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愛情
《巴黎圣母院》中最動人的故事莫過于卡西莫多對愛斯美拉達絕望的愛情。他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情充滿了守護的意味,卻又因為自身的面目丑陋而充滿了自卑感,無法在這一份愛情中把自身置于平等的位置,因而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情充滿了絕望的色彩。他的愛情無疑是極為浪漫的,符合所有少女期待的,專一而不乏守護,但將這種浪漫的愛情置于卡西莫多,則又充滿了絕望。他自認無法和愛斯美拉達在一起,甚至愛斯美拉達根本無法正視他的面容,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用憂傷而又柔和的目光注視著愛斯美拉達。
這種充滿絕望的愛情也注定了,當愛斯美拉達被拉上絞架,當愛斯美拉達失去生命之后,卡西莫多拋去了一切,奮不顧身,繼續在鷹山的地窖守護著她。這一次,卡西莫多終于可以抱住愛斯美拉達,不分彼此。卡西莫多的愛情,更像是一種絕望的浪漫主義,正如《巴黎圣母院》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當人們想把他和他所擁抱的那具骨骼解脫開來的時候,他化作了塵埃。'
卡西莫多的愛情是什么呢?守護,愛戀,巴黎圣母院的鐘聲,鮮艷怒放的鮮花,以及充滿絕望的黏土花瓶。在《巴黎圣母院》這部浪漫主義巨著中,卡西莫多的愛情大概是一種承載絕望的浪漫主義吧。
卡西莫多的外貌仿佛承載了上帝的惡意,丑陋得讓人難以直視。'四面體鼻子,那張馬蹄形的嘴,小小的左眼為茅草似的棕紅色的美貌所壅塞,右眼則完全消失在一個大瘤子之下,橫七豎八的牙齒缺一塊掉一塊,就跟城垛子似的,長著老繭的嘴巴上有一顆大牙踐踏著,伸出來好似大象的長牙,下巴劈裂,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一切都表現出一種神態,混合著狡獪、驚愕、憂傷。''他整個的人就是一副怪相。一個大腦袋上棕紅色頭發耷拉著。兩個肩膀之間聳著一個大駝背,前面的雞胸給予了平衡。從股至足,整個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狀,兩腿之間只有膝蓋那里才勉強接觸,從正面看,恰似兩把大鐮刀,在刀把那里會合。寬大的腳,巨人的手。'雨果幾乎用盡了所有可以形容丑陋和古怪的詞語來塑造那個來路不明的敲鐘人。萬分丑陋的面孔,來歷不明的出身,加上對古板陰森的副主教克洛德言聽計從,卡西莫多成為圣母院相當奇特的存在。巴黎人民也記得他的那份奇特的丑陋,用盡惡意去揣測他攻擊他。
這種天生且難改的丑陋是卡西莫多自卑的源頭,帶給他的也是無盡的寂寞與叢生的孤獨。他的內心是相當單純柔軟的,帶著不諳世事的天真。在遇到愛斯美拉達之前,他的生命只有兩項:養父和鐘。巴黎圣母院的主教堂是他整個的大自然,而他像愛著自己的靈魂一般愛著這座建筑。圣母院的鐘,曾經開啟了他的靈魂,是他唯一歡樂的光明。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卡西莫多,是極為天真,卻又極為敏感自卑的存在。外面的世界距離他太遠,他也未曾從外面感受到善意。
當我們把卡西莫多的遭遇經歷匯集在一起,我們可以發現,作者雨果賦予卡西莫多此身極大的反差和對比。兇惡丑陋的外貌,善良美好的內心,然后兩相交織,給讀者們一種虛無的不真實感,卡西莫多是一個'浪漫主義'式的人物,各種對于他的描述和設定讓他趨于理想化,而不是真實化。加之悲劇性的出身,戲劇性的出場,慘淡的生活狀態以及自卑敏感的性格,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卡西莫多是一個悲劇性的存在,從頭到尾,無處不帶著揮之不去的'絕望感'。我們也就無從期待,這樣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可能會擁有一份燦爛的愛情。
我們已經探討過卡西莫多的性格中的善良和美好,試想這樣內心柔軟的卡西莫多如果萌發了愛情,那么他愛上的應該是同樣美好的內心。畢竟對于卡西莫多而言,他感受過人間太多的惡意和揣測,這樣的經歷讓他敏感脆弱,不可能會對一顆抱有惡念的心靈產生任何愛情。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幾次出場相當具有戲劇性,第一次他因為天生的長相丑陋而被評選成為'丑人王',第二次他協助副主教意圖擄走吉卜賽女郎,而第三次他被一天前擁護自己的'子民們'肆意嘲弄,到頭來卻只有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不記前嫌,甚至愿意送他一罐水喝。卡西莫多的愛情大抵是由此而來。一顆善良的心靈遇到一顆純真的心靈,兩個純美靈魂的碰撞。這是卡西莫多愛戀的開始。如果說,圣母院和圣母院的鐘聲是卡西莫多的生命,敲響了他的靈魂。那么,愛斯美拉達的出現,則讓卡西莫多的存在更加趨近于'人'。讓他的生命里充滿了感動和感情。他不再僅僅是圣母院游蕩的靈魂,而是一個有眷念有愛戀的人類。
卡西莫多應該早就在期盼的,有一個人能不在意他的丑陋,給他溫暖和關懷。收養他的副主教克洛德,曾經是他的期盼,他感念他的收養之恩,故而對其言聽計從。然而,當卡西莫多真的被綁上恥辱柱,他如養父一般感念的人,卻掉轉頭,當他是真正的恥辱。鞭刑未曾擊敗的卡西莫多,敗給了養父避之不及的眼神。卡西莫多早就被打上了'丑陋''怪物'標簽,未曾得到誰的善待。
愛斯美拉達的出現,大度、美麗、熱情,帶給卡西莫多的也是靈魂上的碰撞。一滴水,一滴淚。苦命人平生第一次流淚,源于感恩、羞愧,為了一個姑娘以德報怨的行為。恥辱柱平臺上的兩人,心靈皆是如此純美!卡西莫多的愛情,開始了,為一個心靈之美更甚于外表的吉卜賽女郎。
作為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是以相貌奇特丑陋出名的。作為吉卜賽的跳舞女郎,愛斯美拉達是因其美麗的面孔聞名的。兩相對比,天差地別。卡西莫多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情是沒有結果,也不求結果的。從一開始,卡西莫多在愛情中就充滿了卑微和絕望。
卡西莫多的愛戀,在他救起吉卜賽女郎到圣母院的時刻,到達了頂峰。在我看來,他的心里甚至生出了點點期待,期待這個曾經不計前嫌給他喝水的美麗女郎能夠多看他一眼,能夠忘記他丑陋的面孔。然而,也正如卡西莫多預料的那樣,愛斯美拉達并不能接受他,也不能接受他的愛。書中曾寫,愛斯美拉達在卡西莫多送她的兩盆花中,選擇了水晶花盆和枯萎的花,哪怕那水晶花盆已經布滿了裂紋。愛斯美拉達所做的一切都在向卡西莫多傳達著她不愛他的訊號。哪怕不求結果,卡西莫多依然是痛苦的。他痛苦自己心中的女神因為害怕不敢直視她,他痛苦自己傾盡全力也要保護的女人被別人棄如敝履。'那一天她沒有聽到鐘樓里的那個聲音歌唱。'深深的無力感和絕望感,也在卡西莫多把埃及姑娘救到圣母院的時候達到了頂峰。他能為美麗女郎所做的就只有在黑暗中為她守夜,護她平安。
對于卡西莫多這一段愛戀,雨果通過愛斯美拉達視角十分巧妙地傳達了兩個人的態度。愛斯美拉達的堅定和不接受,卡西莫多的難過和依然守護。讓我們清晰的看到了卡西莫多在這份愛情中投入的感情和精力,也讓我們從一系列愛斯美拉達的感情中體會到,卡西莫多深深的絕望。
'美貌只能愛美貌,陽春不理睬寒冬。'卡西莫多的絕望在于他一直都懂自己不會被愛,卻依然克制不住地去期待一個不一樣的存在。可惜的是,救命之恩當以身相許,從來都是才子佳人的傳奇,不是卡西莫多期盼的奇跡。
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卡西莫多也好,愛斯美拉達也罷,都是浪漫主義色彩濃重的人物。《巴黎圣母院》恰好是這樣一部浪漫主義巨著。然而正是《巴黎圣母院》中這樣的真實夾雜著不真實的浪漫主義,才最讓人感覺深刻,感覺絕望,感覺浪漫,感覺到一切細枝末節的情感。《巴黎圣母院》是一出絕望不安的浪漫主義故事,而卡西莫多的愛情處在其中,最為浪漫,最是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