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紅
高考后,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階段:等成績,報志愿,盼通知。
最讓人難熬的是等成績。
從6月8日考完,家有高考生的各家各戶就進入了多種狀態。大抵分成這樣三類:一是家長和孩子趁熱打鐵,對照答案準確估分,好為報考提早做打算的;二是家長孩子都進入松懈狀態,高考結束似乎就一了百了的;三是家長或者孩子一方期盼盡快估分。同事家就屬于第一種情況。考完后立即估分,對答題情況不太滿意,同事徹夜難眠,打來電話訴苦。安慰了她一番,放下電話,我怕女兒出來成績后也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態,便想提早打打預防針,說反正考完了,考什么樣都不耽誤上大學,這只是一個起點,將來還有更大的舞臺在那里等著你呢。女兒邊嗯嗯邊問我:你是不是希望我估估分?我說,我當然希望你估估了,這樣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提前研究一下志愿。但是不是現在,等你歇上兩天再說。沒想到這話一出我口,不得了了!一場戰爭在我家“爆發”了!唉!現在想想,自己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說完剛才那番話,我便去忙了。沒想到一二十分鐘后,女兒推開我書房的門,丟來一句話:媽媽,你不是希望我估估分嗎?估出來了,600!然后啪一聲關了門。我“嗯”了一聲,心里想,騙誰呢,二十分鐘就能看完全部的答案?鬼才信呢!等我忙完走出書房,問老公女兒去哪里了,才得知自己正躲在臥室里哭呢!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我,又“不識相”地去問了句:怎么了?女兒像山洪暴發一樣沖我吼了起來,說什么不理解她,不知道高考生的心里難受,說話一向盛氣凌人,甚至對爸爸都采取壓制的態度,等等,等等,反正是什么難聽說什么,什么刺激人說什么......我的那個天啊,我真的是受不了了!!高考怎么了?高考就該不講理?高考就該胡攪蠻纏?高考就該無王無法??說實話,當時感覺天都是黑的,心更是拔涼拔涼的!!我那個乖巧的女兒哪去了?是什么讓她變成了這樣?亦或是我真的錯了??
從此,我再不問成績。后來,在女兒的空間里,發現這樣一句話:高考就是個疤,被最親的人一次次地揭開......我的天吶!冤煞我也!!
后來才發現,等成績出來后,用來選志愿的時間也確實足夠。所以,奉勸大家,如果不是提早(比如一年)研究,不要自找麻煩(追問成績)。因為,考完了,成績就擺在那兒了,不會因為你估或者不估,它就會有變化。查到的,才是最真的。
出成績的那天(6月24日),我正好在片內小學有活動。在辦公室實在坐不下去了,我來到車上,打開手機,上齊魯電視臺看山東省考試院的成績發布會。我的心懸到了嗓子眼,手也有些抖。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跟我一樣的狀態。高考,當今社會下,雖然不能像我們那個年代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但是,這個臺階你邁得高或矮,卻是真的決定了你能看到的天空大或小。女兒和爸爸兵分兩路,一個在家,一個在網吧,第一時間向我通報了成績:語文117,數學137,英語134,;理綜256,總分644,省內排名6194。
謝天謝地!雖然不如平時成績(差了15-20分),但總算沒出大的意外!!
那段時間里,我雖然不敢問,但是心里卻一直在嘀咕:為啥估了600(后來又說605)?是不是真的答得太差?或者是忘涂答題卡了?又或是其它原因?總之,各種不好的猜測都在腦子里閃現過。今天,這算是比較好的結果。
可是女兒仍舊不滿意自己的發揮。我說:總比你估的600好多了吧?她說,你這話說的!
再說說報志愿。這是一門學問。是專業第一,還是學校第一?眾說紛紜。原來以為,高考結束,家長的任務就完成了。可是,自從出來成績,才知道家長的任務剛剛來臨!今年是山東省實行平行志愿的第二年。每位考生可報六個志愿,每個志愿下設六個專業。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建議有條件的家長提早做好政策研究,根據孩子日常成績和愛好,提前選定部分院校。這樣就會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由于我們以前從來沒跟女兒談過目標學校和專業,所以見成績后的任務就重了。出來成績后,老公和女兒抱著大本,天天研究。更細心的是老公,他根據女兒的成績,圈定了部分學校,并將近三年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一一列了出來,供女兒參考。報考前,我只參與了報考的大原則制定:能選985 ,就不選211。其它的,都必須歸功于爺倆。從見到成績到7月4日,爺倆用了10天時間討論、修改,才最終確定了目標學校和專業。7月5日當天,我和女兒守在電腦前,把他們爺倆提前選定并填好的學校又對照報考大本檢查了一遍,真怕出錯啊!高考就是一場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在此,還要特別感謝幾位熱心的同學,主動幫我們聯系相關人員解答有關疑問!
在此要順帶說一說我們對女兒學習成績的判定失誤。高中三年,女兒成績相對穩定。最不好的一次考過濰坊一中的級部73,最好考過級部第2。進入高三,平均在級部20名。盡管我們從不對她提學習上的要求,但是,根據她的日常成績判斷,我們對她還是抱有較大期待的。所以,自招時,我們報了北師和央財;綜招時,我們放棄了山大。可是,就高考成績來看,只是比山大的最低錄取標準高了4分,僅此而已!所以,誰敢說不重視高考?誰又敢說高考等同于日常的一次普通測試?在千軍萬馬的汪洋洪流中,在幾十萬考生擠占獨木橋的過程中,要么奮勇向前,要么全線潰敗。
盼通知。報完志愿,家里安頓了一段時間。7月10日,提前批開始陸續出爐,各種群又開始進入活躍狀態,女兒說,同學們或者家長們都在爭相曬學校,唉,怎么就不能讓人平靜淡定會兒呢?女兒嘆息。是啊,高考是件事關千家萬戶的大事,哪個有高考生的家長能情緒一直平淡的了啊?還有那些親戚朋友們、同學同事們,掛念是必然的,絮叨也是不可避免的。關鍵還要看當事人如何調節和對待。
說實話,盼通知的這個過程我是矛盾的。鑒于女兒的成績,盡管比一本線高出107分,但是今年虛高的分數給報考帶來了很大的未知危險。所以,在選擇學校時,我們并沒有采取大家一貫用的“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策略,而是采用了較為保守的做法,沖著學校和專業都可兼顧的目標而來的(志愿定下后,我發給招辦的同學看,他也是這么說的)。若從兩方都兼顧的原則出發,女兒選擇的學校就偏遠了些。就拿川大來說,盆地,偏西南,交通不便,多自然災害,飲食以辣為主......這些都成了我不小的心病。可是女兒說:媽媽,是你上學還是我上學?我是去上學的,又不是去享福的;我自己選擇的,就會對自己負責。聽聽,多么有道理啊!!
那段時間女兒也不好受。7月10號后,她和同學們便進入了瘋狂的休閑模式。和初中同學玩,和高中同學玩;先是在市內玩:泰華、富華玩了個遍;然后在省內玩:青島、泰安、黃島連軸玩了一周。不出去玩的時候,就躲在自己房間內,原來說好的給我們做飯、做家務都統統擱一邊去了。偶爾和我們交流兩句,也不在一個頻道上。我知道,她心里也忐忑著呢!
7月21日早上9:08,接到老公的微信,女兒被川大法學錄取!我沒有直接告訴女兒消息,我想讓她自己去發現。在我的暗示下(我說家長群里有人說出結果了),她登陸山東省教育考試院網站,親眼目睹了自己被錄取的消息!
其實,父女倆商量報考川大的第一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金融),我不贊成女孩子學這個,可是父女倆鐵了心要報,我也不好過分阻止,畢竟志愿這方面他倆比我有研究。但是,私底下,我還是非常希望她能被第二專業法學錄取的。結果正如我所愿!
7月27日上午,在通知書拿到手里后,全家懸著的那顆心,終于可以放下了!
高三一年,是殘酷的一年。這一年,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家長的考驗。勝出者,一定是那些堅持笑到最后的人。
謹以此,獻給所有經歷過和即將經歷高三的人。
——本文刊載于2017年《北海道》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