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說黑木耳小寶寶怎么吃怎么拉,為什么rayman媽媽還要支持吃呢,木耳其實是1歲以下小寶寶很不容易消化的,但本體上存在一些小的纖維素,能夠帶走附著在肺上的小毛和粉塵,還對無意食下的難以消化的頭發、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另外孩子的鼻毛還沒發育出來,本來就比大人少一層保護,還有很多媽媽喜歡用推車推寶寶出門,有害粉塵比如汽車尾氣中的鉛塵,就存在于1米以下的范圍內,更加重寶寶吸入肺內的有害粉塵含量。嚴重的鉛中毒容易導致孩子大腦發育遲緩,所以,經常性的食用木耳對寶寶的益處很大。(rayman媽媽帶孩子出門玩耍,比如沙灘、草地、野外或者汽車尾氣和灰塵多的地方玩以后就給家人吃上一個星期三次的黑木耳,主要是預防。)
但中醫認為,由于木耳得陰濕之氣,由朽木所生,故有衰精腎之害。精為人生之源,精衰則源截;腎為先天之本,腎衰則本斷。因此,木耳不可不食,但又不可多食,特別是孕婦、兒童食用時更應控制數量。
rayman媽媽說過吃什么都有個量的問題,不是不能吃,而是什么東西吃多了都不好的問題,網上的很多專家稱木耳孕婦和孩子不能吃,這個是不對的,自然界就沒有絕對的事情,天生我才必有用(rayman媽媽就支持懷孕期間什么都可以吃一點,因為身體需要平衡,就是量的問題。嘎嘎,又跑題了,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哈,不付任何法律責任。)
下面說一下量的問題:
1歲以下寶寶的用量大概是每周3次,每次2-5克,最好能用涼水發一天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以手捏綿軟易碎后給寶寶吃;1歲以上的量為每周3次,每次5-10克;孕婦為每周2次每次50克以下(還有補血的作用哈)
選擇方法:
優質的黑木耳干制前耳大肉厚,耳面烏黑光亮,耳背稍呈現灰暗,長勢堅挺有彈性。干制后整耳收縮均勻,干薄完整,手感輕盈,拗折脆斷,互不黏結。用清水泡發后,整耳均勻發脹恢復彈性,各自張散。如干耳表面有暗灰色不規則斑面,這是木耳制前的漬創面,干制后這些斑面比周邊連接健康的耳肉還要薄。經清水泡發后,這些潰面就會發霉,用手一搓,潰霉的肉質就會溶解離開耳體下沉。這樣的木耳僅僅影響其質量級數,還不至于損害人身健康,只要用水清洗干凈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