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思想教育中要善借“他山之石”
宋鴻福 河南省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 QQ:909145992 TEL:13939656009
作為高中階段的班主任,在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扮演著學生成長路途中的“引路人”的重要角色。而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理想的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說我們班主任老師經常只是板著一副面孔進行生硬地說教,恐怕就連我們自己也會覺得空洞無味,面容可憎起來,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
為了讓我們的班級管理變得更加扎實有效,學生思想上能夠真正理解、接受和認可,并自覺地變成自己積極主動的行為習慣,我們應做一個有心人,注意平時的點滴積累并善于借“他山之石”,借力打力,以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作為班主任我們會發現,善于進行自我教育的學生,一般會令我們省心不少,尤其在今后長期的人生旅途中少走許多彎路。那么如何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做到“懸鞭以自警”呢?
有一次,我見到一篇文章:《教育孩子沒有神秘配方》------其內容是作為家長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其觀點很有見地,簡直有振聾發聵之感。為了讓學生換位思考,我特意讀給學生聽,讓他們自覺進行自我教育,尤其是其中的這樣一段文字在黑板上:
再淵博的家長,也代替不了圖書館;再富有的家長,也不是搖錢樹。你最終能給孩子多少具體的知識和物質享受呢?如果你的孩子在這一時期從你的家庭教育中獲得了健康的人格,可以獨立地解決困難,自信地面對挑戰,自覺地遠離惡習,主動地承擔責任,熱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總之,成了一個素質過硬的人,成了一個不用你操心,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己個人理想的人,那才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從這些文字當中,學生感受到了作為父母的種種不易和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更會自覺地樹立自己的成長目標和追求。而一旦他們有了這種強烈地成才的愿望,還有什么困難是會是他們無法克服的呢?
兩年前,我帶的一個畢業班,一位同學在我三令五申的紀律要求下依然違反紀律在班內大聲喧嘩并被我抓個正著。面對對我如何處分違紀的學生充滿觀望的全班同學,我沒有直接切入他們期望的話題,而是避開這一話題直接開始借用了一篇曾經看過并在我腦海中留下印象深刻的題目為《選擇》的文章: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學生聽到這很驚訝,不少同學發出了“啊”的一聲驚呼,我沒有停留照樣往下讀----監獄長答應滿足他們一人一個要求。------由于這篇文章同學們較為熟悉,學生開始反應了過來,七嘴八舌地接過我的話題,我稍微制止了一下騷動和不安,接著把文章讀完-------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到:“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孩子。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然后我問:“若是不幸入獄但卻有幸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要求呢?”
看到同學們興奮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我對他們的選擇不置可否,開始談我的認識和看法。
“不少同學選擇了第三種,也是通常被鼓勵和認可的一種,不過也有幾個男同學大膽地選擇了第二種較為浪漫的要求。”(看我并未去譴責他們,做出了第二種選擇的同學大多做了個鬼臉。而其他同學哄地一聲笑了,笑聲中充滿了輕松,沒有一絲的敵意和嘲弄。)
我接下來說,“其實這兩種選擇無所謂對與錯,只不過是一種選擇而已。不過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明天的生活是由現在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將決定我們今后的生活。如果我們今天選擇了在課堂上無所事事、睡覺、打鬧、看玄幻小說、聽MP3、打游戲、收看手機短信,甚至選擇了談情說愛,那么就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甚至是一輩子過你自己今天所選擇的這種生活。”
我話鋒一轉,進而說道,“今天晚上,剛上課時,我在教室外面看同學們的學習情況,當時就把我看得相當激動,心潮澎湃,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現在我就把我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說給大家來聽------我不妨把我看到的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情況:班級的優秀生同學,他們要么在投入地做題,要么在入神地讀書,搖頭晃腦地讀書,在為明天的考試,更為50天后的高考做最充分的準備,對這一部分同學,老師暗挑大拇指,心里在為這些同學喝彩,他們一貫的投入和專注,為他們贏得了人生路上的一步步輝煌,老師沒有理由不替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第二類情況:這些同學由于基礎和其他一些原因,平時成績也不是一貫突出,甚至有時考試成績還非常不理想,但他們確確實實把生存寫在臉上,更是寫在了行動上,也非常投入和專注,老師從內心深處發出贊嘆,贊嘆你們的執著和鍥而不舍,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你們的付出總會有豐碩的回報,你們的汗水不會白流;當然了,還有第三種:這些同學不說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話,但至少從學習和紀律上從來或很少能夠在更長的時間里要求好自己,有些同學天分應該說非常好,但就是自制力不夠,尤其在教室里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便想著投機取巧、渾水摸魚,見縫插針做點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因此成績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從內心深處老師替這些同學感到一些沉痛和惋惜,比如在今天晚上在個別同學身上發生的事情------”由于我在外面已經對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即使不點名,學生也能對號入座,知道我所指是誰。
不過,教育教學實踐同時告訴我們,當你批評了某個同學后,很可能會在他內心造成重壓或者長期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我又把語氣緩和了下來繼續說道,“當然了,即使是犯過錯誤的同學,老師也相信從內心深處你并不想犯錯誤,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個驕傲的自己、優秀的自己、閃光的自己,請在以后短短的50天相聚的日子里,把優秀、閃光和驕傲的自己充分展現出來,老師相信,你會給我們的老師和周圍的同學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最后我說,“老師相信,從現在到高考這50天的時間里,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珍惜每一天的寶貴時間,無論老師在與不在,都把學習當成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從投入程度上下功夫,從總結方法上下功夫,讓你們的老班能夠心無旁騖地在辦公室備課;我也相信,高考成績揭曉后,我們一定能笑到最后。”
講到最后,教室里一片掌聲。一直到高考結束,他們都很守紀,且在高考中取得了幾乎是全年級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慮到他們入班時的基礎,這樣喜人的成績在我心中幾乎是不敢想像的。
······
為了幫助家境貧寒的學生樹立自信,除了盡一切可能幫助他們,我還特別把《別光盯著自己的腳》、《讓苦難芬芳》讀給同學聽,并專門召開主題班會,讓他們自己明白:貧不足羞,貧而無志才是最大的悲哀,貧困不是墮落的理由和借口,在貧困中更需要奮起;
為了讓家境富有但胸無大志而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同學早日警醒,擺脫對家庭的過度依賴,我特意把《全有或全無》在全班宣讀,借一個家族的興衰史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不是法定幸運的人,父母給我們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一定要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生命才有特有的意義和價值;
為了讓學生在學生的成長路途中分清是非和榮辱,長成參天大樹和棟梁之才,我特意把《顛倒的榮辱觀》讀給他們聽,并引導他們思考:我今后走向社會究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從而做到有所為,更要有所不為,爭取做一個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人,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總之,在班級管理和學生思想教育中,我們班主任老師要善于借“他山之石”,即善于“借腦”,使得我們的工作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