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ylulu, FM 成長工作室(FM STUDIO)主理人、主筆,資深主流媒體記者背景,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資深早期教育研究者,師從創造力專家施建農教授。研究方向兒童創造力、兒童情緒發展,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家庭育兒教育,個人成長、親密關系,積極心理學倡導者。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的職業,也是最嚴峻的職業。這個職業沒有培訓直接上崗,但承擔的責任卻極為重大。這個職業沒有明確的KPI考核,卻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未來以及他的后代(教育模式的延續性)。在中國,家長經常會給孩子們貼上各種各樣標簽,卻很少審視自己的教育模式和行為。但往往成為決定因素的,就是父母自己的行為。
在心理學界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處事方式影響頗深。在下一篇內容里,我們會詳細用文獻和實驗為大家介紹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孩子情緒、成績等各種問題的關聯。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美國心理學家鮑倫德(Baumrind)對父母類型的分類。
1 權威民主型父母
權威民主型父母是所有父母類型里最提倡的一種模式。這類父母能提供一個關愛、支持的家庭環境,親情關系彰顯,讓孩子在家里感到溫馨,父母相互支持,并對孩子提出期望,設立行為和道德的底線。以溫情民主的家庭環境作為底色,傾聽孩子的聲音,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以鼓勵為主,培養各項能力為目標,目光長遠,同時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有明確的規則去規范。父母以身作則,作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特征:綜合分數最高
自信,成熟、理性、而且樂觀向上,有好奇心強,獨立心強,對人友好,尊重他人,善于交往,學習事業可能很成功。
鮑倫德在實證研究中經過長期跟蹤調查發現,在權威型(民主)家長的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都是同齡人中最優秀的一群,因為權威民主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對自我整合能力和工效性能力培養有很好的引導作用。自我整合能力是自我心理學里的一個概念,即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高。工效型能力是指孩子在對人對事的行為上,較多表現出肯獨立、負責任、勤奮、想取得成就的性格特征。
此外,權威性父母教養出來的子女還普遍地表現出與人友善、合群的性格特征。這樣的子女適應性強,更容易在社會上獲得成功。
2 專制型父母
這類父母相信我說了算,在家里專權專制,嚴厲苛求。習慣控制, 要求無條件服從。他們很少傾聽孩子的聲音,確立行為準則時,很少考慮孩子的需要,很少與子女交換意見,更多是滿足自己的考慮、虛榮心。出人頭地是這樣家庭的核心目標。虛榮心是核心心理動機。
孩子特征:膽怯,缺乏自主性
這樣的教育模式出來的孩子性格易焦慮、容易膽怯、性格冷漠悲觀,缺乏自主創造力,依賴他人又不能相信他人,缺乏社會交流技能,自我防御性強,逆反心理重,攻擊性強,情緒不穩定。
這樣培養孩子的附帶結果可能是:一個孩子,可能考上好大學,甚至事業上有一定所成;但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人際關系較緊張,婚姻家庭問題會較多。
3 溺愛型父母
這類父母能提供一個關愛的、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孩子往往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親子關系較好。父母給出很多,孩子回報很少。孩子對自我享受和被照顧認為是理所當然。
溺愛型父母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不會給孩子提出規則和底線,無視孩子的不良行為(如對其他人作出傷害、打擾行為),比較放任,很少懲罰,并認為這是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致使孩子行為有較大問題。
孩子特征:自私任性
孩子的自我生存能力低下,不太會照顧自己,自我控制能力低,自私任性,缺乏行為動力,依賴他人,注意力不夠集中,不服從,沖動,挑剔指責他人,都是他人的錯,長大后,不服從管理,不善于合作,不懂尊重別人,很難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工作成績較低。
4 忽視型父母
這類父母很少能給子女情感上的支持和日常生活學習的關心,放任自流。父母只顧忙著自己的事務。夫妻關系冷漠。家庭中唯一的交流是靠吵架來進行。任務完成是靠壓力來取得。孩子在家里感到壓抑。父母對子女的行為很少提出期望和標準,讓孩子生活沒有目標。有很強烈的失落感。孩子有一定的自我生存能力。
孩子類型:缺乏愛的能力
孩子缺乏自信,缺乏技能,低自我控制能力,對挫折的低忍受性,缺乏長期目標,家庭中人際之間關系冷漠,孩子長大離開家以后,不太愿意與原家庭聯系。自己組合家庭以后,一種可能性是建立另一個情感冷漠的家庭,但是,也可能會過度的溺愛自己的孩子,無論哪種,都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造成很強的失落感及受挫感。
圖片來自ins,溺愛不是愛,控制也不是愛,真正的愛,是平等的,尊重的,是用我們最大的力量將孩子托舉到我們面前讓他們有與人對話受到尊重的感受。
測測你是哪種父母類型
快速完成下面的題目,根據實際情況填寫,不要反復斟酌。注意,您選擇反映的是'我實際上是這樣這樣”,而不是'父母應該怎樣怎樣”。
1=從不 2=偶爾 3=經常 4=總是
您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家長嗎?您能否創造一個和諧美滿、溫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與自己愉快輕松的溝通?
1.我會通過自己的言談和表情,告訴孩子自己很喜歡他。
2.我允許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獨到之處,表現得與眾不同。
3.我對孩子懲罰是基于公平、恰當的原則。
4.當孩子面臨一項困難的任務時,我會給予積極的支持,使他得到一些安慰,并讓孩子感到他并不孤立。
5.我總是試圖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希望使他成為出類拔萃的人。
6.我很信任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7.我愿意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電視、運動等。
8.我讓孩子的生活更有意義和豐富多彩,比如買很多書給他、安排他去夏令營、參加俱樂部。
9.我感到自己與孩子之間存在著一種溫暖、體貼和親熱感覺,我會常常擁抱他。
10.我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觀點,而且鼓勵他在實際中表達和去嘗試。
15分以下
您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平等交流的想法,不夠了解孩子內心世界,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冷冰冰的感覺。建議您仔細回顧一下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歲月,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反思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15—25分
您對孩子的態度有些冷淡,而且不重視孩子自己的想法,事實上你也想好好地教育孩子,與孩子交流。但是你缺乏一定的技巧,多看看一些如何與孩子相處、談話的心理學書籍,對您改善家庭氣氛和親子關系是有幫助的。
25—35分
您是一位很優秀的家長,您和孩子的關系非常融洽,孩子會從中獲益非淺的。實施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剛剛開始會有些難度,注意要真正地尊重孩子。如果您在繼續保持這樣的關系上碰到問題,可能是孩子長大了,您應該更多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時也告訴孩子自己的教育觀念。
35分以上
你差不多是個完美的家長了,溫和體貼,善解人意。您這樣的性格對于孩子性格發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也許您現在可做就是把自己的教育方法寫出來,告訴別的父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