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昊。今天和大家談談社群化的商業模式。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么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就是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公司通過什么途徑或方式來賺錢?當然,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是可持續性盈利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是基于跟用戶的深度交互,情感與信任的建立是實現商業價值的唯一途徑。
社群的核心是用戶思維。目前社群是企業與用戶溝通的最短路徑,最易形成強關系,建立情感與信任。
一個好的社群,是能夠實現多次變現以及通過口碑裂變傳播不斷引進新的流量。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篩選的過程,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商業模式是根植于產品本身的,幾乎沒有一套通用的商業模式可以用在任何一個產品上。
社群也一樣,由于社群種類多種多樣,我們不可能用一種商業模式去套用所有的社群。同樣的商業模式,可能用在被人身上收益頗豐,用在自己身上卻收益甚微。
如果你決定把社群商業化,你就需要思考以下問題:你的企業怎樣跟社群相結合?你的企業加上社群會延伸出什么樣的商業模式?
每個社群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再配以持續的深度運營,方才可能收效。
所謂社群商業模式,就是社群成員通過在社群中連接和互動,建立信任,然后通過互惠互利的方式,共同創造經濟價值。
社群商業模式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幾種商業模式有:
1, 社群電商
社群電商實質上就是,我有商品,通過社群作為渠道賣給你。如今,電商已成了很多人做社群的動力和目標,社群只是他們的工具,比如母嬰社群、美妝社群等等。
2, 社群教育
說白了就是為知識買單。通過收取會員費、咨詢費的方式變現,可以說是最為簡單直接的變現方式了。比如黑馬會,邏輯思維就屬于社群教育。
3,產品型社群
產品型社群的商業模式與社群屬性結合最為緊密,指的是社群在運營發展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屬性氣質,由群成員共同創造產品和服務,進而在社群內或社群外進行變現。
運營者可以在社群收集用戶的需求,并且讓群成員參與產品設計創新,這可以讓用戶有“我就是主角”的光環,而且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產品屬性與用戶需求相統一,打造核心競爭力。
我們經常提及的小米社群,就是一個典型的產品型社群。
傳統商業模式以產品為主,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于一體的經營方式。簡單說就是先做好產品再去找消費費者。
社群商業模式是以人為主,先找到消費者,然后再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再做產品研發、生產、配送服務。簡單說就是先找到消費者再做產品。
為什么要拋棄傳統的商業模式,轉身投入社群商業模式的懷抱呢?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時代,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精細化與個性化的需求,且單向的傳播方式不具有互動實時性,而社群模式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社群的商業模式是一種閉環商業模式,能夠更好的與用戶建立強關系,而且社群商業模式能夠解決了企業的流量轉化變現、產品復購、裂變等問題,有利于解決企業目前面臨的可持續發展難題。
以小米為例,小米以用戶參與為核心,建造了粉絲用戶的自生產、自傳播和自消費的循環式社群商業模式。
社群商業模式雖然沒有固定的套路,但仍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社群模式=內容+社群+場景+分享經濟
1.內容:內容是媒體屬性,用來做流量的入口,優質的內容能夠幫你留住用戶,慢慢建立信任關系。
2.社群:是商業模式的載體,用來催化用戶關系,建立用戶信任,擴大用戶基礎。
3.場景:用來強化用戶體驗,讓用戶感覺物超所值,誘發新需求。
4.分享經濟:主要解決社群商業化和持續發展的問題,用戶不僅是體驗者、消費者,也是分銷商,通過分享模式不僅可以鎖定用戶,與用戶形成利益共同體,還可以通過用戶口碑裂變引發同頻共振效應。
最后,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我是社群智能營銷創始人唐昊,專注為大家輸出社群最核心,最智能的玩法和套路,以及專注實體店新零售賦能。今天先分享到這里,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