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婚半年的阿嬌,又因為老公賴弘國疑似出軌上了熱搜。
有人發現,賴弘國滿臉紅潮與朋友視頻聊天。關注了一個網紅卻又異常取消。
其后,有消息指此條信息為捏造。
而阿嬌的反應是:不湊熱鬧,與你無關。
實際上,從賴弘國的過往情史來看,如果說他是渣男,估計看完后的網友都會在內心閃現出這個詞。
從與黑澀會美眉的安吉交往,因劈腿而分手。
到與華航“林依晨”結婚,半年時間又閃婚閃離。原因仍舊是劈腿。
賴弘國曾說跟安吉分手,是因為“不喜歡(娛樂)圈內的人,跟華航林依晨離婚后,立刻跟阿嬌在一起了。
那么阿嬌是怎么看待賴弘國的呢?
“不介意,會包容,喜歡就好”。
面對這個無數情史,需要阿嬌哄,買個喜歡的包包也得考慮對方感受,所以“不敢買,要看老公眼色,怕對方不開心。”
甚至連婚禮,都是阿嬌自己來處理。
看到這里,網友莫不憤怒:阿嬌,你何必如此卑微?
為何屢屢在感情上摔跤,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卻像是著了魔一般的無法自拔?
木偶一般的人生,與童年有直接的關系。
仔細看看阿嬌的成長,也許答案就在這里。
阿嬌出生于單親家庭,童年被經常轉學,被寄養在不同地方,從幼兒園到小學,能換過七所學校!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從小就讓她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也極度的缺乏安全感。
這樣的經歷,讓阿嬌的性格變得十分自卑,無法融入群體。
采訪過她的黃佟佟,說阿嬌是個“低自尊者。”
她說:“我覺得所有的人都是很好相處的,但我不是一個那么容易進去狀況的人,也不是一個非常活躍的人。”
擁有這樣童年的阿嬌,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
“我希望有一個開心的童年。就是從頭再成長過,我就好像沒有童年一樣。”
因為自卑,所以從來沒有自信過,從小她就自認自己“是個丑小鴨。”
而對于愛情,她的態度是卑微的。
當年艷照門后,事業一落千丈,卻對陳冠希恨不起來。
“我不憎恨他,我只覺得,為什么不打電話來道歉?為什么不肯向我解釋這件事?”
而當初拍那些照片,是因為怕失去對方,艷照門后,她反思都是自己的錯,陳冠希沒有任何問題。
此后,她一門心思的想把自己嫁出去。
為了愛情,可以陪男友在韓國旅游,推掉百萬收入的工作。
甚至想不談戀愛了,直接結婚。
只要有人愿意娶她。
她的心愿,從自己再過一次童年,到現在是想做個好太太、好媽媽。
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童年。
直至2017年,碰到了這個叫賴弘國的臺灣整容醫生。
這段姐弟戀讓阿嬌滿意的地方在于:對方很貼心。
本來也許是一宗美滿幸福的婚姻,結果卻已經屢屢亮起了紅燈。
阿嬌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未來的孩子,選擇了卑微的維護自己的婚姻。
難道,如今的種種磨難與歷程,都在說明一個道理嗎?
這句來自于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名言,正是給了上述阿嬌成長的一個有力注解。
阿嬌如此的卑微,如何的磨難,只是因為,她的童年充滿了自卑與不安全感。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夫妻做測試,寫下最重要的5-10個人的名字,之后一一劃掉,只保留自己最重要的那個人的名字。
阿嬌給出的答案,超出大部分人的想像與選擇。
她把媽媽、老公、阿Sa都劃掉,原來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自己的表姐。
阿嬌一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了,母親狠心拋棄她后改嫁。此時母親才十九歲,自己本身就是孩子,如何負擔得起對阿嬌的養育?
父親的親戚把她像球一樣踢來踢去,在大角咀、元朗、沙田、牛頭角、深水埗以至旺角她都呆過,似乎一切的親戚家她都跑了一遍,卻沒有一個家肯收容她,讓她3年之間轉了七所幼兒園。在這段時期里,是自己的表姐陪伴著她,讓她度過那段最難熬的時光。
被母親拋棄的經歷,童年的創傷,都深深的烙印在了阿嬌的內心。
這樣的傷口,留在了幼年時的阿嬌心口,無法擺脫,以至于絕望。
須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這么重要的時期里,父母是缺位的。沒有人真正的愛著她,接納她,這讓她無時無刻不在渴求別人對她的接納。
3歲時,正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重要關鍵時期,在自我意識的形成中,如果得到充足的安全感與來自于父母的陪伴與照料,她將擁有自信、自尊與對自我的正確認識。
可是,一旦缺位,安全感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在潛意識中,不斷的索取安全感。這樣的索取在成年后更甚,她會通過婚姻來索取,通過婚姻中的另一方來滿足。
這樣的表現,就是在不斷的試圖彌補自己童年時所留下的缺憾。
因為將自己放得太低,害怕童年時的被拋棄又在婚姻中重演,她會把對方看得太重。似乎生命中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博取對方的一笑與擁抱。
如此的重壓,會讓婚姻變形,也影響了夫妻間的愛情與質量。
所以,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媽媽的小棉襖。
做為家有女兒的我們,一定要給予這個小精靈這些成長路上的成長珍寶。
1、請給予她充滿愛的陪伴。
從女兒降生,來到我們的家里,請好好的陪伴著她長大。讓她的童年,能在父母充足的陪伴中成長。除了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也給予她一個健康的內心。我們一定要讓女兒有充足的心理營養,只有心理營養充足,才是未來幸福的底層代碼。
什么是五大心理營養?馬來西亞著名育兒教育專家林文采博士在《心理營養》一書中做了詳細的說明:
A、在孩子0到3個月時,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接納;最基本的需求一定要滿足。
B、同時,在這段時期中,要給予孩子的是:我最重要;不論你在作什么,一旦我哭泣,那一定是有需求,你一定要立刻出現在我面前。
C、從4個月到3歲,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這一定來自于父母與家庭;安全感是自信自尊的基石,其重要程度,無異于萬丈高樓之下的地基。
D、4到5歲時,她所需要的,是肯定、贊美與認同;來自于父母的鼓勵與肯定,是她成長之路的動力源泉。
E、6到7歲時,是學習、認知與模范。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這個階段中,父親的重要性某種程度上超過了母親,他起到的作用,甚至是未來女兒擇偶的標準。
2、請讓她在富養的環境中成長
這樣的富養,不僅僅是體現在物質上的,請更加重視女兒的內心富足。
物質上,相信做為父母的你我,愿意給予孩子自己所能提供的物質,但一定要注意,女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決定了她在未來的愛情之中,能知道自己的價值,能自尊自愛。只有愛自己,才能愛別人,也才能獲得幸福。
?3、請用爸爸與媽媽的愛情與婚姻,照亮她未來的幸福之路。
對于女兒來說,爸爸媽媽的愛情,是一個她未來婚姻的范本與榜樣。生活在父母恩愛和諧的家庭中,女兒一定也能參照你們的婚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所以,請讓你們做好表率,讓女兒找到幸福的真諦。
4、請給予她好的習慣與成功的基礎。
一個女孩總是衣衫不整,房間散亂,帶給別人的一定是習慣養成沒有做好。所以,一定要給予她最好的習慣與足夠的執行力,良好的習慣帶給她的,可不僅僅只是讓自己看起來精神十足,也會讓自己變得自信、開朗與樂觀。
最后,祝愿所有家有女兒的家庭,都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