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子宮恢復需要多長時間?絕大部分媽媽生完寶寶后都能順利恢復,但要恢復到最初的狀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來說,在寶寶出生之后,大部分寶媽的子宮需要4-6個星期逐漸的復原,子宮會逐漸復原,產后6-8個星期才能完全愈合。但是,如果寶媽要想恢復得又快又好,這其中就有些學問,今天哆啦給大家傳授子宮恢復8大妙招,趕緊學起來~
1、產后應及時排尿
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于膨脹狀態,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后出血或膀胱炎。
2、產褥期別“賴床”
產后6-8小時,媽媽最好別“賴床”,第二天盡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于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3、哺乳刺激
產后媽媽讓寶寶盡早吃母乳,因為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沒有喂奶的媽媽,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4、6種運動讓子宮快速恢復
產后如果身體恢復的還不錯,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盡早開始鍛煉,每天1次~2次。不過,每天多做幾次,每次時間短一點,大概5分鐘就可以了。前幾天可以俯臥鍛煉,這樣有利于子宮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仰臥
平臥,雙膝彎曲,兩臂平伸放在大腿上,抬起頭和雙肩,使雙手觸到膝蓋。
當孩子3個月時,可以試一試盆底肌肉。雙腿離地向上跳,同時用力咳嗽,如果有小便失禁,就應經常做盆底肌肉練習。6個月時如仍無好轉,就應去看醫生。
貓步練習
雙手雙膝著地,背部平直,雙手正好垂直于肩。向前蜷起一條腿,使膝蓋觸到前額,現將腿向后上方伸直,抬頭伸長頸部,注意從頭到腳跟形成一條直線,維持幾秒鐘,放下。交替做另一側。
起步
坐直,雙臂在胸前抱攏,吸氣,骨盆向前抬起,再慢慢向后,直到腹部肌肉緊張起采,維持一段時間。此時盡量保持正常呼吸。坐下、放松。
腹肌
平躺在床上,雙膝屈起,雙手放在腹部。
收縮臀部,將后背壓向床面,然后放松,多次反復。同時也可做盆腔練習。
胯部牽拉
平臥,一條腿彎曲,另一條腿伸直并屈曲足部,即足跟用力向前,使這條腿扭長,然后再向回縮,使腿縮短。注意膝蓋不要彎曲,背部也不要弓起。
踏步
平臥后雙腳前伸活動,也可抬起,上下踏步。這是產后可以做的第1項有助于防止踝關節和足部腫脹的運動。
5、注意陰部衛生
產后媽媽應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陰,以去除外陰部的惡露和污垢,以防感染。
6、子宮收縮劑+生化湯
為了預防產后大量出血,醫生通常會用子宮收縮劑。除了西藥以外,中國民間自古流傳的生化湯也可以去瘀活血,幫助子宮恢復。
7、子宮按摩
在產后初期經常按摩子宮底,讓子宮肌肉受刺激收縮,也是刺激子宮恢復的方式。
8、產后子宮恢復瑜伽
產后瑜伽動作簡便舒緩,易于練習,富有針對性,通過有助于腹部器官和肌肉鍛煉的各種姿勢和呼吸法、冥想法配合,達到強壯、滋養生殖器官,調整和迅速恢復子宮位置,讓子宮充滿活力,促進腸蠕動等目的。同時通過針對腰、腹、臀、大腿、手臂的各種姿勢練習,使之緊繃,消除孕期堆積的脂肪,恢復輕盈體態。產后瑜伽還可以幫助新媽媽舒展身心,讓新媽媽感到安全和輕松。
虎式:
1.開始時跪下,臀部坐在兩腳跟上,脊柱要伸直。兩手向前伸,放在地板上,抬高臀部,做出爬行的姿勢。
2.兩眼向前直視,吸氣,右腿向后伸展。蓄氣不呼,彎右膝,把膝指向頭部。兩眼向上凝視,保持5秒鐘。
3.呼氣,把屈膝的腿,放回髖部下面,貼近胸部,腳趾高于地面,兩眼向下看,鼻子貼近膝部,脊柱應彎成拱形。把右腿向后方伸展還原,每條腿做5次。
腰部轉體式:
1、從坐姿開始,雙腿并攏,腳尖向前伸直,兩手自然打開,放于體側。
2、左腿沿地面屈膝收回,自然放在右膝外側,收緊腹部。
3、慢慢腰部向左扭轉,右肘關節盡量抵住左膝外側,雙手指尖盡量點地,頭部向左方扭轉,眼睛平視左前方。吐氣,身體緩慢還原,反方向重復以上動作。
有效消除腰部贅肉,美化腰部線條,強健消化系統,促進腸道的蠕動,改善便秘的現象。有效解決,因為喂奶等長時間身體彎曲導致的脖頸和肩膀的疼痛。
哆啦小課堂:產后瑜伽的好處
產后練習瑜伽的優勢在于骨盆底的支持組織、韌帶都處于比較松馳的狀態,更容易完成某些姿勢。定期適度的瑜伽訓練幫助新媽媽消除當母親后所產生的生理、心理問題,比如形體恢復、失眠、荷爾蒙失衡引起的情緒變化和照顧新生兒所面臨的排戰等。產后瑜伽各種特定的體式、有效的呼吸、平靜的冥想,讓新媽媽體型窈窕、皮膚光彩、母乳充裕、體力充沛。
1、幫助緊實腿部和腹部肌肉,減少贅肉。
2、 緊實胸部,防止哺乳后乳房下垂。
3、 緩解和治療產后的頸椎、腰椎疲勞。
4、 培養平靜的情緒,緩解產后抑郁。
產后瑜珈練習是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的運動,不論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生產。因生產方式不同,產后恢復情形也不盡相同,通過瑜珈練習不但可增強會陰肌肉的彈性,促進子宮收縮,預防子宮、膀胱、陰道下墜,并使子宮恢復正常位置。
你的孕期貼心閨蜜——哆啦孕媽(微信號:dlma888)。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提供最全面最科學的孕期知識,備孕妙招、產后恢復及育兒知識。還有孕媽廣場大家一起討論備孕妙招、暢聊快樂孕期、分享育兒心經~
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