 車站等。防水層要求三層及以上。 二級防水:人員經?;顒拥膱鏊7浪畬右髢傻?,一道結 構自防水,一道柔性防水。 三級防水:人員臨時活動的場所、一般戰備工程。防水層一 道。 四級防水:對滲漏水無嚴格要求的工程。防水層一道。
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P)
抗滲等級是以 28 天齡期的標準試件,按標準試驗方法進行 試驗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壓力來確定?!痘炷临|量控制標 準》(GB 50164-2011),根據混凝土試件在抗滲試驗時所能承 受的最大水壓力,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劃分為 P4、P6、P8、P10、 P12 等五個等級。
一級接頭和二級接頭
1、抗拉強度及高應力和大變形條件下反復拉壓性能不同 Ⅰ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于被連接鋼筋實際抗拉強度或 1.10 倍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 Ⅱ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于被連接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并 具有高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
2、接頭百分率不同 Ⅰ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沒有規定限制范圍。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能大于其 50%。 3、力學性能不同 Ⅰ級接頭破壞荷載必須大于連接鋼筋的極限強度標準值的 1.1 倍,簡單點說就是一級接頭強度大一些。 Ⅱ級接頭破壞荷載必須大于連接鋼筋的極限強度標準值。
一、框架梁鋼筋
第一節 箍筋加密區
梁的箍筋加密區長度(16G101-1 85 頁)
一級抗震:max(2hb,500) 二~四級抗震:max(1.5hb,500)hb 為梁高
梁的箍筋根數:
加密區=(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向上取整)+1 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向上取整)-1
KZL 框支梁箍筋加密區(16G101-1 96 頁)長度為:max(0.2ln,1.5hb)
ln 為梁的凈長,hb 為梁高
第二節 框架梁鋼筋錨固: 一、端支座為框架柱:(16G101-1 84 頁)
面筋:首先查表 lae,判斷能不能直錨,和柱子寬度進行比較1、柱子寬度-保護層厚度>lae 直錨 直錨長度:max(lae,0.5hc+5d) (hc 為框架柱寬度) 2、柱子寬度-保護層厚度≤lae彎錨
彎錨長度:hc-保護層+15d
hc 為框架柱寬度
滿足(設計判斷條件):伸至柱外側縱筋 內側且平直段長度≥0.4labe(約束設計院的數 值,我們不用管)
底筋:下部鋼筋錨固同上部鋼筋
例:KL1 號梁,梁寬 400,梁高 600,箍筋為三級鋼直
徑為 10 個的,加密區間距 100,非加密區間距 150,兩肢箍。
上部通長筋 2 根三級鋼 18 的,下部通長筋 4 根三級鋼 20 的。
(抗震等級為二級,梁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鋼筋保護層厚 度 25)
1、第一跨左邊支座處上部鋼筋 4 根三級鋼 18 的鋼筋錨入到KZ1 的錨固長度:
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18=720 因為 KZ1 的寬度 600-25<720,故不能滿足直錨,所以只能彎 錨
彎錨長度:hc-保護層+15d =600-25+15*18=845 2、第二跨右邊支座處上部鋼筋 4 根三級鋼 18 的鋼筋錨入到 KZ3 的錨固長度:
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18=720 因為 KZ3 的寬度 900-25>720,故能滿足直錨,所以可以直錨 直錨長度:max(lae,0.5hc+5d)=max(720,0.5*900+5*18)=720
3、中間支座處上部鋼筋 4 根 18 的直通過去,下部鋼筋 4 根
20 的能通則通,不能通的話可以直錨。 首先查表,lae=40d=40*20=800
直錨長度:max(lae,0.5hc+5d)=max(800,0.5*600+5*18)=800
4、下部鋼筋 4 根三級鋼 20 的,在左邊端支座的錨固方式同 梁的上部鋼筋錨固:
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20=800 因為 KZ1 的寬度 600-25<800,故不能滿足直錨,所以只能彎 錨
彎錨長度:hc-保護層+15d =600-25+15*18=845
5、下部鋼筋 4 根三級鋼 20 的,在右邊端支座的錨固方式同 梁的上部鋼筋錨固:
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20=800 因為 KZ2 的寬度 900-25>800,故能滿足直錨,所以可以直錨 直錨長度:max(lae,0.5hc+5d)=max(800,0.5*900+5*18)=800
二、以剪力墻為支座,且與剪力墻平行:(17G101-11 4-9 頁)
面筋:
首先查表 lae,判斷能不能直錨,和剪力墻長度進行比較
1、剪力墻長度>lae 直錨 直錨長度:max(lae,600)
2、剪力墻長度≤lae 彎錨 彎錨長度:剪力墻長度-保護層+15d
滿足(設計判斷條件):伸至柱外側縱筋 內側且≥0.4lab(約束設計院的數值,我們不用管)
底筋:錨固同面筋
例:KL2 號梁,左右兩邊以剪力墻為支座,與剪力墻平行。
(抗震等級為二級,梁和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鋼筋保 護層厚度 25。剪力墻墻身厚度 200)
左邊支座 3 根 18 的面筋錨入剪力墻長度:
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18=720 剪力墻長度 1800>720 故:max(lae,600)=max(720,600)=720 直錨到剪力墻 720
右邊支座 3 根 18 的面筋錨入剪力墻長度:
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18=720 剪力墻長度 550≤720,故彎錨 彎錨長度:剪力墻長度-保護層+15d=550-25+15*18=1320
底筋錨固同面筋
三、與剪力墻相交:(17G101-11 4-7 頁)
面筋:
首先查表 lae,判斷能不能直錨,和剪力墻厚度進行比較
1、剪力墻厚度-保護層>lae 直錨 直錨長度:lae
2、剪力墻厚度-保護層≤lae 彎錨 彎錨長度:剪力墻厚度-保護層+15d
(如果剪力墻厚度不夠,上部鋼筋錨固,可以形成梁頭或錨 固在板內,梁頭為彎折 15d,板內為 lae)
底筋:
下部鋼筋直錨到剪力墻 12d,如果不夠直錨,采用 135 度 彎鉤,平直段長度≥7.5d,彎折段長度為 5d
例:KL1(1)支座為剪力墻,與剪力墻垂直相交
(抗震等級為二級,梁和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鋼筋保 護層厚度 25。剪力墻墻身厚度 200)
面筋:
左右支座面筋 4 根 16 的鋼筋,錨入剪力墻長度:首先查表 lae,根據 16G101-1 58 頁,得到 lae=40d=40*16=640
剪力墻厚度-保護層=200-25≤640 彎錨
彎錨長度:剪力墻厚度-保護層+15d=200-25+15*16=415
底筋:12d=12*20=240 墻厚 200,不夠直錨,所以做 135 度 彎鉤。彎鉤長度≥7.5d=7.5*20=150,
彎折段長度為 5d=5*20=100
三、WKL 屋面框架梁錨固
(16G101-1 67 頁)
面筋:全部彎錨
一、梁錨柱:鋼筋伸到端部之后往下彎錨 1.7labe。如果梁上 部鋼筋配筋率大于 1.2%,鋼筋分 2 批截斷,第一批長度 1.7labe,第二批加 20d。 梁上部鋼筋配筋率=上部鋼筋截面面積之和/梁的截面面積 梁上部鋼筋配筋率<1.2% 上部鋼筋全部彎錨 1.7labe 梁上部鋼筋配筋率≥1.2% 鋼筋分 2 批截斷,第一批長度 1.7labe,第二批加20d。 二、柱錨梁:鋼筋伸到端部之后往下彎錨至梁底:max(15d,梁高)
底筋:按照框架梁底筋錨固
例:WKL1 號屋面框架梁,梁截面尺寸 400*800,箍筋直徑 三級鋼 12 的,加密區間距 100,非加密區間距 150,四肢箍。 上部通長筋 2 根三級鋼 25 的,2 根三級鋼 12 的架立鋼筋。
下部通長筋 6 根 25 的鋼筋。第一跨左邊支座,包含 2 根上 部通長筋 25 的,6 根支座負筋。
(抗震等級二級,保護層厚度 25,梁柱混凝土強度等級 C30)
一、左邊支座 8 根三級鋼 25 的鋼筋錨入到左邊 KZ1 的錨固長度: 1、梁錨柱:1.7labe
首先查表 labe,根據 16G101-1 58 頁,labe=40d=40*25=1000 所以錨固長度為:1.7labe=1.7*1000=1700
梁上部鋼筋配筋率=上部鋼筋截面面積之和/梁的截面面積
=3.14*(25/2)2 *8/400*800=1.23%>1.2%
所以 8 根鋼筋錨固長度分 2 批截斷,4 根鋼筋彎錨 1700,另外 4 根鋼筋彎錨長度:1700+20d=1700+20*25=2200 2、柱錨梁:max(15d,梁高)=max(15*25,800)=800
所以錨固長度為 800
二、右邊支座 6 根三級鋼 25 的鋼筋和 2 根三級鋼 20 的鋼筋錨入 到右邊 KZ3 的錨固長度:
1、梁錨柱:1.7labe
首先查表 labe,根據 16G101-1 58 頁,labe=40d 6 根 25 的鋼筋錨固:1.7labe=1.7*40*25=1700
2 根 20 的鋼筋錨固:1.7labe=1.7*40*20=1360
梁上部鋼筋配筋率=上部鋼筋截面面積之和/梁的截面面積
=3.14*(25/2)2 *6+3.14*(20/2)2
*2/400*800=1.12% <1.2%
所以 8 根鋼筋不用分 2 批截斷
2、柱錨梁:max(15d,梁高)=max(15*25,800)=800
所以錨固長度為 800
四、底部鋼筋同框架梁,參考 KL 底筋錨固
框架梁吊筋長度計算
一、主梁高度≤800,吊筋角度為 45° 吊筋斜段長度=1.414×(主梁高-上下保護層厚度)
例如:主梁高 800,寬 350,保護層厚度 20
吊筋斜段長度=1.414×(800-20-20)= 1074.64
二、主梁高度>800,吊筋角度為 60° 吊筋斜段長度=1.155×(主梁高-上下保護層厚度)
例如:主梁高 1000,寬 500,保護層厚度 20
吊筋斜段長度=1.155×(1000-20-20)= 1108.8
三、彎錨長度為 20d
例如:吊筋為 C 25 的鋼筋,彎錨長度為 20×25=500
四、底部平直段長度為:次梁寬+50+50 例如:次梁寬 350,高 800
底部平直段長度=350+50+50=450
附加箍筋:
根數:2×[(主梁高-次梁高+次梁寬-50/附加箍筋間距+1)]
吊筋(元寶筋):
長度:次梁寬+2×50+2×(主梁高-保護層厚度)/sin45°
(60°)+2×20d
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的區別:構造鋼筋不受力,抗扭鋼筋受 力
搭接和錨固長度不一樣 構造鋼筋:搭接和錨固長度 15d 構造鋼筋跨內通長,總長度 Ln+15d×2
抗扭鋼筋:錨固和下部縱筋錨固方式一樣,搭接 lle 直錨:
通跨凈長 Ln+左右錨入支座內長度 max(lae,0.5hc+5d)
彎錨:
通跨凈長 Ln+左右錨入支座內
長度 max(0.4lae+15d,支座寬-保護層+彎折 15d)
二、框架柱鋼筋
在基礎中的插筋 彎折長度取值:
Hj-c>lae:彎折長度=max(150, 6d)Hj-c≤lae:彎折長度=15d
Hj 指的是基礎厚度
c 為鋼筋保護層厚度
如果基礎厚度大于 1400,角筋彎折,其他鋼筋直錨,錨 固長度 lae
框架柱箍筋加密區(同非連接區):  嵌固部位:Hn/3 Hn 指的是柱子凈高 非嵌固部位:Max(Hn/6,500,柱子長邊尺寸)
框架柱鋼筋上下層根數不一樣
多出的鋼筋伸入相鄰層 1.2lae
框架柱鋼筋上下層直徑不一樣 較大直徑的鋼筋伸入較小直徑鋼筋層非連接區 如果是下層鋼筋直徑大,直接伸入上層鋼筋非連接區 如果是上層鋼筋直徑大,伸入下層鋼筋非連接區,下層鋼筋 不用伸入上層鋼筋
三、板鋼筋
單向板和雙向板
單向板;一個方向受彎 雙向板:兩個方向受彎
板底筋:
錨固長度:Max(支座寬/2,5d) 根數:(凈長-起步/2)/間距 向上取整加 1
起步為:板筋間距/2
板面筋和支座負筋: 端支座:
直錨:la(查表) 彎錨:向下彎折 15d
根數:(凈長-起步/2)/間距 向上取整加 1 相鄰板有高差:上部鋼筋互相向下錨固 15d,下部鋼筋直錨 過中心線 max(支座寬/2,5d) 支座負筋和頂部貫通筋可以相互替代分布筋,形成鋼筋網片 懸挑板:
伸到端部下彎 15d
分布筋:
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150
放射筋:16G101-1102 頁三維圖集
1、 放射筋錨入板內
錨固長度為 la,從梁或墻外邊開始算,查表
2、 放射筋錨入梁或者墻 彎錨長度為15d 錨固長度:支座寬-保護層+15d
馬凳筋:
箍筋:
彎鉤
不抗震
抗震
箍筋 180 度
8.25
13.25
直筋 180 度
6.25
6.25
箍筋 90 度
5.5
10.25
箍筋 135 度
6.9
11.9
抗扭曲箍筋
30
30
箍筋彎鉤計算長度: 抗震=1.9d+max(10d,75)非抗震=1.9d+5d
柱箍筋的尺寸計算方法
箍筋計算
四肢箍(按外皮算) 外箍:L=2×(b+h)-8c+2×11.9d 內箍:L=2×【(b-2c-2d-D)/3+D+2d)
+(h-2c)】+2×11.9d 四肢箍(按中心線算) 外箍:L=2×(b+h)-8c+19.8d 內箍:L=2×【(b-2c-2d-D)/3+D+d)
+(h-2c-d)】+2×11.9d
b—柱子寬度,h—柱子高度 d—箍筋直徑,D—縱筋直徑
箍筋計算
四肢箍(按外皮算) 外箍:L=2×(b+h)-8c+2×11.9d=2×(600+400)-8×25+2×11.9×8=1990.4內箍:L=2×【(b-2c-2d-D)/3+D+2d)+(h-2c)】+2×11.9d=2×【(600-2×25-2×8-16)/3+16+2×8)+(400-2×25)】+2×11.9×8=1299.73
四肢箍(按中心線算) 外箍:L=2×(b+h)-8c+19.8d
=2×(600+400)-8×25+19.8×8=1958.4
內箍:L=2×【(b-2c-2d-D)/3+D+d)
+(h-2c-d)】+2×11.9d
=2×【(600-2×25-2×8-16)/3+16+8)
+(400-2×25-8)】+2×11.9×8
=1267.73
框架柱縱筋計算: 基礎部分:
首先判斷能不能直錨(查表 lae):
(基礎厚度-保護層)>lae  直錨 彎折長度 max(6d,150)
長度:
嵌固部位 max(6d,150)+(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
+hn/3
非嵌固部位 max(6d,150)+(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
+max(hn/6,500,柱子長邊尺寸)
(基礎厚度-保護層)≤lae  彎錨 彎折長度 15d
長度
嵌固部位 15d+(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hn/3
非嵌固部位 15d+(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max
(hn/6,500,柱子長邊尺寸)
中間層
長度:本層層高-下層鋼筋伸上來的非連接區+伸入上層非連 接區
頂層
一、中柱(16G101-1-68 頁): 首先判斷能不能直錨: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lae,直錨(伸至梁頂) 長度:頂層凈高-本層底部非連接區 max(Hn/6,500,柱子 長邊尺寸)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lae,彎錨
長度:頂層凈高-本層底部非連接區 max(Hn/6,500,柱子 長邊尺寸)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12d 二、邊柱角柱(16G101-1-67 頁): 首先區分框架柱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如下圖: 角柱斜角切開,黑色的 7 根為外側鋼筋,邊柱外側一排 4 根 鋼筋為外側鋼筋。其余為內側鋼筋。
一、柱錨梁
②節點:柱子外側縱筋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1.5labe
長度:頂層凈高-本層底部非連接區 max(Hn/6,500,柱子 長邊尺寸)+ 1.5labe
當柱外側縱筋配筋率>1.2%時,分兩批截斷+20d
柱子內側縱筋:同中柱 梁:彎錨 15d,且伸到梁底
③節點:柱子外側縱筋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1.5labe
長度:頂層凈高-本層底部非連接區 max(Hn/6,500,柱子 長邊尺寸)+ 梁高-保護層+15d
當柱外側縱筋配筋率>1.2%時,分兩批截斷+20d
柱子內側縱筋:同中柱 梁:彎錨 15d,且伸到梁底 二、梁錨柱
⑤節點
柱子:
外側鋼筋:頂層凈高-本層底部非連接區 max(Hn/6,500, 柱子長邊尺寸)+ 梁高-柱保護層
內側鋼筋:同中柱
梁:彎錨 1.7labe,當梁上部縱筋配筋率>1.2%時,分兩批截 斷+20d
約束邊緣柱縱筋計算: 基礎部分: 首先判斷能不能直錨(查表 lae):
一、(基礎厚度-保護層)>lae  直錨 彎折長度 max(6d,150)
長度:(角筋進行彎折,其他鋼筋不用彎折)
角筋 max(6d,150)+(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lle
其他鋼筋 lae(角筋為下圖中的紅色鋼筋,黑色鋼筋為其他鋼筋)
二、(基礎厚度-保護層)≤lae  彎錨 彎折長度 15d
長度
15d+(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lle
中間層
長度:層高+ lle
頂層
一、中柱(16G101-1-68 頁): 頂部連接部位為樓板:彎折 12d 長度:層高+12d 頂部連接部位為梁:判斷是否能夠直錨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lae,直錨(不用伸至梁頂) 長度:層高+lae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lae,彎錨 長度:層高+(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12d
剪力墻縱筋計算: 基礎部分:
首先判斷能不能直錨(查表 lae):
一、(基礎厚度-保護層)>lae  直錨 彎折長度 max(6d,150)
長度:隔二布一
長鋼筋 max(6d,150)+(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
+1.2lae
短鋼筋 lae+1.2lae
二、(基礎厚度-保護層)≤lae  彎錨 彎折長度 15d
長度
15d+(基礎厚度-保護層-鋼筋網片直徑)+1.2lae
中間層
長度:層高+伸入上層非連接區 1.2lae
頂層 頂部連接部位為樓板:彎折 12d長度:層高+12d
頂部連接部位為梁:判斷是否能夠直錨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lae,直錨(不用伸至梁頂) 長度:層高+lae
(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lae,彎錨 長度:層高+(梁高-柱子鋼筋保護層)+12d
剪力墻水平鋼筋長度: 基礎部分
水平鋼筋;在 lae 范圍內布置 基礎內上部起算距離 100,基礎頂往上起算距離 50
(Lae-起步距離)/500(向上取整+1)
中間樓層 暗柱
總長度-2*保護層+10d (如果為一級鋼,再+6.25d) 根數:(層高-起步距離 50)/間距
拉筋,最下一排拉筋位于底部板頂以上第二排水平分布筋處, 最上一排位于頂板以下第一排水平分布筋位置處 剪力墻底部第一根水平筋起步 50
長度:
根數:矩形排布:
根數:=總面積/單個拉筋占面積
=(高 H×凈長 Ln)/(間距 Sx×間距 Sy)向上取整+1
梅花形排布:
=總面積/單個拉筋占面積
=[(高 H×凈長 Ln)/(間距 Sx×間距 Sy)向上取整+1]×2
剪力墻鋼筋
體積配箍率=箍筋的總體積(總長度×截面面積)
一個箍筋間距內箍筋內表面以內的混凝土體積
獨立基礎
X 方向鋼筋:
長度:X 方向基礎長度-保護層×2
根數:[Y 方向基礎長度-2×起步距離 min(75,s/2)]/間距(向 上取整+1)
Y 方向鋼筋:
長度:Y 方向基礎長度-保護層×2
s 指 X 方向間距
根數:[X 方向基礎長度-2×起步距離 min(75,s/2)]/間距(向 上取整+1)
獨立基礎(長度大于 2500) 柱對稱布置:
s 指 Y 方向間距
長度:X/Y 方向邊側鋼筋 基礎長度-保護層×2 根數:4 根
內部鋼筋:縮短 10%
長度:X 方向底板長度×0.9 Y 向底板長度×0.9 根數:[X/Y 長度-2×起步距離 min(75,s/2)]/間距-1 柱不對稱布置:
長度小于 1250 部分不縮減,其余同對稱布置 不對稱部分一半進行縮減
雙柱獨立基礎上部鋼筋
以設計為準
受力筋 一般情況下滿鋪
長度:雙柱外邊線長度-2×保護層 根數:按設計
分布筋 長度:(受力筋根數-1)/間距+2×min(75,s/2)
s 指受力筋間距 根數:雙柱中軸線之間布置 軸線間距/分布筋間距+1
條形基礎:
有基礎梁 分布筋在基礎梁起步距離 s/2
在基礎邊起步距離 min(75,s/2)
s 為分布筋間距
丁字、十字條形基礎 端部時,轉角和端部無交接,按受力筋直徑間距雙向布置, 有交接時,丁字、十字,一個方向受力筋通長布置,另一方 向受力筋布置到 b/4,受力筋和分布筋搭接 150mm
條形基礎底板鋼筋縮短 10%
受力筋方向基礎寬度大于 2500 時,縮短 10%
獨立承臺: 首先判斷需不需要彎折,如需彎折為 10d 不用彎折:
樁內側到承臺邊的距離≥35d(方樁)/35d+0.1D(圓樁)
X 方向鋼筋長度:X 承臺長度-2×保護層厚度
Y 方向鋼筋長度:Y 承臺長度-2×保護層厚度
需要彎折: 樁內側到承臺邊的距離<35d(方樁)/35d+0.1D(圓樁) X 方向鋼筋長度:X 承臺長度-2×保護層厚度+10d Y 方向鋼筋長度:Y 承臺長度-2×保護層厚度+10d
設計驗算:方樁≥25d
圓樁≥25d+0.1D
三樁承臺: 最里面的三根鋼筋應在柱截面范圍內,如果上面是剪力墻, 從樁中心線開始布置鋼筋,往兩邊平均布置
基礎主梁無外伸
底部鋼筋:
基礎梁錨固
錨固 15d,平直段長度≥0.6lab 長度:hc-保護層+15d
頂部鋼筋:判斷直彎錨,滿足 la 可以直錨
hc-保護層>la,直錨 長度 la
hc-保護層≤la,彎錨 15d
長度:hc-保護層+15d 基礎主梁等截面外伸: 底部鋼筋: 第一排鋼筋往上彎錨 12d
長度:hc-保護層+12d
第二排鋼筋直錨到邊減保護層
長度:hc-保護層 頂部鋼筋: 第一排鋼筋往下彎錨 15d
長度:hc-保護層+15d
第二排鋼筋直錨 la
長度:la
基礎主梁無外伸 底部鋼筋:全部錨固 15d 頂部鋼筋:
判斷直彎錨,滿足 la 可以直錨
不滿足往下彎錨 15d
基礎主梁等截面外伸: 底部鋼筋: 第一排鋼筋往上彎錨 12d 第二排鋼筋直錨到邊減保護層 頂部鋼筋: 第一排鋼筋往下彎錨 12d 第二排鋼筋直錨 la
基礎主梁箍筋:
起步距離 50mm 梁柱節點區按第一種箍筋布置,起步距離 50mm 梁交接位置,梁高的箍筋連續通過
基礎主梁底有高差:16G101-3 83 頁 互相錨固長度 la,從變截面開始算 基礎主梁頂有高差: 底部鋼筋錨入頂部,錨固長度 la,從變截面開始算 頂部鋼筋第一排從變截面往下伸入 la
頂部鋼筋第二排判斷直彎錨,滿足 la 直錨,不滿足彎錨 15d
基礎次梁端支座:
底部鋼筋向上錨固 15d,平直段長度設計鉸接時≥0.35lab 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0.6lab
長度:hc-保護層+15d 上部鋼筋:
無彎錨,至少過梁中線且≥12d 長度:max(12d,1/2hc)
基礎次梁底有高差: 互相錨固長度 la,從變截面開始算 基礎梁頂有高差:
高截面頂部鋼筋錨固長度 la 且過梁中線
螺旋箍筋長度計算公式:
L =
L=螺旋箍單根長度 D=樁直徑 S=螺旋箍螺距c=保護層厚度
例如:樁直徑 D=900mm,螺旋箍間距 S=200mm, 保護層 c=50mm,
L == 2.52m
樓梯
AT 樓梯:樓梯板凈跨度 ln 梯板凈寬度 bn 梯板厚度 h
踏步寬度 bs
踏步總高度 Hs 踏步高度 hs梯梁寬度 b
斜坡系數 k= bs2+?s2bs
底筋:
底筋長度=ln×k+max(5d,b/2×k) ×2 底筋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底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bn-2c
根數=(梯板凈長-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ln×k-50×2)/S(向上取整)+1
低端負筋:
長度=ln×k/4+(b-c)×k+15d+(h-2c)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bn-50×2)/S(向上取整)+1
低端負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bn-2c
分布筋根數=(ln×k/4-50)/S(向上取整)+1
高端負筋:兩者取一
1 長度=(投影長度/4)×斜度系數+錨入支座內長度+板
內彎折長度
=ln×k/4+(b-c)×k+15d+(h-2c)
2 長度=ln×k/4+(h-2c)+la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高端負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bn-2c
分布筋根數=(ln×k/4-50)/S(向上取整)+1
BT 樓梯:樓梯板凈跨度 lsn 低端平板長 lln 梯板凈寬度 bn 梯板厚度 h 踏步寬度 bs 踏步總高度 Hs 踏步高度 hs梯梁寬度 b
斜坡系數 k= bs2+?s2bs
底筋:
底筋長度=lsn×k+lln+max(5d,b/2×k) + max(5d,b/2) 底筋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底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bn-2c
分布筋根數=(梯板凈長-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lsn×k+lln-50×2)/S(向上取整)+1
低端負筋: 低端負筋平板長度:兩者取其一
=lln+(b-c) +15d+la
= lln+la ×2 低端負筋斜段長度: Lsn/5×k+la+(h-2c)低端負筋根數: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低端負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bn-2c
分布筋根數=(lln+ Lsn/5×k -50)/S(向上取整)+1
高端負筋: 高端負筋長度:兩者取其一
1 長度=(投影長度/4)×斜度系數+錨入支座內長度+板內彎折長度
=ln/4×k +(b-c)×k+15d+(h-2c)
2 長度=ln/4×k +(h-2c)+la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高端負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如為圓鋼加彎鉤)
=bn-2c
分布筋根數=(ln/4×k -50)/S(向上取整)+1
DT 樓梯:梯板跨度 ln 樓梯板凈跨度 lsn 高端平板長 lhn 低端平板長 lln 梯板凈寬度 bn 梯板厚度 h 踏步寬度 bs 踏步總高度 Hs 踏步高度 hs
梯梁寬度 b
斜坡系數= bs2+?s2kbs
底筋:
底筋長度=錨入下支座內長度+低端平板長+踏步斜長+
錨入上支座長度+
= max(5d,b/2×k)+lln+(lsn+bs)×k+la 底筋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底部高端受力筋: 長度=錨入上支座內長度+(高端平板長-踏步寬)+錨固長度
= max(5d,b/2)+(lhn-bs)+la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bn-50×2)/S(向上取整)+1
底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bn-2c 分布筋根數=(低端平板長+踏步段水平長+高端平板長-起步
×2)/間距(向上取整)+1
=(lln+(lsn+bs)×k+(lhn-bs) -50×2)/S(向 上取整)+1
低端負筋: 低端負筋平板長度:兩者取其一
=lln+(b-c) +15d+la
= lln+la×2 低端負筋斜段長度: Lsn/5×k+la+(h-2c) 低端負筋根數: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低端負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bn-2c
分布筋根數=(lln+ Lsn/5×k -50)/S(向上取整)+1
高端負筋: 高端負筋長度:兩者取其一
長度=(lsn/5+bs)×k +(lhn-bs)+b+la
長度=(lsn/5+bs)×k +(lhn-bs)+(b-c)+15d
根數=(梯板凈寬-起步×2)/間距(向上取整)+1
=(bn-50×2)/S(向上取整)+1
高端負筋分布筋:
長度=梯板凈寬-保護層×2 (如為圓鋼加彎鉤)
=bn-2c
分布筋根數=(lsn/5+bs)×k+(lhn-bs)-50 /S(向上取整)
+1
人防工程
防空地下室:具有預定戰時防空功能的地下室。在房屋中室 內陸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 1/2 的為地 下室
指揮工程:保障人防指揮機關戰時工作的人防工程 醫療救護工程:戰時對傷員獨立進行早期救治工作的人防工 程(包括防空地下室)。按照醫療分級和任務的不同,醫療 救護工程可分為中心醫院、急救醫院和救護站。 防空專業隊工程:保障防空專業隊掩蔽和執行某些勤務的人 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一般稱防空專業隊掩蔽所。一 個完整的防空專業隊掩蔽所一般包括專業隊隊員掩蔽部和 專業隊裝備(車輛)掩蔽部兩個部分。但在目前的人防工程 建設中,也可以將兩個部分分開單獨修建。
防空專業隊系指按專業組成的擔負人民防空勤務的組織,其 中包括搶險搶修、醫療救護、消防、防化防疫、通信、運輸、 治安等專業隊。
人員掩蔽工程:主要用于保障人員掩蔽的人防工程(包括防 空地下室)。按照戰時掩蔽人員的作用,人員掩蔽工程分為 兩等:一等人員掩蔽所,指供戰時堅持工作的政府機關、城 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門(電信、供電、供氣、供水、食品等)、 重要廠礦企業和其他戰時有人員進出要求的人員掩蔽工程; 二等人員掩蔽所,指戰時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所。
配套工程:系指戰時的保障性人防工程(即指揮工程、醫療
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和人員掩蔽工程以外的人防工程 總合),主要包括區域電站、區域供水站、人防物資庫、人 防汽車庫、食品站、生產車間、人防交通干(支)道、警報 站、核生化監測中心等工程。
人防區工程鋼筋:
一、人防外墻與頂板、樓板、底板鋼筋(07FG01-58 頁) 尺寸小的構件鋼筋錨入到尺寸大的構件里面 1、頂板厚度<外墻厚度
頂板鋼筋錨到外墻 頂板上排鋼筋:錨到外墻1.7laf 頂板下排鋼筋:彎錨到外墻里面 12d
外墻鋼筋:頂部鋼筋彎錨到頂板里面 12d
底部鋼筋彎錨到底板里面 1.5laf
底板鋼筋:彎錨到外墻里面 15d 2、頂板厚度>外墻厚度 外墻鋼筋錨到頂板
頂板上排鋼筋:錨到外墻 15d 頂板下排鋼筋:彎錨到外墻里面 15d 外墻鋼筋:頂部鋼筋彎錨到頂板里面 1.5laf
底部鋼筋彎錨到底板里面 1.5laf
底板鋼筋:彎錨到外墻里面 15d 3、內墻與頂板底板鋼筋構造 內墻縱筋:錨到頂板里面 0.7laf,平直段長度≥12d
錨到底板里面豎直長度 b,彎鉤長度 a b≥0.5laf,a:max(12d,150) b≥0.6laf,a:max(10d,150) b≥0.7laf,a:max(8d,150) b≥0.8laf,a:max(6d,150)
二、人防工程梁柱鋼筋(07FG01-63 頁)
參照 16G 圖集 16G101-1 67 頁
1、邊柱
柱子鋼筋:柱子鋼筋錨到梁里面,錨固長度 1.5laf, 配筋率≥1.2%時,分兩批截斷(不能在同一個截面截斷)
配筋率=柱子外側鋼筋/柱子截面尺寸
2、中柱
柱子鋼筋:頂部彎錨 12d
底部彎錨 max(6d,150) 梁鋼筋:上部鋼筋直通
下部鋼筋能通則通,也可以直錨 直錨 max(laf,0.5hc+5d)
3、頂板框架梁
往下彎錨到柱子里面,長度 15d,并且伸至梁底 4、底板框架梁
往上彎錨到柱子里面,長度 15d 5、中間樓層梁
端支座:判斷直彎錨,查表 laf,跟柱子寬度進行比較
(1)柱子寬度>laf 直錨 直錨長度:max(laf,0.5hc+5d)(hc 為框架柱寬度)
(2)柱子寬度≤laf 彎錨 彎錨長度:hc-保護層+15d
hc 為框架柱寬度
滿足(設計判斷條件):伸至柱外側縱筋
內側且平直段長度≥0.4laf 下部鋼筋錨固同上部鋼筋中間支座:上部鋼筋,直通過去
下部鋼筋,能通則通,也可以在中間支座 錨固,直錨 max(laf,0.5hc+5d)
三、人防工程梁箍筋構造(07FG01-64 頁)
1、上部結構抗震等級大于三級,且防空地下室作為嵌固 部位
箍筋加密區長度:
max(1.5h,500) h 指梁的高度
2、上部結構抗震等級為三級及以下時 箍筋加密區長度:
一級抗震:max(2h,500) 二~四級抗震:max(1.5h,500)
h 為梁高
3、梁的箍筋根數:
加密區=(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向上取整)+1 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向上取整)-1
4、梁箍筋加密區箍筋間距 Sb Sb=min(8d,1/4h,150) d鋼筋直徑,h 梁高
三、人防工程柱箍筋構造(07FG01-64 頁)
底部:Hn/3
上部:Max(Hn/6,500,柱子長邊尺寸)
Hn 指的是柱子凈高
人防門
人防門安裝工作流程:安裝準備→立框隱檢→掛扇調試
→除銹涂漆→設置標志→檢測驗收。
質量控制關鍵部位:門框安裝位置、錨固鉤焊接、門框 垂直度、支撐設置、吊環設置、掛扇調試、設置標志。
吊環應用 HPB300(235)鋼筋(熱軋光圓鋼筋,一級鋼)制作, 吊環上部的平直段應安裝在頂板鋼筋上層鋼筋的上皮,并牢 固固定,平直段的末端部必須彎成 180 度彎鉤。施工單位不 可在無施工依據的情況下,擅自制作吊環,當設計單位未進 行設計時,必須向設計單位索要吊環制作和安裝詳圖。人防 門安裝單位不可在無吊環的情況下,憑經驗,自行安裝人防 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剪力墻鋼筋計算詳解
鋼筋施工工藝
鋼筋知識匯總
03g101圖集詳解 上
梁柱板鋼筋平法標注圖解(免費)
鋼筋計算的規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昌都县| 东兰县| 大厂| 阿鲁科尔沁旗| 滨海县| 吐鲁番市| 克拉玛依市| 凌云县| 札达县| 孝感市| 河北省| 平遥县| 日土县| 中西区| 射洪县| 城步| 盘锦市| 新丰县| 凯里市| 开原市| 临武县| 延长县| 沧州市| 永修县| 江口县| 奇台县| 兴安盟| 屏南县| 许昌县| 万盛区| 吴旗县| 惠东县| 天全县| 大方县| 济源市| 四会市| 马山县| 田东县| 黄浦区|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