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arents媽媽群里,大家都在討論一個話題:
冬天真的很麻煩,天氣冷,外出活動久了,孩子穿厚了熱,穿薄了冷,怎樣都要感冒;有霧霾,外出活動久了,我就不往后說了……
圖源網絡
所以想讓孩子玩好,該用什么辦法呢?室內游樂園第一打算,想要孩子能學點什么,就上個早教班,然而這都并不是終極解決辦法——
你知道嗎?寶寶在每一次和你交談、嬉鬧和游戲的過程中,大腦功能都能得到鍛煉和提升。所以客觀地說,要想寶寶更聰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珍惜親子時光——當然,如果你覺得這太抽象,下面就獻上最實操11條讓寶寶頭腦更聰明的辦法吧!
圖源網絡
研究發現,6個月左右的小嬰兒就表現出一種有趣的現象:對帶有自己名字的句子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帶有其他人名字的句子。因此,為了幫助寶寶關注和獲取更多外界信息,不妨在和寶寶說話時,把“你”都換成寶寶的名字。比如:“小雅的球放哪了?樂樂想不想吃奶?”
圖源網絡
給寶寶換尿布時,千萬不要只知埋頭苦干,不妨對寶寶笑笑,并且對他說:“現在我們要換尿布嘍!用紙巾擦一擦。哈哈,紙巾是不是有點涼?喔,怎么小屁股有點紅呢?媽媽給寶寶涂點潤膚霜好不好?”不要小瞧這幾句話,一方面寶寶會因為媽媽的絮絮叨叨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更重要的是,在和寶寶交流的過程中,寶寶接觸到了幾十甚至上百個新鮮的詞匯。教寶寶說話,不是一件必須刻意為之的事兒。堅持每天多和寶寶交流,發揚老祖宗的“遇物則誨”的傳統,在對身邊零星瑣事的現場直播中,寶寶的詞匯量就會得到極大的豐富,迅速啟動他的語言發育機制。
圖源網絡
去門口的小超市買袋鹽,對你來說平常無奇的經歷,對寶寶來說卻是一次充滿新奇的探索世界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可以看到陌生而新鮮的臉孔,聽到在家中聽不到的各式各樣的奇妙聲音,甚至聞到面包房和烤鴨店里飄出的從沒聞過的香味。這些新鮮的刺激都能有效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當我們一次次從同一組貨架前經過,寶寶會逐漸意識到,即使我不在蘋果貨架前了,看不到蘋果了,蘋果還會依然在那里,逐漸理解看似深奧的“物質不變”定律。
圖源網絡
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打開電視后,父母和寶寶的交談時間將會減少20%,而且對寶寶的關注度會大大降低。因此,不妨用音樂代替電視,別讓電視過分占用你們寶貴的親子時間。
圖源網絡
請媽媽多說這樣的話:“看到你和卡卡分享玩具,媽媽真高興。”“你能安安靜靜等我拖完地,再和你玩拼圖,真是太棒了。” 積極的鼓勵式的言語能幫助寶寶客觀的認識自己,正面的評價可以幫助你養育自信樂觀的孩子。
圖源網絡
母乳中富含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脂肪酸DHA,對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很有促進。因此,堅持母乳喂養能讓寶寶更聰明哦。
圖源網絡
閱讀可以提升寶寶的記憶力,增加詞匯量,延長有效注意的時間,同時對激發寶寶的創造力也很有幫助。研究表明,從嬰兒期就開始閱讀的寶寶,上學后成績會更優異,也會對學習更有興趣。可是面對琳瑯滿目的各類童書,媽媽該如何為寶寶選擇呢?有韻律感的童謠類書籍,有助于寶寶建立對語言美感的最初認識,便于寶寶最初的語言模仿。躲貓貓類的游戲書,可以幫寶寶理解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圖片為主的童書,是寶寶認識大千世界和周邊事物的好途徑。
圖源網絡
指東西,讓寶寶在會說話之前就能和成人交流。同時幫助寶寶理解詞匯和物體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當寶寶用手指著某個物品表達他的需求時,媽媽不妨用語言描述一下。比如當寶寶指著奶瓶時,媽媽可以問問寶寶:“寶寶想要奶瓶嗎?想喝奶了是嗎?”當你想要寶寶關注某個物體時,也可以一邊告訴他;“看,那有一輛紅車!”,一邊拿起他的小手指向紅車的方向。
圖源網絡
美國華盛頓大學新近進行了一項研究,測試者向兩組2歲左右的寶寶演示一個可以幫助人們拿到高處玩具的工具。第一組寶寶在此之前,曾經有一段自己嘗試操作該工具的體驗。而第二組的寶寶從未接觸過這個工具,只是看成人演示過如何操作。測試結果顯示,第一組寶寶能夠更好的理解該工具的使用方法。可見,寶寶親身參與探索過程的重要性。以此類推,如果媽媽想教寶寶用勺子,在給他演示了勺子的用法之后,一定要給寶寶親身實踐和反復練習的機會。不要因為怕他吃不飽飯而放棄練習,也不要因為他弄得餐桌一片狼藉而心生埋怨,這是寶寶學會用勺子這項技能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圖源網絡
從寶寶出生5個月開始,就會慢慢喜歡上躲貓貓游戲。當你用雙手蒙上臉時,寶寶會莫名其妙地看著你,當你張開雙手重新露出眼睛的時候,寶寶就會被你逗得露出笑容。通過躲貓貓,寶寶知道了,即使他看不到媽媽,媽媽也會依然存在的道理。這是寶寶建立內心安全感的重要一步。寶寶再長大一點,當你用手蒙住臉時,寶寶會試圖拿小手掰開你擋著臉的手,這說明他已經知道了媽媽藏在哪。到寶寶9個月時,他就會模仿媽媽的動作,用雙手把自己的小臉藏起來。
圖源網絡
午睡不但能夠有效預防寶寶因為疲勞而產生的煩躁情緒,對提升寶寶理解和記憶知識的能力也很有幫助。科學家曾經進行過這樣的實驗,將15個月大的寶寶分成兩組,第一組寶寶習慣午睡,而第二組寶寶沒有午睡習慣。首先,研究人員教給兩組參與實驗的寶寶一些新的知識。24小時后,第一組習慣午睡的寶寶能夠很好理解和記憶之前研究人員教給他的知識,并能將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而24小時內沒有午睡的第二組寶寶則完全忘記了之前教給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