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期
術者:楊政霖 余瑩 侯志凱 馬寧
指導:馬寧
患者,中年男性,因“右側肢體無力伴言語不清7天”入院,頭部MRI示左側腦室旁、左側顳葉皮層多發散在新發梗死灶(圖1A,B)。
圖1
CTA示左大腦中動脈M1段重度狹窄(圖2A,B)。
圖2
DSA示左大腦中動脈M1段重度狹窄(圖3A,B),前交通動脈開放,通過左大腦前動脈向左側大腦中動脈區域代償供血(圖3C),左大腦后動脈通過軟腦膜支向左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代償供血(圖3D)。
圖3
HRMRI示左大腦中動脈管壁偏心增厚,T1呈稍高信號,提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主要分布在腹側及上側壁(圖4A,B),增強掃描示斑塊明顯強化(圖4C,D)。
圖4
CT灌注提示左大腦中動脈供血區TTP、MTT延長,CBV、CBF基本正常(圖5A-D)。
圖5
既往: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吸煙史20年,60支/天。
查體:神清語利,顱神經檢查未見異常,四側肢體肌力V級,右側巴氏征陽性。
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
診斷
左大腦中動脈M1段重度狹窄
術前討論
結合患者病史及相關影像學檢查,患者腦梗死診斷明確,梗死主要分布于左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左大腦中動脈為責任血管,行左大腦中動脈狹窄血管內介入治療。相關風險:動脈破裂,穿支事件,醫源性夾層,急性血栓形成等。
治療過程
全麻下右側股動脈穿刺入路,置入6F鞘,將6F導引導管送至左側頸內動脈C2段遠端,撤出泥鰍導絲,血管造影見左大腦中動脈M1段重度狹窄(圖6A)。在路徑圖下經導引導管將微導絲小心通過病變,將微導絲送至上干M3段(圖6B,視頻1)。沿微導絲送入Gateway球囊(2.0mm×9mm),準確定位后緩慢擴張,造影示狹窄段殘余狹窄明顯,調整球囊位置再次緩慢加壓(圖6C-D,視頻2),造影顯示殘余狹窄率約30%,撤出球囊。沿微導絲送入Prowlerselect Plus微導管(圖7A),交換撤出微導絲。微導管攜帶Eenterprise支架(4.0mm×23mm)(視頻3),準確對位后通過微導管成功釋放支架(視頻4),造影顯示支架位置滿意(圖7B),前向血流較前明顯改善,左大腦中動脈穿支及遠端分支均顯影良好,支架貼壁良好,殘余狹窄率約10%(圖7C),撤出支架輸送系統。觀察10分鐘后,造影顯示左大腦中動脈前向血流好,支架內無急性血栓形成,遠端分支血管無急性閉塞征象,結束手術。
視頻1
視頻4
圖6
圖7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