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襄陽城外楊過飛石打死蒙古汗王那一幕嗎? 還記得郭靖死守抗元死守襄陽數十載的情節嗎?還記得郭靖大俠說過最經典 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嗎?沒錯 ,是金庸先生的《神雕俠侶》郭靖義守襄陽的片段,關于金庸先生這部書中的戰爭,人物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形的,那就是元宋的釣魚島之戰
釣魚城之戰又名合州之戰,蒙古大軍南下入蜀圍攻釣魚城。1258年七月,蒙哥汗率領蒙古大軍,從六盤山(今寧夏境)兵分三路向四川推進。大軍很快攻取了川西、川北的大部分地區,抵達武勝山(今武勝縣城附近),準備攻占合州釣魚城。
蒙哥派人前往招降,遭到南宋將領王堅的嚴詞拒絕并殺死使者。蒙哥汗決心以武力踏平釣魚城。1259年二月,蒙哥自恃兵力雄厚,不采納術速忽里的避開堅城的建議,決心攻取釣魚城。蒙古大軍進駐石子山,蒙哥親自督軍攻城。同時派出三路大軍攻城,兩路大軍阻擊
三路攻城兵
第一路,派諸王末哥攻打禮義山城(今渠江東北,俗稱三教寺寨)
第二路,曳剌禿魯雄攻打平梁山城(今四川巴中西),
第三路,命南宋降將楊大淵率領大軍突襲合州舊城,截斷釣魚城與諸外城之間的聯系。
兩路阻擊兵
1〕命紐璘從成都趕赴涪州藺市(今四川涪陵西)建造浮橋,截斷南宋援軍
2〕為阻止重慶宋軍北上救援,他又派人在銅羅峽據險駐守。
五路大軍,前有攻擊主力部隊,后有阻擊增援部隊,形成前后夾擊包圍之勢,從二月到五月,蒙古大軍先后攻打釣魚城的一字城,鎮西、東新、奇勝、護國等城門及外城,皆被宋軍所擊退。
釣魚城久攻不下,術速忽里又建議堅城久攻不下對蒙軍不利,不如只留下少量軍隊圍困釣魚城,主力沿長江東下,水陸并進與忽必烈等率領的大軍會合,一舉消滅南宋朝廷。蒙哥汗也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決心繼續攻打城池。
南宋大獎王堅(郭靖原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在積極防守同時尋找可戰之機,多次趁機夜襲蒙古營寨,騷擾蒙軍。蒙軍加緊攻城,仍不能攻破,蒙軍前鋒元帥汪德臣在夜襲中被擊傷死去。蒙哥汗十分震怒,命士兵在東新門外建造樓臺,窺探成內虛實。
七月二十一日,蒙哥汗親自指揮攻城被神秘高手飛石擊傷(神秘高手不得而知,但卻成為金庸筆下的楊過楊大俠),于二十七日死于軍中。蒙哥去世后,(這就是楊過飛石擊斃可汗的最精彩的一幕)蒙古貴族為了爭奪汗位發生火并,身在湖北前線的忽必烈也匆匆北還,爭奪汗位。
釣魚城之戰雙方對比
宋軍:釣魚臺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城內物資充足
元軍:遠道而來,士兵水土不服,加之天氣酷熱難耐、疾病橫行,士氣低落
蒙古大軍圍攻釣魚城
1259年二月七日,蒙軍攻打釣魚城一字城墻。
九日,蒙軍又對釣魚城鎮西門發動猛攻,但沒有攻克。
這一天,蒙古東道軍史天澤也率領部下參與到攻打釣魚城的戰斗中。
三月,蒙軍連續攻打釣魚城城東的東新門、奇勝門、鎮西門、小堡等各處,但都在守城的南宋軍民的頑強抗擊下,宣告失敗。
四月三日起連續降雨20天之久。二十二日初晴,蒙軍偷襲護國門未能得逞。
第二天深夜,終于攻破城北出奇門至嘉陵江一側的一字城,但被釣魚臺守將王堅率眾奮力奪回。
釣魚島之戰的歷史意義
這一戰是我國戰事史上著名的防御戰,釣魚城軍民憑借地形優勢,堅守城池,頑強抗擊,成功擊敗了蒙古鐵騎的圍攻。釣魚城的防御體系作為山城防御的代表,對當時和后世的防御戰都有著很大影響。
同時也為金庸先生創作《神雕俠侶》做下了鋪墊,讓武俠迷,歷史迷們酣暢淋漓的體驗了一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者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