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脂肪肝病因

脂肪肝病因

脂肪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發病原因

脂肪肝的病因學包括脂肪肝發生的條件(誘因)和導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兩個方面,在脂肪肝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機體的免疫狀態,營養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均起相當重要的作用,即為脂肪肝發病的條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學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代謝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遺傳因素等。

1.化學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學毒物(黃磷,砷,鉛,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藥物(甲氨蝶呤,四環素,胺碘酮,糖皮質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歐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

2.營養因素飲食過多,體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來引起脂肪肝最常見的因素之一,蛋白質及熱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體長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質所致,根據原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1)原發性營養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質和能量供給或攝入不足,長期不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所致,多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落后地區。

(2)繼發性營養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誘發,歐美等發達國家以及年長兒童和成年人中發生的營養不良以繼發性為多,常見于吸收不良綜合征,慢性感染與炎癥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質,即使熱量足夠也可引起脂肪肝,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見于兒童許多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高尿酸血癥高脂蛋白血癥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均可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其中以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與脂肪肝的關系最為密切。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炎性細胞浸潤,近來研究發現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別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細胞脂肪變性,肺結核敗血癥等一些慢性細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營養不良,缺氧以及細胞毒素損害等因素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復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誘發肥胖性脂肪肝。

4.遺傳因素主要是通過遺傳物質基因的突變或染色體的畸變直接致病的,在肝臟,它們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謝性肝病,其中肝豆狀核變性半乳糖血癥糖原累積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遺傳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環酶先天性缺陷,線粒體脂肪酸氧化遺傳缺陷等則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種疾病的素質,如肥胖,型糖尿病,原發性高脂血癥等,此種現象稱其為遺傳易感性。

()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食物中脂肪經酶水解并與膽鹽結合,由腸黏膜吸收,再與蛋白質,膽固醇和磷脂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進入肝臟后在肝竇庫普弗細胞分解成甘油和脂酸,脂酸進入肝細胞后在線粒體內氧化,分解而釋出能量;或酯化合成三酰甘油;或在內質網轉化為磷脂及形成膽固醇酯,肝細胞內大部分的三酰甘油與載脂蛋白等形成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以此形式進入血液循環,VLDL在血中去脂成為脂酸提供給各種組織能量,脂類代謝障礙是產生脂肪肝的原因:

(1)食物中脂肪過量,高脂血癥及脂肪組織動員增加(饑餓,創傷及糖尿病),游離脂肪酸(FFA)輸送入肝增多,為肝內三酰甘油合成提供大量前體。

(2)食物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蘇氨酸缺乏,攝入大劑量巴比妥鹽等使肝細胞內三酰甘油及游離脂酸合成增加。

(3)熱量攝入過高,從糖類轉化為三酰甘油增多。

(4)肝細胞內游離脂酸清除減少,過量飲酒,膽堿缺乏,四氯化碳和乙硫氨酸中毒等均可抑制肝內游離脂酸的氧化,乙硫氨酸中毒及膽堿缺乏可阻斷磷脂合成。

(5)VLDL合成或分泌障礙等一個或多個環節,破壞脂肪組織細胞,血液及肝細胞之間脂肪代謝的動態平衡,引起肝細胞三酰甘油的合成與分泌之間失去平衡,最終導致中性脂肪為主的脂質在肝細胞內過度沉積形成脂肪腫。

近年來由于脂肪肝引起的肝炎日漸增多,脂肪性肝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總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組織學改變與酒精性肝炎非常相似,提示它們的發病機制可能有許多共同之處,目前認為兩者至少可能有兩條共同的發病機制,一是氧應激-脂質過氧化損傷;二是腸源性內毒素介導的TNFα等細胞因子損傷,范建高等認為酒精中毒及肥胖,糖尿病等所致的脂肪肝,均可通過FFA.CYP2E1(細胞色素P450 2E1)的高表達,脂質過氧化損傷以及可能伴隨的腸源性內毒素血癥,單核巨噬細胞激活介導的細胞因子相關性損傷,免疫性肝損傷等導致脂肪變性的肝細胞進一步發生氣球樣變和壞死,在小葉內炎癥細胞浸潤甚至纖維化的發生,部分肝細胞在以凋亡的形式死亡的過程中,FFA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脂肪肝與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發生也密切相關,非酒精脂肪肝一般需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礎上才能發展為肝硬化,即按傳統的細胞變性壞死-炎癥-纖維增生模式發展,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肝硬化的必經階段,但是,Nonomura等研究發現,少數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無明顯肝組織炎癥和肝細胞壞死的情況下發生肝纖維化,這可能是脂肪肝對肝細胞損傷本身即是肝星狀細胞激活和肝細胞外基質(ECM)增多的啟動因素,脂肪肝時受損的肝細胞可通過多種途徑激活肝星狀細胞和肝巨噬細胞(KC)(炎癥前步驟);而活化的KC釋放的各種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在損害肝細胞的同時,亦是肝星狀細胞活化及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化的強烈刺激因子(炎癥步驟);上述過程啟動肝星狀細胞轉化及增殖后,肌成纖維細胞即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促使肝星狀細胞周而復始地增殖并分泌大量細胞外基質(炎癥后步驟),即肝星狀細胞活化的Gressner三步瀑布假說,總之脂肪肝發生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具體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2.病理脂肪肝肉眼觀肝臟彌漫性腫大,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臟重量增加,可達36kg,大體形態和大小正常或縮小,重癥者則明顯縮小,可小至800g左右;脂肪肝邊緣鈍而厚質如面團,壓迫時可出現凹陷,表面色澤較蒼白或帶灰黃色,切面呈黃紅或淡黃色有油膩感,光鏡下肝細胞腫大,胞質內充滿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或脂滴,大部分病例脂滴彌漫分布于肝小葉中央區(肝腺泡),嚴重者可累及肝腺泡區,即整個小葉的大多數肝細胞均有脂滴沉積,但有時脂肪浸潤呈灶狀或不規則分布,當脂滴變多直徑增大至5μm左右時,光鏡下可見脂滴呈串珠狀聚集在肝細胞的竇面,進而肝細胞胞質內充滿這些微滴,此即小泡性脂肪變,隨著肝內脂肪含量的增加,各個肝細胞內的小脂滴可保持不變或迅速融合成直徑大于25μm的單個大脂滴,細胞核和細胞器被擠壓移位至脂滴邊緣,但是細胞非脂肪部分的容積常無變化,此種改變稱為大泡性脂肪變,肝細胞小泡性脂肪變一般不伴有壞死,炎癥和纖維化,即常表現為單純性脂肪肝。

各種病因所致的大泡性脂肪肝如任其發展則可相繼發生以下4種改變或這些改變合并存在。

(1)單純性脂肪肝:僅見肝細胞脂肪變性。

(2)脂肪性肝炎:在脂肪變性的基礎上伴肝細胞變性壞死和炎癥細胞浸潤,可伴有Mallory小體和纖維化。

(3)脂肪性肝纖維化:在脂肪肝特別是脂肪性肝炎的基礎上出現中央靜脈周圍和肝細胞周圍纖維化,甚至匯管區纖維化和中央匯管區纖維分隔連接。

(4)脂肪性肝硬化,為繼發于脂肪肝的肝小葉結構改建,假小葉及再生結節形成。

脂肪肝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一,臨床表現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與其病因,病理類型及其伴隨疾病狀態密切相關,臨床上,根據起病緩急可將脂肪肝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前者相對少見,病理上多表現為典型的小泡性肝細胞脂肪變;后者主要指由肥胖,糖尿病和酗酒等引起的大泡性肝細胞脂肪變。

1.急性小泡性脂肪肝 急性小泡性脂肪肝臨床表現類似急性或亞急性重癥病毒性肝炎,常有疲勞惡心,嘔吐和不同程度黃疸,甚至出現意識障礙和癲癇大發作,嚴重病例短期內迅速發生肝性腦病,腹水腎功能衰竭以及彌散性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最終可死于腦水腫腦疝,當然,也有部分急性小泡性脂肪肝臨床表現輕微,僅有一過性嘔吐及肝功能損害的表現,肝活檢提示小泡性脂肪變,但炎癥細胞浸潤和壞死并不明顯,電鏡可見線粒體異常。

2.慢性大泡性脂肪肝 慢性大泡性脂肪肝即通常所述脂肪肝,好發于中老年人,男性可能多于女性,起病隱匿,一般多呈良性經過,癥狀輕微且無特異性,即使已發生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有時肝病相關癥狀仍可缺如,故多在評估其他疾病或健康體檢作肝功能及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現。

肝臟腫大為脂肪肝的常見體征,發生率可高達75%以上,多為輕至中度肝臟腫大,表面光滑,邊緣圓鈍,質地正常或稍硬而無明顯壓痛,門靜脈高壓等慢性肝病的體征相對少見,脾腫大的檢出率在脂肪性肝炎病例中一般不超過25%,局灶性脂肪肝由于病變范圍小,臨床表現多不明顯,但同時并存其他肝病時例外。

(1)癥狀:輕度脂肪肝可無任何臨床癥狀,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飲食過量或高脂飲食造成者,臨床稱為隱性脂肪肝,中度或重癥患者,特別是病程較長者癥狀較明顯,常見的癥狀有癥狀者多表現為疲乏食欲不振,右季脅痛,惡心,腹脹等肝功能障礙癥狀,可伴腹痛,主要是右上腹痛,偶爾中上腹痛,伴壓痛,嚴重時有反跳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似急腹癥的表現,需要及時處理,此種表現少見,手術中見肝包膜被伸張,肝韌帶被牽扯,病人疼痛原因是肝包膜受伸張,肝韌帶被牽拉,脂肪囊腫破裂和發炎等所致,重癥脂肪肝可合并門靜脈高壓癥和消化道出血,同時由于維生素缺乏還可伴有貧血舌炎,外周神經炎以及神經系統癥狀,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不孕等。

(2)體征:體質超重肥胖者占64%,肝臟腫大占15%,可有肝區叩壓痛,脾腫大,以及皮膚出現蜘蛛痣和肝掌等。

二,診斷

脂肪肝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尤其是B超和CT具有一定特征,確診有賴于肝活檢。

1.病史酒精性脂肪肝有長期酗酒史,尤其是酒精成分高的白酒,此外,還有肥胖,糖尿病,靜脈高能營養,使用有關藥物及接觸毒物等。

2.臨床表現 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體重下降,乏力,腹脹,肝區不適或隱痛。

3.體格檢查 可觸及腫大的肝臟(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內),表面光滑,邊緣圓鈍,質地軟或中等硬度,可有輕度壓痛,部分病人有叩擊痛,重癥病人可出現肝硬化表現。

4.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少數病人可出現輕度黃疸。

脂肪肝預防

脂肪肝應該如何預防?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調配合理,作到粗細搭配,營養平衡,足量的蛋白質能清除肝內脂肪。

2,適當運動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

3,慎用藥物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所以,平時不要動不動就吃藥,特別不要隨便吃廣告上宣傳的所謂保健類的藥物,對出現有癥狀的脂肪肝患者,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

4,此外,心情要開朗,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

脂肪肝治療

脂肪肝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

1.脂肪肝的治療原則 脂肪肝不僅是一個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臟的一種病理表現,如能早期發現,針對病因及時綜合治療,肝內病變在進一步演變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轉,脂肪肝的治療原則可概括為:

(1)去除病因和誘發因素,積極控制原發病。

(2)調整飲食方案,糾正營養失衡。

(3)堅持必要的鍛煉以維持理想的體重。

(4)維持相對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識的教育以糾正不良行為。

(6)必要時適當輔以保肝,祛脂,抗肝纖維化類藥物,促進肝內脂質排泄,防止肝細胞壞死,炎癥及纖維化。

2.去除病因 脂肪肝是一種多病因引起的獲得性疾病,尋找與去除病因和積極控制原發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輕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后,肝組織學改變即可獲得好轉,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大多數藥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藥后23個月內可完全恢復正常,因長期酗酒,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應戒酒,戒酒對單純性酒精性脂肪肝絕對有效,肝內脂肪沉積一般在戒酒數周或數月內完全消退;營養不良性脂肪肝者應合理加強營養;因小腸改道手術所致的脂肪肝,應重新手術吻合,使腸管恢復到改道前的狀況,并補充必需氨基酸;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治療的關鍵在于有效控制體重和血糖;胃腸外營養所致脂肪肝應避免過高熱量及過多脂肪乳劑的輸注,并盡可能及早開放經口或經管飼飲食;慢性肝炎患者不論病情是否需要,長期過高熱量攝入和過分強調休息,均可因體重增加而誘發脂肪肝,故應盡可能避免這些因素;妊娠嘔吐引起的脂肪肝補充營養后肝臟損傷消失,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終止妊娠和控制并發癥后,肝內脂肪沉積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后遺癥。

3.合理膳食脂肪肝飲食治療的原則主要為適宜的熱量攝取,合理分配三大營養要素并兼顧其質量,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戒酒和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調整飲食是治療大多數慢性脂肪肝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進度的重要措施,飲食療法應根據患者理想的目標體重,正確調整每天熱能攝入和科學分配各種營養要素,堅持合理的飲食制度,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有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有助于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高纖維類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飽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對于營養過剩性脂肪肝尤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飲食中仍要含適量的脂肪,并注意適當控制糖類的攝入,因為適量脂肪攝入為人體健康所必需,即使攝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機體仍可利用糖類及氨基酸前身物質合成脂肪;而攝入過多糖類,特別是富含單糖或雙糖的甜食,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對于酒精性肝病,惡性營養不良和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以及脂肪肝性肝硬化,特別應強調補充足夠優質蛋白及熱量的營養支持療法,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加劇肝內脂肪沉積,而高蛋白飲食可增加載脂蛋白,特別是VLDL的合成,有利于將脂質順利運出肝臟,減輕脂肪肝,并有利于肝細胞功能恢復和再生,因此,脂肪肝病人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宜低于60g,素食者植物蛋白不應低于80g/d,但糖尿病性脂肪肝兼有腎病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不宜過多,總之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來制定不同的飲食治療方案,并在病情變化時及時進行調整。

4.運動療法 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引起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完成中等量的運動,即最大強度的50%左右,使心率達到一定標準(2030歲,130/min;4050歲,120/min;6070歲,110/min),每次持續1030min,每周3次以上,對肥胖者運動療法比單純節食減肥更重要,其原因為運動減肥祛除的主要是腹部內臟脂肪,常可引起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葡萄糖耐量改善以及血壓下降,每天鍛煉熱能消耗1260kJ4個月可減重4.5kg

5.祛脂藥物 藥物治療對于促進肝內脂肪及其伴隨炎癥的消退,以及阻止其向肝纖維化,肝硬化發展有積極意義,然而,至今尚無防治脂肪性肝炎的有效藥物,現有祛脂保肝藥物主要用于伴有肝功能損害和()癥狀明顯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輔助治療,目前常用的祛脂藥物包括膽堿,蛋氨酸和部分B族維生素。

(1)膽堿:膽堿是卵磷脂的組成部分,是磷酰膽堿的前身物質,在促進磷脂合成加速肝內脂肪轉運和脂蛋白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還參與體內甲基轉換作用和脂代謝過程,人類幾乎完全缺乏膽堿氧化酶,所以它在體內很少代謝轉化,國內常用的膽堿制劑為氧化膽堿,用法為每次0.31.0mg3/d口服;針劑有復方膽堿,每次2ml肌注,這些藥物適合于蛋白質-熱量不足或惡性營養不良以及長期接受胃腸外靜脈高能營養治療者,對其他類型的脂肪肝無效。

(2)蛋氨酸:蛋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在體內提供甲基合成膽堿,對機體磷脂代謝以及生物膜結構和功能完整性的維持起重要作用,因而具有促進肝內脂肪代謝及保肝,解毒等功效,飲食中缺乏膽堿和蛋氨酸,或給予蛋氨酸拮抗物——乙硫氨酸可引起大鼠脂肪性肝炎和纖維化,及時補充蛋氨酸則肝臟病理學改變迅速逆轉,但過多補充蛋氨酸則易形成高蛋氨酸血癥,增加肝性腦病的危險,現認為蛋氨酸可能與膽堿一樣,僅適用于蛋白質,熱量不足所致脂肪肝的治療,因其效用僅為膽堿的10%20%,故劑量相對較大,用法每次13g3/d口服,肝功能不全和肝性腦病者禁用。

(3)維生素:維生素BCE在體內參與肝臟脂肪代謝,對肝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在人類各種原因的脂肪肝,特別是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機體可因脂肪組織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以及肝臟對維生素攝取障礙和消耗增多,導致肝臟內維生素缺乏,因此,額外補充維生素BEβ胡蘿卜素等抗氧化劑似有助于防治酒精性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B族維生素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泛酸素在組織內變成輔酶A,體內許多反應(包括脂肪酸的氧化及合成)需輔酶A參與;生物素是脂肪,蛋白質,糖代謝中所必需的羧化酶的組成部分;吡哆醇可阻止并減輕乙醇代謝產物乙酰與肝細胞內胺結合產生的細胞毒性,煙酰胺,維生素B12,葉酸等在體內脂代謝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補充維生素不當極易產生毒性反應,并且在臨床上至今尚未發現維生素BE防治脂肪肝療效確切的報道,因此,對于脂肪肝患者補充維生素應慎重選擇其劑型,劑量和療程,短期內適量補充常規劑量的維生素B6B12,葉酸以及復方制劑(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E可能有利于調節蛋白質及脂類代謝。

(4)氨基酸制劑:蛋白質是機體各種組織的基本構成原料,對維護和恢復肝功能,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各種免疫球蛋白,酶的合成均有重要作用,蛋白質缺乏可導致脂肪性肝炎,在酒精性肝病時亦常伴有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可加劇酒精性肝損害,要維持人體各種組織內蛋白質的一定含量,需補充外源性氨基酸,以提供機體合成因代謝而消耗的蛋白質,氨基酸制劑主要用于惡性營養不良以及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的治療,對于體型消瘦的酒精性脂肪肝,尤其伴有低血漿蛋白者,亦需加用氨基酸輔助治療。

(5)肉毒堿乳清酸鹽:肉毒堿是人體內能量代謝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在脂肪代謝中起著重要的生物學作用,人體內的肉毒堿主要來源于食物,也可通過食物中氨基酸經肝臟合成,乳清酸是合成尿嘧啶核苷酸的重要中間產物,是DNARNA生物合成過程中的前體物質,可使受損細胞DNA和蛋白質合成的酶系統正常化,進而阻止受損細胞壞死并促進細胞修復和再生,肉毒堿和乳清酸以鹽的形式存在,使人體對乳清酸的溶解度和吸收程度大大增強,乳清酸的作用得以真正發揮,乳清酸的親脂性又促進了肉毒堿的抗脂作用,目前臨床應用表明,肉毒堿乳清酸鹽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血脂,肝功能及臨床癥狀。

(6)熊去氧膽酸:廣泛用于膽固醇性結石,膽汁淤積等膽系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近來,發現其對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等均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熊去氧膽酸治療慢性肝病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拮抗疏水性膽汁酸的細胞毒作用,保護肝細胞膜;增加內源性膽汁酸的分泌,減少其重吸收;保護線粒體;抑制細胞凋亡;調節免疫;影響細胞內信號傳導,熊去氧膽酸口服僅少量進入血循環,其治療作用不取決于血藥濃度,而與膽汁中藥物濃度有關,本藥不宜與考來烯胺(消膽胺)或含氫氧化鋁的制酸劑同時使用,因可阻礙本品的吸收,急性膽囊炎,膽管炎發作期以及膽道完全阻塞者禁用,推薦劑量:每天815mg/kg,分3次口服,3個月為1療程,一般常常需治療半年以上。

(7)抗氧化劑:在細胞保護藥物中,抗氧化劑可抑制氧自由基的脂質過氧化,目前已被用于實驗動物和人類酒精性肝病及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動物實驗研究表明,牛磺酸可明顯減輕高脂飲食+酒精大鼠的血脂,肝功能和脂肪肝的程度,但對酒精性肝纖維化無明顯改善作用,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可對抗自由基的攻擊,抗脂質過氧化,保護肝細胞膜,改善肝臟內各種酶的活性,保護機體免受外源性有毒物質的損害,促進肝臟的合成功能,激活膽酸活性,促進膽酸的排泄,GSH作為一生理因子,已用于各種急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藥物及毒物性肝損害的治療。

(8)卵磷脂:必需磷脂(Essential)是從大豆中提取的一種磷脂,主要成分為二亞酰磷脂酰膽堿,其化學結構與內源性磷脂相同,但在功能上因其含有必需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和油酸)而優于后者,Essential現已作為膜穩定劑用于各種與膜脂組成紊亂有關的膜相關性疾病的輔助治療,Essential對肝細胞的保護作用主要有:

保護及修復受損的肝細胞,其機制可能為減少自由基攻擊,降低脂質過氧化損傷。

減輕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Essential可使各種中性脂肪和膽固醇轉換成可轉移的形式,并得以進行氧化作用,故具有去脂作用。

促進肝細胞再生。

通過保持細胞膜穩定性,使潛在抗原及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和有絲分裂素介導的淋巴細胞毒作用(MILT)減少,從而抑制炎癥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

改善血液和肝臟的脂質代謝,Essential可使高密度脂蛋白的流動性及其攝取,代謝膽固醇的能力增強,促使低密度脂蛋白的膽固醇轉向高密度脂蛋白。

臨床實驗表明,Essential可使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害等急,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觀癥狀,體征和各種生化指標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或恢復正常,肝細胞脂肪變,肝實質內炎癥浸潤以及細胞壞死和纖維化等組織學損傷也明顯減輕,使用劑量:Cap Essential tablet 23/d,或早期應用Essentiale針劑5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250ml中靜脈滴注,1/d,共3周,其后改為口服,視病情的嚴重程度可用8周到1年以上。

(9)降血脂藥物:脂肪肝病人應權衡利弊,慎重考慮是否需用降血脂藥物,因部分降血脂藥物雖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血脂水平,卻不能很好地清除肝臟中的脂肪沉積,且長期大劑量使用有一定的肝毒性,因此,對于不伴有高脂血癥的脂肪肝患者而言,原則上不用降血脂藥物;對于酒精性脂肪肝伴有輕至中度高脂血癥,徹底戒酒是最好的治療措施,一般也不需要加用降血脂藥物;對于肥胖癥,糖尿病相關性脂肪肝伴有的高脂血癥,在治療原發病,控制飲食,增加運動3個月后,如血漿總膽固醇仍大于6.46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于4.13mmol/L,或三酰甘油大于2.26mmol/L則應給予對肝功能影響較小的降血脂藥物;對于原發性高脂血癥所致脂肪肝的治療也應采取綜合措施,在減輕精神負擔,適當增加運動及飲食治療效果不滿意時,才考慮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且劑量不能太大,并且需要定期監測肝功能,必要時可與保肝藥物聯合應用,或在肝功能損害得到糾正后,再加用降血脂藥物治療。

6.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治療

(1)去除病因,治療原發病:原發病是導致肝細胞損傷引起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始因,因此,徹底控制原發病應貫穿于治療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全過程,在疾病的早期,病因的治療尤為重要。

(2)抗肝纖維化:維A(維甲酸),干擾素,脯氨酸類似物,脯氨酸羥化酶抑制藥和秋水仙堿等藥物在膠原生成過程中至少干預其中一個或數個步驟,維A酸和β胡蘿卜素等維生素A制劑具有治療潛能,干擾素有αβγ三型,目前認為αγ干擾素具有明顯的抗肝纖維化作用,且以γ干擾素的抗纖維化效果最強,但這類藥物同時抑制肝細胞的增殖,且療程中可能出現白細胞減少,脫發,體重減輕和倦怠等不良反應,因此,對代償性肝硬化患者使用干擾素可能會導致失代償狀態,目前干擾素主要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動期的治療,以兼顧抗病毒和抗肝纖維化,對已發展至失代償性肝硬化后則不主張應用;秋水仙堿能作用于膠原連鎖反應的不同階段,但用秋水仙堿治療肝硬化患者的大規模臨床研究并不成功,其在改善肝功能,抗纖維化和延長患者生存等方面并不顯著優于安慰劑;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膠原合成,并可抑制膠原酶活性,促進膠原降解,但該類藥物長期應用有嚴重副作用,并降低機體免疫力,故難以被臨床推薦用于治療肝纖維化;肝細胞生長因子可刺激膠原酶活性以促進膠原降解,并可抑制TGF-β基因的過度表達,以及抑制肝細胞凋亡,從而起到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此外它還可動員脂肪,有可能減輕脂肪肝的程度,但其臨床療效有待進一步驗證。

()預后

脂肪肝患兒在去除病因之后,除個別先天性遺傳原因之外,大部分預后良好,肝內堆積脂肪可很快消失,一般肝臟在12個月內恢復正常大小,部分脂肪肝病兒可因肝細胞內堆積的脂肪過多,融合成脂肪囊腫,此囊腫破裂可致肺栓塞而猝死,Reye’s綜合征可因肝功能衰竭而致死亡,部分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硬化,在病程中發生合并癥而死亡。

妊娠急性脂肪肝Reye’s綜合征,以及四氯化碳,黃磷,四環素,丙戊酸鹽等引起的小泡性脂肪肝,多呈急性發病,臨床表現和預后與急性重癥肝炎相似,但大塊肝壞死罕見,若能得到有效的處理,病情可在短期內迅速好轉,而無任何后遺癥。

脂肪肝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血清酶學檢查

(1)ALTAST:一般為輕度升高,達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顯,AST/ALT>2有診斷意義,非酒精性脂肪肝時則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葉脂肪浸潤明顯,ALT持續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腫。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時γ-GT升高較常見,ALP也可見升高,達正常上限的2;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應激性肝損傷,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脫氫酶(GDH),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DCT)GDH為線粒體酶,主要在肝腺泡帶富有活性,DCT尿素合成酶,參與轉甲基反應,脂肪肝時兩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膽堿酯酶(CHE),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LCAH升高,但低營養狀態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顯,CHE對鑒別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義。

2.血漿蛋白變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時,LDL-C升高,HDL-C顯著降低,Apo BApo EApo CⅡ升高。

3.血漿脂類TGFA,膽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膽固醇升高顯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試驗BSPICG排泄減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時,因為脂肪貯積多在肝腺泡帶,而色素處理也在此部位,肝臟脂肪貯積影響了肝細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減少的程度與肝臟脂肪浸潤程度有關。

5.膽紅素嚴重脂肪肝時可有血膽紅素升高,輕中度脂肪肝膽紅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時間(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長。

7.血胰島素水平呈高反應延遲型,糖耐量曲線高峰上升,下降延遲。

8.尿素氮尿酸偶見升高。

二,輔助檢查

1.B超檢查彌漫性脂肪肝的超聲波圖像主要表現為回聲波衰減,按其衰減的程度,脂肪肝可分為3種:

(1)輕度脂肪肝:表現為近場回聲增強,遠場回聲衰減不明顯,肝內管狀結構仍可見。

(2)中度脂肪肝:前場回聲增強,后場回聲衰減,管狀結構模糊。

(3)重度脂肪肝:近場回聲顯著增強,遠場回聲明顯衰減,管狀結構不清,無法辨認,超聲對重度脂肪肝的靈敏度達95%

2.CT檢查脂肪肝CT圖像與實時超聲(US)圖像表現不同,CT診斷的準確性優于B超,主要表現為肝密度普遍或局限性降低,甚至低于脾及肝內血管密度,而相比之下,門靜脈內回聲增強,密度降低與脂肪化嚴重程度相一致,動態的CT變化可反映肝內脂肪浸潤的增減,彌漫性脂肪肝在CT上表現為肝的密度普遍低于脾臟和肝內血管密度;重度脂肪肝時,肝臟CT值可降至10Hu左右(正常肝的密度比脾臟高612Hu),增強后CT掃描,脂肪肝的肝內血管影顯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態,走向均無異常,有時血管可變細,變窄,但無推移,包繞現象,有助于鑒別肝癌與脂肪肝內的灶性非累及區(正常肝島”)

3.MRI檢查一般認為其價值較USCT為小,脂肪肝的磁共振(MRI)表現為全肝,一葉或灶性脂肪浸潤,自旋回波(SE)序列和反轉恢復(IR)脈動序列的T1加權信號正常,短的IR序列和SET2加權像信號可稍高,但只顯示脂肪的質子像;脂肪浸潤區為高信號,肝內血管位置正常,近年有人用MRI測定肝組織脂肪含量。

4.肝活檢是確診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對局限性脂肪肝,在B超引導下抽吸肝組織活檢遠較過去盲目肝穿刺法準確,安全,活檢的意義在于確定肝內是否存在脂肪浸潤,有無纖維化以及排除非創傷性檢查中難以鑒別的占位性病變,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亦有指導價值,脂肪肝活體組織檢查的適應證:

(1)局灶性脂肪肝或彌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島難以與惡性腫瘤區別,需要在B超引導下進行肝活檢。

(2)探明某些少見的脂肪性肝疾患的病因,如膽固醇酯貯積病,糖原累積病,Wilson病等。

(3)無癥狀性可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活檢是惟一的確診手段。

(4)戒酒和酒精性肝病或酒精性肝病有不能解釋的臨床或生化異常表現者,以及酒精性肝炎考慮皮質類固醇治療前需肝活檢排除活動性感染。

(5)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減少原有體重的10%后,肝功能酶學仍持續異常者,需肝活檢尋找其他原因。

(6)懷疑重癥肝炎系脂肪肝所致,需肝活檢明確診斷并了解其病因者。

(7)評估某些血清學指標以及B超,CT等影像學檢查診斷脂肪肝,纖維化的可靠性,需以肝活組織學改變作為金標準,并用以客觀評價某一治療方案對脂肪肝纖維化治療的確切效果。

(8)任何懷疑不是單純性肝細胞脂肪變或懷疑多種病因引起的脂肪肝或肝功能損害者,需通過肝活檢明確其具體病因或以何種病因為主。

脂肪肝鑒別診斷

脂肪肝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應與其他常見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謝性肝病,肝硬化等相鑒別,對局灶性脂肪肝,需與原發或繼發性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變鑒別。

一,重度脂肪肝

重癥脂肪肝是指臨床癥狀兇惡,預后不良的脂肪肝,嚴格來說,它是某些危重疾病的一種病理過程,主要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腦病脂肪肝綜合征,它與一般脂肪肝在臨床癥狀,體征,疾病預后方面具有明顯不同。

()妊娠急性脂肪肝

本病又稱為產科急性黃色肝萎縮,是妊娠的嚴重并發癥,臨床較為少見,預后惡劣,本病多發生于妊娠末三個月(30-40)發病,據認為,妊娠期大量口服與滴入四環素,有可能誘發本病。

主要臨床癥狀:驟發的持續性惡心,嘔吐,甚至嘔血,伴有上腹疼痛,一周出現黃疸,常無瘙癢,以后黃疸迅速加深,繼之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昏迷;血清膽紅素輕至中度升高,如合并DIC,則嘔吐咖啡色液或鮮血,以及尿血,便血,紫癜,齒齦及注射部位出血,同時,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減少,FDP值上升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半數病人少尿,代謝性酸中毒等早期腎功能衰竭的表現。

()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本病主要發生于小兒和青少年,發病前常有某種病毒感染,感冒樣前驅癥狀和水痘,感染癥狀改善2-3天后,突然出現頻繁嘔吐,伴劇烈頭痛,數小時內進入譫妄,痙攣,木僵和去大腦皮質狀態,最后進入昏迷,常伴有發熱,低血糖,肝功能異常等表現,本病起病兇險,病死率高。

二,肝癌,肝血管瘤肝膿腫肝囊腫

局限性脂肪肝改變需與它們相鑒別,肝癌,尤其是小細胞肝癌和甲胎蛋白陰性的肝癌,很難與局限性脂肪肝鑒別,通常情況下小細胞肝癌多呈衰減,常有包膜影和門靜脈侵犯,轉移性肝癌多為超聲增強,常見多結節,無門脈系統侵犯,CT顯示肝癌多呈邊界較清楚的密度減低區,加注造影劑后掃描組織對比增強,選擇性肝動脈造影能較好地顯示腫瘤血管或血管瘤,肝動脈造影雖然在鑒別肝血管瘤和肝癌時存在困難,但對于排除肝膿腫,肝囊腫等仍有一定價值,B超引導下肝穿刺活檢是確診各種肝內占位性病變的有效方法。

三,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患者肝內脂肪變性呈彌漫性分布,常需與病毒性肝炎等鑒別,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具有乏力,納差,發熱,惡心,嘔吐,黃疸,尿黃等表現外,流行病學,病原學檢查有助于確診。

脂肪肝并發癥

脂肪肝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脂肪肝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發表現。

1,常并發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現,如酒精依賴,胰腺炎,周圍神經炎貧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營養過剩型脂肪肝常管理層其他基礎疾病并發出現,如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痛風膽石癥等。

3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常與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結核病,潰瘍性結腸炎等。

4,妊娠急性脂肪肝常 并發有腎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敗血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

5,重癥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不孕等。

脂肪肝吃什么好?

  脂肪肝的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1.何首烏粥取何首烏20克,粳米50克,大棗2枚。將何首烏洗凈曬干,打碎備用,再將粳米、紅棗加清水600毫升,放入鍋煮成稀粥,兌入何首烏末攪勻,文火煮數沸,早晨空腹溫熱服食。

  2.赤小豆鯉魚湯取赤小豆150克,鯉魚1(500),玫瑰花6克。將鯉魚活殺去腸雜,與余兩味加水適量,共煮至爛熟。去花調味,分23次服食。

  3.菠菜蛋湯取菠菜200克,雞蛋2只。將菠菜洗凈,人鍋內煸炒,加水適量,煮沸后,打入雞蛋,加鹽、味精調味,佐餐。

  4.靈芝河蚌煮冰糖取靈芝20克,蚌肉250克,冰糖60克。將河蚌去殼取肉,用清水洗凈待用。靈芝入沙鍋加水煎煮約1小時,取濃汁加入蚌肉再煮,放入冰糖,待溶化即成,飲湯吃肉。

  5.兔肉煨山藥取兔肉500克,懷山藥50克,鹽少許。將兔肉洗凈切塊,與懷山藥共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直至爛熟,飲湯吃肉。

  脂肪肝吃什么花茶?

  1. 紅花山楂橘皮茶:紅花10g,山楂50g,橘皮12g,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數次當茶飲。

  2. 荷葉山楂丹參茶:荷葉、山楂丹參10g,每日泡茶飲,數次多飲

  3. 金歸揸橘茶:郁金、當歸各12g,山楂、橘皮各25g,加水同煎取汁代茶飲,每日1劑,分2-3次內服。

  4. 金香茶:郁金、香橘皮、木香各10g,加水適量,煎取藥汁代茶飲,每日1劑,每早中晚3次服。

  5. 三花茶:玫瑰花、代代花、茉莉花各20g,加水煎取藥汁,或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

  脂肪肝吃什么花草藥膳?

  1.金錢草砂仁魚:金錢草、車前草各60克,砂仁10克,鯉魚1尾,鹽、姜各適量。將鯉魚去鱗、鰓及內臟,同其他3味加水同煮,魚熟后加鹽、姜調味。

  2.魚腦粉:魚腦(或魚子)適量。將魚腦或魚子焙黃研細末。溫開水沖服,每次服35克。適用于脂肪肝。

  3.脊骨海帶湯:海帶絲、動物脊骨各適量,調料少許。將海帶絲洗凈,先蒸一下;將動物脊骨燉湯,湯開后去浮沫,投入海帶絲燉爛,加鹽、醋、味精、胡椒粉等調料即可。食海帶,飲湯。

  4.玉米須冬葵子赤豆湯:玉米須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適量。將玉米須、冬葵子煎水取汁,入赤小豆煮成湯,加白糖調味。分2次飲服,吃豆,飲湯。

  5.白術棗:白術、車前草、郁金各12克,大棗120克。將白術、車前草、郁金紗布包好,加水與棗共煮,盡可能使棗吸干藥液,去渣食棗。

  6.黃芝澤香飲:黃精、靈芝各15克,陳皮、香附子各10克,澤瀉6克。將以上各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飲服。

  7.當歸郁金楂橘飲:當歸、郁金各12克,山楂、橘餅各25克。將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飲服。

  8.紅花山楂橘皮飲:紅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12克。將上述3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服。

  9.黃芪郁金靈芝飲:黃芪30克,靈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葉6克。將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葉。

  脂肪肝最好吃什么

  山楂、制何首烏、雪蓮果、 燕麥 、玉米、海帶 、黑芝麻、黑木耳、大蒜 、蘋果、牛奶 、洋蔥 、甘薯 ,胡蘿卜、花生、葵花籽、山楂、無花果等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酒、全脂牛奶、雞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即下水、下貨)、雞皮、肥肉及魚籽、蟹黃、煎炸食品、吃巧克力

脂肪肝應該如何護理?

  脂肪肝的五大危害

  脂肪肝的危害一:誘發和加重冠心病高血壓

  動脈硬化與冠心病、高血壓的關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容易導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脂肪肝的危害二:形成肝纖維化肝硬化

  脂肪肝是肝臟脂代謝失調的產物,同時又是加重肝臟損傷的致病因素,這是一種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的發展。肝細胞中脂滴增多,使肝細胞脂肪變性、腫大,細胞核被擠壓偏離中心。脂肪的代謝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脂肪向細胞外運輸主要通過光面內質網,脂肪在肝細胞內的堆積進一步加重線粒體和內質網的負擔降低其功能,進而影響其他營養素、激素、維生素的代謝。長期的肝細胞變性會導致肝細胞的再生障礙和壞死,進而形成肝纖維化、肝硬化

  脂肪肝的危害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癥,血液粘稠度增加,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因其分子量極小,很容易穿過動脈血管內膜在血管壁沉淀,使動脈彈性降低,柔韌性減弱,管徑變窄,最終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脂肪肝的危害四:導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

  各種肝病的最終結果往往是肝硬化,脂肪肝也不例外,肝硬化繼發肝細胞癌的機率較高。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一旦肝硬化發展到失代償期極易發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臟功能衰竭、肝腎綜合征等,那就離生命的終結不遠了。

  脂肪肝的危害五: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Reye綜合征又稱內臟脂肪變性腦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線粒體損傷和酶活性喪失是其病理基礎。病理改變主要是彌漫性腦水腫和重度的肝脂肪變性,肝臟腫大,質地堅實。伴有顯著的腦癥狀:抽搐、進行性意識障礙、甚至昏迷,該病死亡率高達70-80%

中醫教你用食療調治脂肪肝

核心提示:脂肪肝對人體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但目前對于脂肪肝的治療卻缺乏有效的藥物。因此,注重飲食調理,加強體育鍛煉,對脂肪肝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中輕度脂肪肝。

  首先,要控制熱量。男子一天食熱量不超過1800千卡,女子不超過1500千卡。要保證充足蛋白質的攝入,如魚、、瘦肉、海米等。多食維生素、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選用脂牛奶,烹調時盡量選用植物油,少食動物內臟、肥肉、魚子、腦髓等含脂肪高、膽固醇高的食物,少食煎炸食物,少吃甜食,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5克之內。還要多飲水,可以飲綠茶等,絕對禁酒,最好禁煙。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蒜、、胡椒等。晚餐不宜吃得過飽,睡前不要加餐。

  其次,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防治脂肪肝的食膳。

  玉米粥 沸水中放入幾枚大蒜瓣,略煮軟,加入以涼水調和好的玉米粉糊,共煮成粥,早晚食用。

  赤小豆鯉魚湯 鯉魚1條,去雜洗凈,與赤小豆150克,玫瑰6克,加水煮至爛熟,分23次服食。

  脊骨海帶湯 海帶絲、動物脊骨各適量,調料少許。將海帶絲洗凈,先蒸一下;將動物脊骨燉湯,湯開去浮沫,投入海帶絲燉爛,加鹽、醋、味精等調料即可。食海帶,飲湯。

脂肪肝患者少吃核桃花生

核心提示:動植物油:油,只提供熱量,可謂脂肪肝患者的頭號天敵。因此,不管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都要少吃,即使是橄欖油。

  吃得越豐盛,不見得活得越健康。因為過多攝入高脂肪、高能量食,又不加強運動,不少人都檢出高血脂甚至脂肪肝。對此,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學博士楊劍表示,應對高脂血癥脂肪肝,管好嘴很重要。脂肪肝的營養防治,其總原則就是要控制總熱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能的最主要來源,所以在日常膳食中一定要控制這兩者的攝入量那么在常見食物中,脂肪肝患者要少吃、不吃或者應該吃哪些食物呢?

  脂肪肝患者飲食禁忌食物

  動植物油:油,只提供熱量,可謂脂肪肝患者的頭號天敵。因此,不管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都要少吃,即使是橄欖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取量以不超過25克為佳。

  核桃、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周的堅果攝入量僅為50克左右,因為堅果的一大特點就是油脂含量很高。其中又以核桃、松子、葵花子、花生等堅果的含脂肪量較高,最高可達50%以上。

  肥肉、內臟:脂肪肝患者要盡量避免食用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畜禽肉類中,以豬肉肥肉的脂肪含量為最高。并且,肥肉的膽固醇含量也比瘦肉高90%左右,內臟更高,其中腦中膽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達2000mg以上。

  純熱量的糖:白糖、葡萄糖以及水果糖等,這些糖類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對于脂肪肝的防治也非常不利。

  此外,健康的烹飪方式對于應對脂肪肝也有重要意義。楊劍提醒,脂肪肝患者的飲食要少油炸煎炒,多蒸煮燉。如果是喝湯,也最好撇去湯面的油脂。

  脂肪肝患者飲食推薦食物

  五谷雜糧應對脂肪肝要少攝入碳水化合物,但不是說不讓人吃飯,而是要增加粗糧的攝入。因為五谷雜糧含糖量少,并且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阻止人體對糖的吸收。五谷雜糧中,楊劍最為推崇燕麥,其膳食纖維含量極高,早餐時在牛奶中加燕麥是很不錯的食用方式。

  菜水果:菜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吃下產生飽脹感,可以避免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但水果也要盡量少吃太甜的水果,比如香蕉蘋果、棗子等水果,而柑橘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則較低。

防治脂肪肝若干個措施

核心提示:強調適度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單純脂肪肝和肥胖者應增加活動量以促進脂肪的消耗,一般2小時步行12公里才能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脂肪肝的防治首先要針對產生脂肪肝的病因采取相應措施,同時采取控制食、降低體重、適度運動、為治療及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措施。

  病因治療 這是防治脂肪肝的關鍵。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應予以抗病毒、調整免疫、改善肝臟病理和恢復肝功能等的藥物治療,以促使脂肪代謝恢復正常,常用藥物如雙虎清肝顆粒等。糖尿病患者應從控制血糖,恢復腺功能等方面治療。酗酒及酒精性脂肪肝首先要戒酒。長期使用激素類藥及抗癆藥,應選擇對脂質代謝影響小、肝毒性小的藥物,同時配合保肝治療。營養過剩及肥胖者,則要減少飲食的熱量攝入,營養不良者應補充蛋白維生素,并消除導致營養不良的各種因素。

  控制飲食,降低體重 這是防治脂肪肝的一個中間環節。限制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每天應少于30;糖類食物也應控制,因為攝入糖類過多,可促進胰島素分泌而增加糖轉化為脂肪,故脂肪肝患者每日主食應控制在250克左右;蛋白質類食物要充足,每日應進食100克含蛋白質食物,因為蛋白質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半胱氨酸蛋氨酸等能防止肝內脂肪類物質的貯留。古人曰醫食同宗藥食同源,某些食物如大豆、玉米、玉米須、黃瓜大蒜頭、蘑菇、生、海帶、牛奶、雞蛋、茄子、空心菜、韭菜、茶葉、菊山楂等均有一定降脂作用。

  在控制飲食的同時要逐漸降低體重,每周降0.51.0公斤,下降到正常即可。

  適度運動 強調適度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單純脂肪肝和肥胖者應增加活動量以促進脂肪的消耗,一般2小時步行12公里才能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堅持跑步也可促進脂肪的消耗。肝炎合并脂肪肝者要視病情而定,轉氨酶明顯升高時,應以休息為主,接近正常或正常時可逐漸增加運動量,活動時以自覺周身微微汗出,休息疲勞感為宜。有條件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行為療法 修正不良習慣可以促進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減肥和防止體重反跳,根據對一些肥胖患者的調查,大部分有明顯的飲食習慣,如問診時得知起居室常備水果,此為先行因素。其對策是不吃水果家中和單位不放水果,糾正目的在于去除先行因素。然后再制定每周計劃,其達到程度以點數記于日記本上進行自我評估。糾正達到了既定目標后,應給予鼓勵以建立其信心,促進患者長期自覺堅持減肥是成功的關鍵所在,這就是所謂的行為療法。

  藥物治療 治療脂肪肝沒有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上的降脂藥對脂肪肝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大體上為三類:一類是膽堿類藥物,它是通過促進磷脂合成來加速肝內脂肪的運轉,如復方膽堿等;第二類是維生素B族類藥物,它是通過補充脂肪代謝所需的維生素來促進脂代謝,保護肝細胞,藥如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肌醇酯等;第三類是中藥,大多為祛濕、化痰、消食化積、活血化瘀、清熱降火之品,如陳皮、半夏、枳實、紅曲、郁金、水紅花子、苦丁、全瓜蔞等。

  總之,上述是治療脂肪肝的5個方面,缺一不可。脂肪肝的治療固然重要,但是預防脂肪肝的發生更為重要。根據脂肪肝發生的機理,應在藥物的使用、疾病的控制、飲食的調節和適度的運動等幾個方面防患于未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脂肪肝
脂肪肝怎么能看出來?
酒精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關于脂肪肝懂了這幾點 你就是專家!
「原創」什么樣的脂肪肝患者需要肝穿刺?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柞水县| 奉贤区| 隆尧县| 余江县| 内丘县| 广灵县| 甘孜| 大丰市| 梧州市| 元谋县| 阳西县| 林西县| 神农架林区| 铜陵市| 潍坊市| 黎平县| 曲麻莱县| 巴青县| 靖州| 清徐县| 新民市| 霍州市| 曲阳县| 精河县| 安龙县| 远安县| 长汀县| 怀仁县| 玉树县| 南宁市| 井冈山市| 孝义市| 织金县| 寿宁县| 定边县| 竹溪县| 江源县| 敦煌市| 西峡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