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財產歸屬權在當今社會已經不算新聞。但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房屋歸屬權而未做房產變更登記的法律效力問題,一般認為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應視為未發生產權歸屬變更。由此也引發了不少人對夫妻雙方關于不動產歸屬約定的法律效力問題產生較大爭議。那么在民法典出臺后是否會對上述爭議有所平息呢?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當前法律條件下房產歸屬約定不能生效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六條規定:“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該條款看似認可了上述財產歸屬約定的法律效力,實際上該情形推到了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相關規定的適用中。即,贈與人即便簽署了關于房產贈與的合同,仍然可以在撤銷贈與或者即便未撤銷贈與,只要贈與人不配合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則房屋權屬仍然屬于贈與方。
二、民法典出臺后,情況是否會有所改觀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的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系對夫妻約定財產的效力的規定。該規定與婚姻法的相關規定效力認可方面并無實質上的區別。那么是否就可以認為,依法要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六條的規定么?這個觀點是草率的。
由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是建立在婚姻法的基礎之上的,而民法典出臺實施后,婚姻法將廢止。最高人民法院基于舊的婚姻法所做的司法解釋也將不能直接適用。如果最高人民法院在民法典實施后并未同步實施相應的司法解釋,則夫妻之間關于房產歸屬約定的可撤銷性及產權歸屬判定問題將因此存在較大爭議。
三、如何看待過度階段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問題
由于民法典將在2020年1月1日起實施,對于夫妻財產約定事務而言,當前適用的法律規定仍然是婚姻法相關司法解釋及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相關規定。如果當事人需要在此階段對夫妻財產進行約定,則仍然需要遵守當前的法律規定。即便新法開始實施,夫妻財產的相關約定仍然需要適用舊法的上述規定而非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