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天,湖北武漢發生一件事情,讓大家后怕不已。
其中媽媽的反應更是讓大家捏了把汗。
9月12日晚7點,湖北武漢市江岸區一小區內,有業主發現18樓有個女童趴在窗口,大半個身子都在飄窗上,并且身邊沒有大人陪同。極其危險!一旦不慎,有可能墜樓!
鄰居通知物業,物業報警求助。
民警趕到后,通過鄰居家看到,孩子依然趴在窗口上,不斷的喊著“媽媽、媽媽”。
民警拔通女童媽媽的電話,說明孩子半個身子都在窗外了,接下來準備砸鎖開門。
誰知道這位媽媽卻堅持認為,女兒不可能獨自打開家中窗戶,要求民警不要破壞門鎖,等自己晚上回家再處理。
沒辦法,在場人員繼續到樓上觀察,發現孩子仍不斷把身子探出窗外,情況十分危險。民警決定馬上開鎖,特別打電話告訴女童母親:“你回來再修(鎖),你孩子的生命重要,還是你的鎖重要?!”
消防員到場破開門鎖,從飄窗上救下孩子。
直到晚上9時,女童媽媽才趕到警務站,看了鄰居拍下的視頻才后怕起來,“她怎么會有這么大力氣?”
并且自責起來,“非常感謝你們,真的,要沒了這個女兒,我就活不下去了”。
幸好,發現及時,孩子沒有因此而受傷。
一時的大意,有可能釀成終生的后悔。
這樣的冒險,太不值得冒了。
這里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獨自一人留在家里!
特別是在孩子睡著后,想著趁孩子睡熟,出去買點菜,上個市場再回來,應該沒什么事。
殊不知,一旦有事,后悔是毫無作用的。
這樣的報道太多了!
鄭州一女童從15樓摔下,就是因為父母臨時有事離開一會,孩子在家等待時爬上窗戶。
江蘇南京,大人出門買菜,8歲女孩獨自在家,結果從21樓陽臺摔下身亡!
浙江溫州,一個6歲男孩獨自在家,意外從6樓墜下。
這些血淋淋的教訓都在警示我們。
這樣的事情并非偶然,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對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危險毫無所知,所以,對于父母來說,一定要認識到這點。
這是與孩子的心理與環境分不開的。
1、孩子對于大人突然不在身邊,會因為害怕而不斷的尋找父母和家人。此時孩子是非常驚慌又無助的,他們會在家里各處尋找父母,一旦找不到就會哭泣,會陷入恐慌狀態。
2、有些時候,父母是等孩子睡熟了后離開,哪怕離開一會也有可能帶來危險。因為孩子睡著后,有可能隨時都會醒過來,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睡醒后必然找父母。找不到父母就會害怕。
3、如果孩子玩耍時有過被家長抱到窗戶邊上或者窗臺上的經歷,孩子就會知道,可以通過窗戶看到外面的行人和風景。一旦發現家里父母不在,獨自一人時,他會嘗試打開門鎖,打不開就會尋找出去的途徑。此時的窗戶就成了孩子的“最佳嘗試”。
4、大量的事例分析發現,容易墜樓的孩子年齡段,一般在3-6歲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強,危險意識弱,喜歡攀爬,容易出事。
5、有些父母覺得家里有護欄,孩子還小,無法攀爬上去,卻沒想到,你眼中的孩子,他的能量有可能早就超出了你的預計。
現在很多高層住宅,安裝的都是隱形防護欄,這種防護欄有很多材質和粗細,但要注意,隱形防護網容易老化腐壞,一般壽命只有5年。很多隱形防護網用的是塑料,使用時間久了,彈性下降,隨便一掰就會有很大縫隙。2015年,福建石獅4歲男孩從10樓墜亡,就是因為身體穿過了隱形防護網的空隙而掉落。
那么用防護欄呢?同樣不可大意。
鋁合金的防護欄也存在因為欄間距過大,孩子從間隙中掉落或者卡住頭部,海南文昌,一位3歲孩子從8樓陽臺防護欄中鉆出,最終墜樓。從聽到孩子哭聲到墜樓,只有短短30分鐘。
說了這么多,各位家長一定要有危險意識。
如果做為一個大人,你自己都沒有危險意識,
怎么能夠把安全與否,寄托在一個幼兒身上,寄托在孩子的行動上面?
平時就要做好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讓孩子認識到窗戶、陽臺欄桿都有很大危險,一定要在大人陪伴之下進入這個區域。
同時,盡量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特別是6歲以下的寶寶。哪怕辛苦一些,也要做好看護與陪伴。實在需要出門,請帶上孩子,實在沒有辦法,也請鄰居或者是可信賴的人來協助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