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確權是對農民來說是土地權屬的確定,也是減少農地矛盾的一項積極舉動。在以前,很多人將農村戶口遷出去,變為了非農業戶口,那么在農村還可以進行土地確權嗎?
一、什么是非農業戶口?
非農業戶口則是指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戶口居民。2014年7月3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中的最大亮點,莫過于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這意味著以“農業”和“非農業”區分戶口性質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歷史,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也將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國公民的戶口均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二、非農業戶口在農村可以土地確權嗎?
原來的農村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只要全家未遷入設區的市定居和土地承包權沒有交回村委會的,在農村的承包地仍然可以進行確權登記。如果土地未交,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戶口遷出,土地未交回的農民能夠直接進行確權登記。上學、服刑、當兵戶口遷出的人依舊能夠作為共有人進行確權登記。
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八條,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礎,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后沒有批準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第五十條,農村專業戶宅基地以外的非農業建設用地與宅基地分別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原屬村的非農業人口,在原村的房屋是可以確權的。但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通過法律程序,以合法繼承方式取得的宅基地及其房屋的,可以確權。
因為升學讀書、就業或者服兵役正常遷移成為非農戶口的,在原通過合法手續批準建造的宅基地及房子,可以確權。
因為婚姻、投靠遷移成為非農的,原批準建造的宅基地及房屋,可以確權。
因為服刑等原因遷移成為非農成員的,原批誰建造的房子可以確權。
不是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員,因重點工程建設、地質災害、新農村建設、山區搬離等原因批準異地建造的,可以確權。
199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前,原城鎮居民合法建造的農村房屋,可以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