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能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起了“高尿酸”的問題,很多朋友知道,高尿酸長期不控制,可能會導致關節劇烈疼痛、紅腫等癥狀的痛風,但實際上,對于高尿酸的朋友來說,高尿酸如果長期控制不好,它對于身體的健康危害,也不僅僅是引起“痛風”那么簡單。
尿酸是人體血液中固有的生理活性物質,它主要經過腎臟過濾重吸收后,經過尿酸排泄,又是一種酸性物質,因此我們才將其稱為尿酸。我們通常所說的高尿酸,主要指的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偏高的問題。血液中的尿酸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自身細胞新陳代謝形成的核苷酸類物質,在體內經過多步的氧化過程后,形成血液中的尿酸鹽,這是人體內尿酸的主要來源,還要少部分尿酸來自于外界攝入的嘌呤,在體內經過一系列的轉化后,也會形成外源性的尿酸鹽,這些尿酸鹽通常會保持一定的濃度平衡,如果尿酸的產生和排泄出現異常,產的多,排的又不通暢,就會使血液中的尿酸鹽不斷累積,導致出現高尿酸的問題。
尿酸是一種結晶鹽,溶解性不好,在血清中屬于一種微溶性的物質,因此,如果濃度升高,超過了它的溶解限度,就有可能會在血液中析出單尿酸鹽的結晶,這些尿酸鹽的結晶,如果沉積于關節部位,激發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炎性反應,就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痛風”問題,長期不干預,甚至可能會形成痛風石等慢性痛風問題,影響行動能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除了會誘發痛風以外,高尿酸對腎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上所言,高尿酸屬于一種機體代謝出現問題的慢性疾病,因此,高尿酸的控制也往往比較難,而長期的尿酸偏高而不控制,可能會導致腎臟出現以下問題:
1. 慢性尿酸性腎病:在血液中由于過飽和而出現結晶的尿酸鹽,不但會沉積于關節部位,也有可能在腎臟過濾重吸收尿酸時,沉積于腎臟腎髓間質組織中,這些尿酸鹽的逐漸沉積,會局部激活腎素醛固酮系統,導致腎小球動脈出現高壓,慢性炎癥反應等問題,高尿酸在腎臟的堆積,還會導致腎間質的纖維化等問題。因此,高尿酸患者除了定期檢查尿酸水平以外,還應該注意尿液情況,如果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等情況的話,則提示可能存在慢性尿酸鹽腎病的問題。
慢性尿酸性腎病,一經發現就應該注意加強尿酸的控制,如果通過生活方式干預調節不良的情況,應當考慮服藥控制尿酸,通常建議把血尿酸控制到360或300以下,但也不要低于180 的水平。
2. 急性尿酸性腎病:發作急性尿酸性腎病的患者,往往血尿酸水平重度偏高(,從而導致尿酸沉積阻塞腎小管,從而導致少尿或無尿性腎臟損傷。如果出現少尿、無尿、腰痛等尿路梗阻癥狀,同時伴有血尿酸水平重度偏高,超過900μmol/L的情況,同時檢查腎功能排除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急性尿酸性腎病。
急性尿酸性腎病如果干預及時,通常可逆,也要注意預防。對于急性尿酸性腎病高風險患者,應當及時的給予生活改善干預,補水治療,需要服藥控制的話,首選重組尿激酶或別嘌醇。
3. 尿酸性腎結石:腎結石主要為草酸鹽結石,而尿酸鹽結石的是第二大類型的腎結石。尿液中尿酸溶解度的降低是導致尿酸性腎結石的主要原因。尿酸性腎結石也是尿酸高引起急性腎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尿酸性腎結石,與急性尿酸性腎病這兩個概念是有交叉的。尿酸性腎石癥常表現為腰痛和血尿;急性梗阻時可引起 急性腎損傷,表現為發熱、少尿、無尿、腎積水、血肌酐升高 等;慢性梗阻可引起l腎積水和腎實質萎縮,甚至發展為終末期腎病等嚴重問題。尿酸性腎結石的主要治療方式當然還是排石,根據腎結石的大小,采用不同的體外或手術方式碎石排石。
綜上所述,對于有高尿酸問題的朋友,想要減少高尿酸對腎臟產生的健康危害風險,應該盡早的進行高尿酸的干預控制,不要等出現大問題或者疾病癥狀的時候再去降尿酸,再去注意。生活上注意低嘌呤飲食,多飲水,戒煙酒,控制體重,適度加強運動,這些方面都是控制好尿酸的良好生活習慣,對于通過生活調理尿酸無法有效控制或者需要進一步降尿酸的朋友,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的選擇降尿酸藥物,周期性的服用,把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