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在我華夏大地上欺壓百姓,激起中國百姓普遍的憤恨,造成義和團的興起,以“扶清滅洋”為號召,拔電桿、毀鐵路、燒教堂、殺洋人和教民。
戊戌政變后,慈禧認為洋人偏袒光緒,保護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分子,慈禧更加仇外。慈禧還擔心洋人扶持光緒皇帝從而自己失去執政權力的機會。慈禧想借助義和團拳民來抵抗洋人,于是大招拳民進京。慈禧還親自召見拳民首領,給予獎賞。
慈禧聽信了義和團能夠刀槍不入,殺光洋人的謊言,便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對八國宣戰。慈禧本想借刀殺人,然后讓義和團和洋人鷸蚌相爭,而自己從中得利。
為撲滅義和團的反帝斗爭,擴大對清朝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于1900年6月,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犯。
八國以日本派遣的軍隊人數最多,意大利派遣的人數最少,只是象征性派遣80人。義和團的拳民并非他們宣揚的那樣刀槍不入,拳民們在槍炮的襲擊下紛紛倒下。清軍在八國聯軍的進攻下也是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下清朝的都城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行在北京城淪陷前,倉皇西逃,一路上是受盡千辛萬苦才逃到了陜西西安。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搶掠,無惡不作。清宮里面的無數珍寶被偷竊和搶掠,很多珍貴文物在這場浩劫中被毀。這次事變也加速了滿清王朝的滅亡。
為了茍延殘喘,以慈禧為首的清朝廷不得不向列強求和。清廷頒布《罪己詔》,1901年,清廷派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與這些列強國家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該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當時清朝的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詳情為賠償4.5億白銀,當時清朝有4億5千萬人口,“人均一兩,以示侮辱”。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