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白酒產量
安徽是白酒產銷大省,2018年白酒產量位居全國第五位。安徽是全國知名的白酒產銷大省,目前安徽白酒企業約有5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2家。總體產量上,2018年安徽白酒(折65度)年產量為43.13萬千升(排名第1的四川省產量為358.28萬千升,排名第4的北京是46.45萬千升),占全國白酒產量4.95%,全國排名第5,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平均產量為0.39萬千升。在白酒消費上,安徽皖北地區酒風彪悍,皖中地區消費水平較高,皖南地區飲酒風氣相對比較弱,但消費檔次比較高。根據天貓線上酒水消費報告顯示,安徽省白酒線上消費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四川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安徽省白酒行業銷售現狀分析
2018年安徽白酒銷售規模約250億,徽酒占60%。根據渠道調研數據,2018年安徽省內白酒市場規模約為250億,次高端產品占銷售規模的15%左右,體量為30-40億,300元以下檔市場容量約為140億,按銷售規模算徽酒占全省白酒總體量的60%。
安徽省內白酒消費集中在300元以下價格帶,80-300元基本是古井貢酒和口子窖產品為主導,80元以下白酒價格帶相當密集,平均每20元就能形成一個價格帶,30元以內基本以5元為單位區分一個價位段,并每個價格帶都有強勢品牌。整體來看,安徽省內本土白酒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為省內龍頭古井貢酒和口子窖,外阜產品以洋河為代表,主導價格帶在80-300元;第二梯隊以迎駕貢酒、宣酒、金種子酒和高爐家為核心代表,主要產品分布在40-80元價格帶;第三梯隊沒有強勢突出的品牌,在市場上小區域特性比較明顯,主要競爭價位基本在40元以下,目標市場是消費水平較低以及品牌認知相對較弱的鄉鎮市場。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安徽市場是白酒行業公認競爭最激烈的省份之一,行業內素有"東不入皖,西不入川"的說法。安徽省內酒企普遍重視營銷和渠道,并且安徽白酒從產品到價格已形成森嚴體系,消費者對本土產品的品牌忠誠度和認可度比較高,再加上各地區的地方保護導致外省白酒很難打入安徽市場。只有少數企業才能在安徽市場分得一份羹。
安徽省內白酒品牌眾多,除了較為知名的上市公司古井貢酒、口子窖、金種子酒和迎駕貢酒之外。2018年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酒省內白酒業務收入分別為59.64億(按省內70%計算)、35.60億、19.52億和10.58億,對應市占率分別為23.86%、14.24%、7.81%和4.23%,四家公司合計占比約50%。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安徽省白酒產業消費前景展望
隨著省內消費升級,近年來白酒主流價格帶持續上移。隨著安徽經濟穩步增長,政商和個人消費白酒檔次逐步提升,白酒消費主流價格帶從2000-2006年的40-80元提升到2007-2011年的60-100元。2012年后的三年口子窖5年、6年和古井獻禮版拉動價格帶進一步提升至80-120元,2015年后至2017年古井5年開始放量使得價格帶上移至90-150元。到2018年省內古井8和口子窖10年的持續爆量,預計2-3年內主流價格帶將提升至200元以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同時《安徽省"十三五"食品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未來安徽省將挖掘本土白酒的文化底蘊,培育壯大徽酒品牌,將支持安徽省重點白酒企業的兼并重組,組建一批規模大、競爭力強的白酒企業集團,沖進白酒行業第一方陣"。在安徽省政府支持以及省內白酒消費升級帶來價格帶提升下,徽酒龍頭的市占率有望穩步上行。
提升品牌力以及省外擴張是徽酒的破局之道渠道投放推力減弱,品牌將是核心競爭力。在白酒快速消費升級過程中,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聰明,更加精打細算和更注重品牌。在低價位段時,可能會為了5元或10元的價差而選擇品牌知名度相對不那么高的產品。但一旦消費升級到一定的高度,徽酒消費者會將視線會聚焦在古井與口子兩個品牌,而之前靠渠道制勝,但品牌力較弱的企業必將受傷。預計未來企業將更多投入到消費者互動中,買店渠道投入等費用會弱化,渠道的返利促銷也將逐漸縮小,企業會更多的將費用投放到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提升上。
不進則退,省外擴張是徽酒企業成長的不竭動力。在競爭日益激烈,集中度高速提升的白酒行業,偏安一隅之地也許短時間能享受一定的消費升級紅利,但長期來看,勢必會面臨同檔次全國性酒企的競爭,規模不增長就會被更激進的酒企擠壓份額。因此,在整個行業還沒到最終的穩定格局之前,徽酒企業仍有機會拓展全國化,依靠搶占品牌知名度更小,渠道管理更差的企業份額來實現自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