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建面向全省、全國的鄉村旅游培訓基地。爭取省和國家文化旅游主管部門支持,與省內外高校、文化旅游及鄉村振興培訓機構合作,組織一流專家策劃和編制岳西鄉村旅游培訓教材教程,引進專業策劃運營團隊與縣旅投合作成立岳西縣全域旅游(或鄉村旅游)品牌管理公司,整合全縣旅游資源打造鄉村旅游實訓精品線路、經典景區和關鍵節點,全縣一盤棋出臺針對旅游培訓的優惠政策(涵蓋景區、公共開放場所、賓館、酒店、農家樂、旅行社等),優先支持積極性高條件相對成熟的鄉鎮和景區建設鄉村旅游培訓場館,探索建設吸納全國乃至全球旅游信息數據教學場館,一館看天下。創建面向全省、全國的鄉村旅游實訓基地,條件基本成熟,投入不大,既能整體提升岳西鄉村旅游的影響力,又能吸引大量的人流客流,更能整體提升我縣鄉村旅游品質。
三、引進合作伙伴創建大別山民宿學院。作為創建鄉村旅游實訓基地的一個子項目,可以優先重點實施。全國民宿產業發展到今天,我們應認真總結現行地區得失成敗,準確定位自身民宿發展的目標、路徑和策略,在發展高端民宿同時,更應該發展面向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中高端民宿和面向康養群體的中低端民宿。創建大別山民宿學院當前一個重要職能是面向全縣培養本土人才,可以整合縣內各類培訓政策、項目和資源,重點優先培養本土的民宿設計、施工、伴手禮設計制作、裝修改造材料提供、茶道、鄉土菜肴制作、民俗文化傳播、民宿經營管理、鄉村庭院綠化、鄉村景觀設計施工、民宿+互聯網等方面人才。政府出臺支持政策,與創建民宿學院同步創建民宿孵化平臺,扶持一批典型。
四、爭做大別山旅游的領跑者。大別山旅游現在全域發動群雄爭霸,一場爭奪區域旅游領跑者和代言者的戰爭早已打響。岳西的資源特質和戰略定位決定了必須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得一席之地。大別山區域廣闊,旅游康養資源豐富,可開發空間很大,是未來十年旅游投資熱土和極具潛力的旅游目的地,但是,當一場混戰結束塵埃落定,我們會發現,最終只有部分甚至少數區域成為大別山旅游的引擎、標志和支撐,大部分地方將重歸平庸沉寂,難有作為。爭做大別山旅游的領跑者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我想至少要從以下維度思考和發力:第一、著力培育在長江中下游有重大影響力的核心景區,要把5A景區創建和旅游企業上市上升到縣委縣政府戰略層面優先扶持;第二、如前所述,整合全縣資源創建大別山鄉村旅游實訓基地;第三、高起點規劃建設好串連岳西主要景區景點和重點旅游鄉鎮的大別山旅游風景道;第四、優先發展具有明顯大別山氣質的民宿群,要有能在全國產生影響的頂級民宿品牌;第五、探索具有鮮明大別山特色的全域旅游與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形成全國影響的經驗模式;第六、創成得到廣泛認可的大別山“兩山”理論創新實踐基地;第七、找準切口研究和打造大別山民俗文化品牌;第八、促進大旅游大健康融合發展。
五、整合資源開發標志性旅游商品。作為優質農特產品供應縣,岳西旅游商品乏善可陳。這是個老話題,要有新辦法。短板蘊藏著更大商機。建議:集中精力主打部分旅游商品;用“旅游+”的思路發展特色農林業;引導扶持傳統農林產品加工企業向旅游商品生產企業轉型升級;設置引導基金,引進戰略資源,面向旅游市場、大中城市和互聯網,深度整合岳西優質農特產品供應鏈;優先研究和解決茶葉產品開發和進入旅游消費市場問題;重視茯苓、天麻等我縣優勢中藥材系列產品進入旅游市場。六、盤活農村閑置的房屋、耕地、山林、河谷資源建設共享家園。道路修到家門口,新房蓋在山水間,可人走了,門鎖了,村子空了,土地拋荒了,這樣的現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引導扶持,引進和探索先進的運營模式,盤活農村大量閑置的房屋、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旅居康養一體化發展,從城市引流下鄉,讓城市人與我們農村人共享家園。我堅定地認為,鄉村振興必須引資下鄉,引鳳還巢,讓更多城里人樂做鄉下人,沒有工商資本的參與,沒有城市人的參與,鄉村振興既動力不足,也后繼乏力。農民進城壯大了城市,城里人下鄉能振興鄉村。“康養岳西,共享家園”的品牌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能引起城鄉廣泛共鳴。
七、建設不一樣的鄉村。高度警惕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同質化危險。堅持區域一盤棋,全縣一盤棋,合理布局,分類扶持,差異化發展,要千村競秀,而非千村一面。鄉村建設既要保留鄉村特質、機理,又要瞄準城市需求,謹防鄉村建設城市化、城鎮化。如和滿足城市人需求?滿足他的舒適感,更要滿足他的好奇心,讓他們過與城市不一樣的舒適的生活。
八、強化全域合作。像推廣“互聯網+”一樣,全面推行“旅游+”、“+旅游”。
作者簡介:舒寒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家,詩人,公務員,已公開發表文學作品200余萬字,有長篇小說《紙房子》、小說集《歸無計》、詩文集《松花集》等,現居安徽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