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被老師向家長告狀說有“多動癥”的小孩,在開著電視、大人們在打著麻將的客廳寫作業的效率更高,而在關著房門的房間安靜寫作業會讓他們特別抓狂;而安靜的小孩則剛好相反,他們只有關上房門,在安靜的環境里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作業,越安靜越能進入心流狀態。
這是世系姐的第三篇文章,前兩篇聊了SJ、SP、NF和NT四種類型,接下來的四篇將分別和大家分享四個維度的八個字母的內涵,I/E、N/S、T/F、J/P,分別展開描述并作對比,通過閱讀,小伙伴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完全對立的性格特征之間存在什么差異,又各自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
01
外向E和內向I字母解析
I——Introverted 內向的、向內的、精神的、自省的;E——Extroverted 外向的、向外的、外部的人事物。
比如,看書、聊天、做菜,等等是外向的過程;而自我反省、思考、自我對話是內向的過程。前者指向外部世界,后者指向精神世界。
正如它們的英文釋義一樣,這兩個字母分別代表了兩種互相對立的性格傾向,簡單理解就是外向型偏好的人更多關注外部世界且從外界獲得能量,而內向型偏好的人則相反,傾向于更多地關注內心世界并通過獨處汲取能量。
通過對比也許你能更好地理解二者,且看。
02
E和I的關注點以及能量獲取方式
首先,外傾型關注外部世界的人和事,能量來源于外界,靈感來源于與人交談相處的過程。因此,外向的人喜歡各種交際場合以及各種物質活動,通過與外界的互動獲取信息補充能量,同時極不善于獨處。
而內傾型關注內部世界的抽象概念和想法,能量來源于內部世界,靈感通常是向內尋求的。因此,內向的人大部分時間用來獨處,讀書冥想以及瑜伽等精神上的活動能讓他們最大程度地放松并獲得能量,他們習慣通過思考、自省自收和消化外部信息。
通常,E型實踐能力更強,I型思考能力更強。
03
E和I的表達習慣
外向型是典型的訴說者,有較強的表現欲以及表達欲,習慣于高談闊論,傾向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對于想法的可行性并沒有多大的把握,他們這種主動發表意見的風格更有機會被追隨被賞識,在人群中存在感較強。
因為還沒想清楚前因后果就急于開口說話,因此會給人他們說話不過腦。但這是他們的自然合理的偏好,因為外向型人們只有通過交談才能形成有效思考:即,在收到外界反饋后多方驗證,會使自己接下來的想法和表達更具可行性。
而內傾型是常見的“傾聽者”,習慣于把想法藏在心里,大多數情況下傾向于避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想法沒有被反復驗證的情況下不輕易談論自己的談法和見解,表達欲不強烈。
相比交流分享,更喜歡私人化收藏情緒和想法,人群中顯得低調而淡漠,建議在某些場合可以適當地表現自己,嘗試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和外界互動。
04
E和I的決策習慣、行為模式
外傾型行動迅速,傾向于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保證進程快速推進,并從行動中得到反饋繼而調整進一步的行動,并且決策多來源于客觀條件,這類人典型的行為模式為:行動——思考——行動,屬于事后思考型,只有親身體驗才知利弊知進退。
因此,他們的行動和情緒很多時候需要得到外界的回應,得不到反饋時會心情低落,甚至停止原本的計劃。不論作為父母、伴侶還是老師或老板,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線索。
而內傾型思慮周全,傾向于“三思而后行”,作出決策的時間相對較長,決策多取決于內心的價值觀,通常在計劃周密的情況下開始行動,在行動中得到反饋后再次優化自己的戰略和布局,和外向型相反,這類人典型的行為模式為:思考——行動——思考,屬于事前思考型,,只有對目標和方式相對有把握,才會果斷地采取行動,但一旦制定目標以及計劃就會有始有終,這個過程不易受到外界影響。
因此,相比外界的積極回應,積極的自我評價更能激勵他們。
05
E和I的思想深刻度
外傾型不善于理解抽象概念并進行深刻的思考,相比于讀書寫作冥想等哲思類的活動更傾向于享受物質世界帶來的美妙體驗,很多時候會因為缺乏思想而略顯淺薄。
當然,還有另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E型注意力太分散,他們的興趣愛好太過廣泛而難以做到深入探索。包括思考問題也是如此,難以持續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內向型多數是思想的“哲學家”,思想深邃且富有智慧,喜歡不斷地探索不斷反思,往往抽象思維能力更強,能把復雜深奧的理論知識吃透,若是能在此基礎上把想法落地變成具體的行動,將會形成非常積極的良性循環。
06
E和I的人際交往偏好
外向型的人隨和熱情,熱愛與人交流互動,比較容易接近也容易理解,交際圈較廣,每每去到一個新環境總能快速地和陌生面孔打成一片,在工作之余和朋友同事逍遙快活是這類人最佳的放松方式。
而內向型偏好的人靜默謹慎,大多數情況下會避免過多不必要的社交,顯得高深莫測不易揣摩,有穩固而小范圍的好友圈,在旁人看來過于慢熱,不易對不熟悉不夠信任的人敞開心扉,對他們來說在下班時間和同事吃飯玩樂無異于是變相加班。
07
E和I的工作以及學習環境的選擇
內向型的小伙伴長時間專注于一項工作,不喜歡受到干擾,一般會選擇安靜舒適的環境營造思考以及創作的氛圍,工作環境以及住所不能過于嘈雜,確保每樣物品按自己的方式存在、空間不被過多侵占才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營造絕佳的內心體驗。
而和內向型的人相反,外向型在極度安靜的環境下反而無法進入狀態,需要更富“熱鬧”屬性的環境充當背景,這種情況下工作效率反而會大大提升。
正如開頭所說的,外向型的孩子需要外界的聲音來對抗靜默而可怕的寫作業的時光,他們可能會一邊開著電視,或者跑到客廳里一邊聽著大人閑聊,這一點怕是讓內向型的小伙伴覺得匪夷所思。
08
E和I的受外界影響程度
外向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外部環境分散注意力,容易被環境和人事帶動,會因為外界環境的刺激和改變重新調整自己的心理和行動,情緒波動較大。這種特質使得他們必須謹慎地評估周邊環境對自己的影響趨勢,一旦察覺到非積極非正面的因素,就要有意識地遠離有可能對自己帶來不良影響的人事。
然而,相比于內向型的人更能采納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并且對周邊環境的觀察敏銳,適應環境的能力強,是接地氣的唯物主義者,能夠靈活地處理和外部世界的聯系,通常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一種最合適的方式融入新集體新環境。
相反,內向型專注,不易被外界干擾,堅守自己內心的原則,有專屬于自己的堅不可摧的價值觀,在和外界起沖突時傾向于維護自己的內心秩序,情緒通常較為穩定規律。不會輕易被環境影響和改變,對待人事始終如一,在聽取別人的意見后,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評估利弊,某些時候可能會被貼上“頑固”的標簽。
此外,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外向型偏好的人差,需要更長的時間接受并融入新環境,并且很容易根據個人價值觀取向評判周邊的環境,容易接受并認可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外部環境,卻在現實環境與自己觀念不符的情況下強行忽略,不能深入地體察環境,經常錯失當中夾帶的信息以及指導,容易犯唯心主義的錯誤,不切實際,看不清真實的世界。
09
E和I的天賦領域
外向型追求豐富多元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熱愛新鮮刺激,敢于做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嘗試和挑戰, 適合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與人打交道和外界保持緊密鏈接的工作,以及能提供豐富的體驗和刺激的行業和工作,比如公關、銷售、營銷、廣告、媒體、旅游、美食評論等。他們喜歡不斷擴大自己的工作領域,在所在領域取得的成就一般比較寬廣。同時,他們在與他人合作分享,與他人討論和處理信息時的效率最佳。
而內向型追求穩定相對單調的外部環境,不輕易做出嘗試接受挑戰,適合一份能提供自我反思自我回饋時間的工作,不需要過多的把精力投放到外界,能持續專注地在某一個領域發力,如IT類、運營類、寫作類、咨詢類、學術類、藝術類的工作,他們喜歡就某個領域以及方向深入研究,在所在領域取得的成就縱深,通常在有充足的時間自己去了解和處理相關信息時效率最佳。
當然此處只是針對單一的內外向傾向作出建議,具體適不適合某個行業以及某個崗位還需結合其他三個維度的傾向,全面分析以做出最佳決策。
10
外向型與內向型的優勢互補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捕捉到這兩個性格傾向各自的優劣勢,用抽象一點的表達來說就是“出世”以及“入世”的對立互補。
首先,外向型傾向的人實踐能力強,專注于用感知和判斷指導行為,深諳人情世故與人周旋之道,適應環境的能力強,懂得把握機會爭取利益,是人們眼中“入世的強者”。
而內向型傾向的人思考能力強,專注于感知和判斷,自我覺察能力強,通常擅長于剖析自我,更能理解人性的復雜,思想具備深度和厚度,有自己清晰的價值主張,并且眼光長遠,善于布局并執行,是人們眼中“出世的智者”。
然而,這兩者又各自有不及對方之處,MBTI理論模型的創始人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在《天資差異》寫道——“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關鍵在于合理發展人格的外/內傾性,使之與自身的內/外傾型相互平衡”,性格不分優劣,但是講究平衡,過度外向或者過度內向都是極端的表現,出于優勢互補的戰略性目標,外向型偏好的人應該和內向型偏好的人學習如何目光長遠地制定一個目標并持之以恒地執行,并且培養寫日記等可以營造專注思考氛圍的小習慣,而內向型偏好的人則要適當地從自我精神世界中抽離出來,和周圍的環境保持互動并細心地去觀察感受當中的微妙變化,此外,在某些場合適當地表現自己會顯得更有自信,為自身增添性格魅力。
而從雙方的相處模式來講,對內向型性格的小伙伴來說,他們更應該留出時間獨處充電,照顧自己的個性需求,而外向型的小伙伴也應該理解尊重這份差異,在時間上以及空間上適當地給予對方自由。我們都應學會如何和性格類型相反的人相處,性格合得來不一定代表性格完全相同或相似,而是能在理解雙方差異的基礎上尊重對方的處事原則以及生活、工作習慣,彼此包容才能恰到好處地化解矛盾沖突,最大程度地實現共贏。
10
世系姐寄語
身處這個時代,我們不難發現外向型性格偏好的人相對更受推崇,而各方也傾向于制定有利于外向型性格的規則,這使得內向型性格偏好的人往往被迫掩飾自己或者扮演外向性格。
實際上,內向型性格對這個世界所做的貢獻常常被低估,這個類型的人往往更加精確,更富遠見,更加客觀,思維更加敏捷,等等。
正如前文所分析,性格不分優劣,關鍵是不要違背本性,要基于自己的性格傾向選擇合適的工作、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挑選合得來的朋友以及伴侶,順應天性遵從本心才能事半功倍,從而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并發揮自己的價值,最關鍵的是——“Be proud of yourself.” 只有真正地接納自我,才能及時調整并忠于自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