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不良情緒和精神因素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元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心里壓力大,長時間郁悶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個因素。糖尿病的發病病理在于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對不足。胰島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關內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調節外,還直接受植物神經功能的影響。當人處于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情緒時,交感神經興奮,會直接抑制胰島素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間接地抑制了胰島素分泌。如果這種不良情緒長期存在,則可能引起胰島β細胞的功能發生障礙,使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傾向被最終固定,進而導致糖尿病。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因不良情緒誘發糖尿病,不良情緒因素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這一影響對中老年人可能更為明顯。一般的不良情緒也不會馬上就能導致糖尿病,只有這種情緒反復、持久作用于機體時,才有可能誘發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應保持情緒穩定,樂觀豁達,不患得患失,適當控制情緒,減少妄想及激動?,F代醫學研究證明,一切憂慮、悲傷、煩惱、焦急等不良刺激及精神緊張、疲勞可使血糖升高。因此,應盡可能保持性情開朗,情緒穩定,避免大喜和盛怒,這是保證血糖穩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