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最愜意的就是睡前倒上一盆冒著蒸汽的熱水,舒適愜意地泡個腳,那種從腳底直達全身得暖意,瞬間驅散了寒冷和疲憊。然而,看似簡單的泡腳并非人人都懂。什么樣的水溫最適合泡腳?怎么樣泡腳養生效果最好?
泡腳好處多多
春天泡腳 升陽固脫
夏天洗腳 濕邪乃除
秋天洗腳 肺腑潤育
冬天燙腳 丹田溫灼
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布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接的反射區,分別對應于人體五臟六腑。
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特別對下肢缺血的人有不小的好處。
熱水泡腳還可降低足部的肌張力,從而放松全身,環節腰背疼、骨疼,促進睡眠。
泡腳的正確姿勢
溫度不宜過高
水溫以40 ~45 ℃為宜。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
可以先用手試試,糖尿病人保險起見,可以用溫度計做測量。
時間不宜過長
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泡完之后按摩按摩
泡完腳后按壓涌泉穴,可以更好地促進足底血液循環,改善睡眠,還可以護腎。
按壓太沖穴以及行間穴具有一定調節血壓的功效。
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
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
泡腳水“加料”有功效
泡腳時根據自身特點適量放點中草藥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添加。
生姜泡腳能驅寒
生姜可以祛寒解表,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適合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
方法:取15~30克的生姜,將其拍扁,加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加入適量冷水至40度 左右泡腳。
桂皮、花椒泡腳消水腫
桂皮與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作用。泡腳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緩解作用。
方法:用桂皮、花椒各15克煮后泡腳,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艾草泡腳能溫肺
艾草性溫、味苦、無毒,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方法:取30~50克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相同,每周2~3次即可。艾草泡腳期間應少吃寒涼食物。
鹽水泡腳殺菌除臭
鹽水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因此,用鹽水泡腳能夠有效預防腳氣。
方法:在一個裝滿熱水的盆里放入半杯至一杯鹽,浸泡雙腳20分鐘,堅持兩周后就能起效。
醋泡腳有助睡眠
在泡腳水里加點醋,可以協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度,調節松弛緊張的神經,有很好的助眠功效。
方法:在泡腳水中加入食醋150毫升浸泡雙腳,每次浸泡20分鐘即可。
6類人泡腳需謹慎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對于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泡腳時間較長、溫度過高,會由于局部血管擴張,造成全身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
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膚比較脆弱,腳部末梢神經對溫度不敏感,所以很容易被燙傷。若不及時就醫,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甚至截肢。
靜脈曲張患者
靜脈曲張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腳部溫度的升高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加重靜脈回流負擔。
足癬等皮膚病患者
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癥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干燥通風。
兒童
如果孩子的腳不是很涼,就沒必要泡腳。經常泡腳,可能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增加扁平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