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看了個搞笑新聞,說是一位員工因為公司四年來舉行的聚餐都不叫自己,一怒之下開鏟車破壞了公司的兩個倉庫,因而被逮進了看守所。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了一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小故事,我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完全可以轉發這篇文章給自己的老板看,防止他在年會聚餐時犯同樣的錯誤。
一位元帥因為一碗羊肉羹而被俘
公元前607年的一個早上,宋國元帥華元帶領軍隊列隊在田野上,向對面的鄭國軍隊發起進攻,當時兩軍交戰正酣,華元站在戰車上仔細的巡視戰場調動部隊,突然華元的車夫羊斟奮力鞭打拉車的戰馬,駕駛戰車不顧一切地向對面的敵人中軍沖去,使華元陷入重圍。
華元趕忙呵斥羊斟,讓其趕快駕車帶他逃走,但羊斟卻說道:“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這句話的意思是:以前分羊肉的事,您說了算,今天駕車的事,我說了算。
ps:這是成語各自為政的典故!原文如下: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人鄭師,故敗。君子謂: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最終華元被一擁而上的鄭軍俘虜,宋國軍隊見主帥被俘,立刻軍心渙散,無力再戰,丟掉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那么為什么羊斟要帶著華元向敵人沖去呢?
這是因為在戰爭前的犒勞宴會上,華元讓廚子殺了許多羊,做成了羊肉羹犒賞全軍,卻唯獨沒有請羊斟加入聚餐,也沒有分他一杯羹,有士兵向華元反應此事,結果華元說自己不靠羊斟打仗,不需要分他羊肉。一說是華元當日的心思全在戰事上了,根本沒有去管一個車夫有沒有分到肉吃。
結果華元的這一決定最終釀成了大禍,認為自己丟了面子的羊斟感到心里極度不平衡,如此才對華元說了那段話,并帶其沖入敵軍的重圍。
后事
華元是子姓,華氏,名元,是宋戴公的五世孫,出生在宋國都城商丘,是宋國重要的大臣,官至大夫,亦是宋國六卿之一。曾歷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稱是"四朝元老"。亦長期任右師,掌握宋國國政。是一個集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刺客、人質和戰將于一身的強人,堪稱是宋國的柱石。
宋國不得不花費兵車百乘和文馬百駟作為贖金,將華元從鄭國贖回,但贖金還沒有付到一半,華元就從鄭國偷跑了回來。
但當華元最終從鄭國脫身后,他的名聲卻變臭了。華元神氣活現地去管理城墻的修筑時,還被筑城的百姓無情嘲笑,宋國人嘲弄他道:“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于思于思,棄甲復來?!?/p>
所謂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好像用的不對~),說的就是如此??蓱z華元英明一世,卻因為一碗羊肉羹而被敵人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