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竹林七賢的那些事兒

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名士集團,他們代表了“正始時期”文學的最高水平。他們獨特的言談舉止和儀態風采構成了一幅獨異的歷史畫卷。

正始九年(248 年),24 歲的嵇康帶著家眷從都城洛陽來到河內郡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寓居。這本是歷史長河中很細微的一次人口流動,卻在中國文化史、思想史上起到了驚天動地的杠桿作用。此舉引發的歷史光芒貫穿將近兩千年的時空,至今讓我們炫目不已。

嵇康和山陽的結合,是資源的強強聯合。嵇康,譙郡铚縣(今安徽濉溪)人,出身貧困家庭且早年喪父,通過勤奮刻苦的學習,長大后精通文學、玄學、音樂等,成了當時文壇的領袖之一。史載他“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中國的政治體制喜歡將體制外的青年才俊納入到體制中來,以免他們成為體制的敵人。曹魏朝廷就喜歡上了表里俱佳的嵇康,有意籠絡,嵇康很順利地迎娶了曹操曾孫女(一說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成了皇親國戚,官拜中散大夫。這個官職更多是象征意義的,后人查不到嵇康去官署施政的記錄,只是習慣性地尊稱他為“嵇中散”。而山陽縣,地形俊勝。“天下之脊”太行山的南端就始于山陽縣。在這座頂著天下脊梁、矗立在中原核心的小縣城里,曾經上演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山陽是春秋時期諸侯逐鹿中原的焦點地區;前朝漢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而后完成中興大業 ;他的子孫、東漢最后一個皇帝漢獻帝禪位于曹魏后被貶至此地,封為山陽公,在魏明帝青龍二年(234 年)死在山陽。

當年才十歲的?康,不可能對漢獻帝的死有深入的理解。之后嵇康逐漸長大,從民間走上朝堂,經歷的事情多了,對十多年前死在山陽的漢獻帝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是殘酷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環顧朝堂,嵇康看著司馬懿父子的勢力蔓延開來,侵蝕種種實權,而可能與之抗衡的曹爽等人志大才疏,還渾然不覺。有識之士都預料到,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即將開始!嵇康在感情上親近曹魏皇室,他畢竟是曹魏的女婿、是曹魏賜予他榮華富貴的,但嵇康不愿意參與司馬氏和曹氏之間的明爭暗斗。因為權爭(公元 220—420)之中充滿陰謀、虛偽、血腥和其他骯臟的東西,嵇康不愿意為之,也自認為沒有能力為之。

身在朝堂又不愿意和黑暗政治同流合污,嵇康只能自我放逐,把目光投向了山陽——在那里,前朝皇帝被拉下龍椅后默默度過了余生。

來到山陽境內,嵇康并沒有在縣城中尋找宅邸。那不符合他自我放逐的本意。嵇康在山陽城外東北約二十里、白鹿山南一處泉水邊,蓋起了寓所。住宅四周原本有竹子,嵇康又加種了不少,形成了一片竹林。竹子的潔身獨立、高節灑脫、疏疏淡淡、不慕虛華,都讓嵇康心馳神往。

青山腳下、流水岸邊的這片竹林,吸引了與嵇康志同道合的精英分子紛至沓來。

緊隨其后走入竹林的是 38 歲的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阮籍。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從阮籍的成長軌跡和以往思想來看,他似乎都不至于走入竹林,和嵇康一起清談隱居。從小,阮籍就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教育,抱有積極入世、建功立業的心態。他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而他,阮籍,自然就是那個沒有出現的“英雄”。阮籍也看到了現實政治的黑暗,看到了種種和圣賢教誨不符的事實,可他認為這恰恰是現實需要儒家教化、需要他這樣滿腹經綸的人才的表現。遺憾的是,當阮籍真正進入官場,沉浮十數年后,不得不承認現實政治像墨一樣黑,黑得讓他完全看不到理想的彼岸在何處。經歷了震驚、迷茫和痛苦之后,阮籍學會了逃避,學會了明哲保身和謹言慎行。就在當年,曹爽征召阮籍出任自己的參軍,要拉他進入曹氏集團。阮籍不愿意被捆綁在任何派系的戰車上,便托病辭官歸里,找嵇康來了。

第三個走入竹林的是 43 歲的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山濤。

山濤和嵇康一樣是孤兒,也一樣是從貧苦中自學成才的。他之前的人生經歷比嵇康、阮籍要曲折得多,直到四十歲才做了官,當了郡主簿。眼看仕途有所起色了,山濤憂慮地發現了隱藏在平靜下面的暗潮。一天夜里,山濤和同事石鑒(這人后來成了西晉的太尉)共宿,半夜踢醒石鑒說:“現在是什么時候了,還在這里睡覺!你知道司馬太傅臥病不出,有什么問題嗎?”石鑒睡眼惺忪地回答 :“皇上讓太傅回家養病,關我們什么事情!”山濤罵道:“咄!馬蹄聲起,眼看就要刀光劍影了,怎么會沒事呢!”出于對現實政治的不滿和不安,山濤也選擇了棄官而去,尋找一寸寧靜之地,安心思考生活。

嵇康、阮籍、山濤三人構成了竹林中最初的交談核心。三人之中,嵇康年紀最小,可以算是其他二人的子侄輩,但憑借精深的?問、崇高的聲譽和皇親國戚的光環,成了領袖。三人之中,山濤年紀最大,生活最為窘迫。家里全靠夫人韓氏操持破衣粗食,山濤一次和妻子打趣說:“夫人忍忍饑寒,等我日后位列三公,不知道夫人能不能做好高官太太?”山濤又對妻子說:“眼下能做我的朋友的,就只有嵇康和阮籍了。”韓氏很好奇,很想看看他們。一天,嵇康和阮籍來山濤家做客。韓氏勸山濤將兩人留下來住宿,夜里韓氏在墻壁上挖了個洞,觀察嵇康和阮籍,聽他們徹夜長談。朋友走后,山濤就問妻子有什么感受,韓氏坦率地說:“你的才智、情趣,和嵇康、阮籍相比,差遠了!只有你的見?、氣度,勉強還能和他倆比一下。”韓氏的判斷,也是一般人的觀點。在竹林交談的核心中,才情聲望都推嵇康為首,阮籍次之,山濤又次之。

阮籍的侄子阮咸,聽說叔叔和幾個世外高人躲在竹林中,飲酒高歌、暢談不休,非常羨慕,纏著叔叔介紹自己進入了這個小圈子。

別?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名聲并不在阮籍之下,和叔叔并稱“大小阮”。阮咸為人狂放,不拘禮法,尤其彈得一手好琵琶。唐代后,人們根據阮咸琵琶的樣式制造了許多復古琵琶,為與西域傳入的琵琶相區別,干脆將復古琵琶稱為阮咸,簡稱“阮”。

可見,阮咸的琵琶功夫了得,影響了上千年。

阮咸和叔叔阮籍這一系,家里比較窮,居住在道南。居住在道北的阮姓同族都很富有。七月七日,北邊的阮家在院子里曬衣服,都是紗羅錦綺。阮咸就在院子里架起桿子,掛了許多布衣爛衫。人們問他為什么把貧困的家底都亮出來,阮咸自嘲道:

“未能俗,聊復爾耳!”他的未能免俗,不是攀比,不是附庸風雅,而帶有一種樸素的真實,是真性情的表露,遠比富裕的同族們的炫耀高貴得多。既另類又真誠的阮咸很快就被三人核心接納了。

此外,河內懷縣(今河南武徙西南)的書呆子向秀和沛國(今安徽淮北)人劉伶也加入了清談行列。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最擅長喝酒和品酒,還專門寫了篇《酒德頌》談喝酒的好處。他長期酗酒,都得了病。一次,劉伶酒病又一次發作,還要妻子拿酒來喝。妻子哭著把酒都灑在地上,摔破了酒瓶,懇勸他說:“喝酒傷身,(公元 220—420)你看你都喝出病來了!你一定要戒酒了!”劉伶就回答:“好,戒酒!可是,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沒法戒酒,必須在神明前面發誓,才能戒得掉。麻煩你準備酒肉祭神吧。”

妻子信以為真,準 備酒肉供在神像前,劉伶跪下來 祝告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說完,他搶過神像前的酒肉,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結果又喝得酩酊大醉。

劉伶長得又矮又小,而且容貌極其丑陋。一次他喝醉了酒和人吵了起來,對方卷起袖子就要揍他,劉伶很鎮定地說:“我身子像雞肋一樣細小瘦體,哪能受得了老兄的拳頭啊。”對方聽了大笑,也不揍他了。但是他的運氣不會總是這么好,慢慢地得罪的人多了,劉伶的人際關系就越來越差了,他也越來越不與人交往,對人情世事默然相對,只是喝酒而已。奇怪的是,劉伶和阮籍、嵇康兩人卻很投機,一見面就有說有笑。很自然地,他也加入了竹林中的談話。

竹林的名聲散播出去后,山東瑯琊人王戎聞風而來。王戎的年紀很小,比嵇康還小 10 歲,比山濤小了 24 歲,走入竹林的時候還只是個 14 歲的毛頭小子。

別看王戎年紀很小,卻是神采飛揚的神童。他出生于山東瑯琊的官宦人家,從小聰慧,學問日益精進,善于清談。王戎對老莊清靜無為的學說很喜愛,也是嵇康的崇拜者。直到老年,王戎回憶起嵇康來還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阮籍認識王戎也比較早。王戎的父親王渾擔任尚書郎時和阮籍是同事,王戎也跟著父親住在官舍中。每一次,阮籍去拜訪王渾,話不投機說不了幾分鐘,卻和小小的王戎很聊得來。兩人一談就是大半天,成了忘年之交。阮籍很不客氣地對王渾說:“你兒子清俊絕倫,你根本比不上他。和阿戎說話,比和你說話有趣多了。”王戎的崇尚清靜和清談,更多的是出于年少時候純美的理想,其中還摻雜著絲絲叛逆的情緒,缺少山濤、嵇康、阮籍等人對現實無望之后的謹慎與逃避—— 王戎壓根就還沒進入社會。

其實,王戎內心對功名利祿并沒有免疫力,相反對花花綠綠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因此,阮籍雖然喜歡王戎的聰慧和清談,對他的人品并不看好。

幾個人里面,王戎是最晚參加竹林清談的。他剛來,阮籍就高喊:“有俗人來敗壞我們的興致了!”王戎淡淡地反駁說:“你們這樣的人,還有誰可以敗壞你們的興致呢?”

就這樣,山陽城外竹林中的 7 位常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時常聚首,暢飲高談,醉了就臥倒泉邊,醒來繼續清談歌唱,世謂“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不僅僅是竹林中的 7 個人,代表了魏晉一代知識分子的苦悶和掙扎。

首先,竹林七賢都是黑暗現實的逃避者。從東漢末期開始,現實主義政治和弱肉強食的思想在政壇上橫行,后來蔓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曹魏建立后,仁義道德雖然重新被提倡,被樹立為意識形態的旗幟,但起實際作用的依然是務實殘酷的斗爭法則。而另一面,曹魏朝廷又不能恢復兩漢統一時期的強大權威,不能控制社會的方方面面(連天下都統一不了)。這就為知識分子的獨立自由思考留下了空間。知識分子多數是讀圣賢書成長起來的,信奉仁義道德,多數人崇尚公正自由的生活。當他們滿懷抱負地入世之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讓他們迷茫、徘徊和痛苦。他們找不到填平鴻溝的方法,又不愿意繼續受到殘酷現實的壓迫,只能選擇了逃避,躲進了竹林。竹林七賢的核心嵇康、阮籍和山濤都是如此。

其次,竹林七賢表面上是禮教的背叛者,卻是禮教真正的信奉者。后人談起竹林七賢,第一印象往往是他們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做派。人們都說竹林七賢“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為什么他們好老莊學說呢?因為老莊的清靜無為、效法自然,對知識分子有著天然的吸引力。當高官厚祿變為讓知識分子放棄獨立和思想的誘惑,當仁義道德變為黑暗政治的遮羞布,當一切規則、規范和禮教變為幌子、棍子和刀槍的時候,現存社會的制度和說教還值得信賴和遵奉嗎?既然被朝廷和普通人都奉為寶典的制度規章不值得信賴,逃避而去的知識分子便躲進了道家的無為和清談之中。在嵇康他們之前,夏侯玄、何晏、王弼等為代表的“正始學派”也對現實失望,完全步入了虛無。他們把老莊的虛無主義傾向發揮開來,崇尚世界本無(令人不解的是,正始學派的主要人物都參加了曹爽集團,介入了曹魏與司馬氏的爭斗)。竹林七賢則把老莊學說中的“自然”發揮開來,講求一切順其自然,追求無拘無束的個人生活。

無拘無束 的生活表 現在竹林 七賢的“放達” 上。阮 籍有言:“禮教豈 為我輩而設?”而阮咸曾和姑姑家的鮮卑婢女私通,母喪期間聽說鮮卑婢女要隨姑姑到遠方去了,阮咸穿著孝服、騎上毛驢就去追,后來載著那個婢女一起回來。阮咸還說:“人種不可失!”原來鮮卑婢女已經懷了他的孩子,這在魏晉時期可是驚世駭俗的事情,阮咸還高調宣布。阮氏族人都善于飲酒,阮咸和族人喝酒,都不用常桮斟酌,而用大甕(公元 220—420)盛酒,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喝酒。一次有一群豬來找大甕,把酒當水喝起來,阮咸也無所謂,趴著和豬群一起喝酒。酒鬼劉伶有次赤身裸體地接待客人來訪,客人責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很多?憑此來批評竹林七賢,攻擊他們行為放蕩,不守禮法,進而攻擊他們不忠不孝。實際上,竹林七賢才是真正的忠孝仁義的尊奉者。比如阮籍就是個孝子,但他母親逝世的時候,阮籍正與人下圍棋,棋友說不下了,你去辦喪事吧,阮籍卻堅持把圍棋下完,之后還喝了二斗酒。這些事情看起來都是阮籍不孝的證據。可阮籍喝完酒后就號叫一聲,吐血數升。母親要下葬了,阮籍又吃了一個蒸肫子,喝了二斗酒,然后又號叫一聲,吐血數升,整個人“毀瘠骨立,殆致滅性”。可見阮籍的悲痛已經深入血液骨髓,不是一般的痛苦了。裴楷去吊喪,看到阮籍醉醺醺的,散發箕踞?直愣愣盯著客人看,既不招呼也不搭理。裴楷吊唁完畢就告辭而去,別人問他:“吊喪的時候都是主人先哭,客人再行禮。阮籍都沒哭,您為什么要哭著行禮啊?”裴楷真正理解了阮籍,說:“阮籍是方外之士,不崇禮典。我就是個俗人,還要行儀自居。”可見行為方式的不同,并不能掩蓋阮籍深沉的悲痛。悲傷不一定要用痛哭流涕來證明,忠君愛國不一定要高喊口號,同樣,孝順、仁慈、關愛、忠誠等價值觀也無須按照統一的標準來表現。竹林七賢已經對社會現存制度,包括禮教都拋棄不用了,他們有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內在感受,表示好惡。在這方面,阮籍的“白眼”是個很好的例子。阮籍看到現實中蠅營狗茍的鉆營之人,就翻白眼,愛答不理的。嵇康赍酒挾琴來訪,阮籍就立刻翻回青眼,熱情相待。人們都應該像裴楷一樣,不能機械地按照傳統禮教的標準來要求竹林七賢照做無誤。

他們七個人在竹林中飲酒、彈琴、對弈,高談闊論,談論的話題涉及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如何對待自然等等。這些問題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知識分子。竹林七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包括逃避殘酷的現實、保持純潔自然的心靈、追求自然的生活等等,也都吸引著后來者,讓后來者從中汲取了不少思想資源。不管后?認同不認同他們的言行,七個人潔身自好,保持獨立自由的狀態的精神,給后人樹立了崇高的榜樣。從這個角度說,竹林中的清談雖然是務虛的,卻有著穿透時空的強大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竹林中的 7 個人都崇尚獨立自由,都信奉道家哲學,但思想并不完全一致。這種不一致表現在處理個人和仕途的關系上。嵇康、向秀、劉伶等人是完全藐視政治權威,純粹地遵從心靈的召喚,要過自然本真的生活。而山濤、王戎兩人雖然聽到了內心的召喚,知道自由獨立的生活的可貴,但是同時他們心靈深處還有世俗的呼喚,知道如何去做社會認同的“正確”的事情。現實中有許多后一種知識分子,他們知道真善良,也有理想,卻選擇做“正確的事情”。思想的不同,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導致了竹林七賢的散去。

那些竹林中的清談,只維持了一年多時間。正始十年(249 年)爆發了高平陵政變,曹爽集團血流成河,標志著曹魏王朝的支持力量消失殆盡。“萬事貴無”的何晏在積極參與政治斗爭的同時,也曾顯露出消極避世的態度,可惜未能脫身而出,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正始學派”跟隨曹爽,隨著曹氏的失敗整個學派歸于沉寂。

而原先動蕩不明的政局一下子明朗起來,司馬家族成了不可撼動的勝利者。竹林七賢中的山濤、王戎等人陸續走出林子,當官去了;阮籍的思想底子是入世的儒家的,而非出世的道家,迫于壓力也接受了朝廷的征召。嵇康、向秀等人還經常在竹林中聚會,可光景大不如前了。

文/張程(摘自《魏晉原來是這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魏晉名士話七賢
名士之風,太行仰止:竹林七賢與山陽之會
竹林七賢
論“竹林七賢”的風骨沉香
先睹為快:兩晉五胡——竹林七賢之《竹林盛宴》畫稿圖
令人心馳神往的魏晉風骨,終歸只是文人們永遠不愿醒來的一場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泸定县| 布尔津县| 阳西县| 炎陵县| 巨鹿县| 马公市| 上饶县| 顺昌县| 杭锦后旗| 兴宁市| 乌鲁木齐县| 凤城市| 九寨沟县| 文化| 南和县| 平顺县| 资兴市| 晋宁县| 博湖县| 满城县| 中西区| 涿州市| 宜春市| 佛山市| 汶川县| 虹口区| 文昌市| 余庆县| 彰化市| 南宫市| 巴林右旗| 济宁市| 虞城县| 翁源县| 定襄县| 新源县| 鄯善县| 托克逊县| 华亭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