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進蘭
本期話題仍然是“濰坊傳統文化”,自感非常慚愧,因為關于“濰坊傳統文化”實在是知之甚少。作為諸城人,一直為諸城的人杰地靈而自豪,上次“也說了諸城名人”,本次想再吹一吹俺諸城的恐龍。
諸城市境內具有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是罕見的同時擁有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的地區,是全國少有的一處恐龍化石寶庫,因此有“恐龍之鄉”的美譽。
經中外專家證實,至少已具有5個世界之最:
一是世界最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地。在全市13處鎮(街道),共發現恐龍化石點多達30處,埋藏總面積達1500多平方公里。諸城因此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
二是世界曝露面積最大的恐龍化石群。2008年在恐龍澗發掘恐龍化石面積23000平方米,出土恐龍化石2萬多塊,發現了“恐龍化石長廊”和“恐龍化石隆起帶”兩大地質遺址。其中,恐龍化石長廊,長500多米,均深30余米,露出化石10000多塊;恐龍化石隆起帶,長300米,寬20余米,露出化石3000多塊;在臧克家故里發現了臧家莊“恐龍化石層疊區”,3000多塊恐龍化石高低錯落,層層疊疊,蔚為壯觀。據專家證實,這三處恐龍化石地質遺址構成了目前世界上曝露面積最大的恐龍化石群。
三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恐龍足跡群。2009年在諸城市皇華鎮黃龍溝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約5000多平方米,恐龍足跡11000多個,被專家證實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足跡群。
四是世界最大的鴨嘴龍骨架群。諸城出土的恐龍化石以鴨嘴龍為主,已發現鴨嘴龍股骨化石500多塊,足夠裝架起200多具恐龍化石骨架。已成功裝架起“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等一批鴨嘴龍化石骨架。其中,“巨大諸城龍”作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龍化石骨架,是世界吉尼斯紀錄保持者,被恐龍專家譽為“世界龍王”。2009年新裝架并初步命名的“巨大華夏龍”化石骨架,長22米、高11米,又超過了“巨大諸城龍”。
五是世界最豐富的恐龍屬種產出地之一。諸城出土的完整而罕見的纖角龍化石骨架,經專家研究證實為角龍類的祖先,還出土了較為完整的、中國最大的霸王龍骨架和甲龍骨骼化石。諸城發現的恐龍屬種已超過10個,包括1種鴨嘴龍類、1種新角龍類、2種暴龍類、1種角龍科、2種纖角龍科,另外還有甲龍類、蜥腳類和龜鱉類等。
為把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文化優勢和產業優勢,2007年諸城市委、市政府把開發恐龍文化旅游項目作為建設經濟文化強市的重大工程,提出對全市恐龍化石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并在恐龍澗建設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主場館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總投資4個多億,覆蓋化石長廊和化石隆起帶。內部主要有“七廳三館一隧道”,“七個廳”分別是:序廳(地球廳)、化石群廳、鴨嘴龍廳、暴龍廳、角龍廳、甲龍廳和恐龍蛋廳;“三個館”分別是:動感影視館、互動體驗館和世界各國恐龍館;“一條隧道”:就是中生代時空隧道,叫做穿越白堊紀、探秘中國龍。采用遠古環境復原、聲光電再現、文化藝術展演等多種手段,充分展示地質遺址的震撼,生動揭示恐龍生存、繁衍和消亡的神妙。
諸城恐龍博物館先后接待了30多位國家領導人、眾多的社會知名人士和數以百萬的中外游客。民間一直流傳有“看看巨龍、心想事成;摸摸龍骨、安康幸福”的說法。
朋友們,看過巨龍?摸過龍骨嗎?諸城恐龍博物館里,恐龍化石數量之多,會令你目不暇接、大開眼界;那壯觀的場景,會給你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那展示的恐龍化石出土情況,再現了七千萬年前白堊紀的恐龍世界,真的是遐想連篇、驚嘆不已…… !
——本文刊載于2015年《北海道》冬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