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看不清了,都認為自己是得老花了。老人視力下降的常見原因,除了老花眼還有白內障等情況。
什么是老花?
如果你在看報紙、看書,不自覺地把頭向后仰或者把手臂伸長,讓書報拿得更遠才能看清楚,或者需要對著光線好一些的地方才能看得清楚一些,而且看近時不能持久,時間久了會眼脹、眼酸等,那可能是老花眼找上了門。
老花眼又稱“視敏度功能衰退癥”,最直接表現為近距離閱讀模糊、疲勞、酸脹、多淚、畏光、干澀及伴生頭痛等癥狀。醫學上又稱老視,多見于40歲以上,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絕大多數的人在40~45歲左右眼睛會悄悄出現“老花”。
什么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晶狀體混濁導致視力下降就是白內障。在最初患上白內障時,多數老年人的眼睛晶狀體只有周邊部分渾濁但中央部分仍保持透明,這時不影響到視力,但隨著病情的進展,晶狀體纖維水腫和纖維間液體不斷增加,使得視力變得越來越差,嚴重的可致盲,老年性白內障多見于40歲以上。
如何一招區分老花、白內障?
區別一
老花眼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會導致眼睛失明,而白內障是一種眼病,而且是導致老年人失明的全球第一大眼病。隨著白內障病情的進展,最終可造成眼睛完全失明。
區別二
老花眼則表現為看近不清,看遠清晰,只要不看書讀報做針線活,對生活的影響相對較小。
白內障患者是晶狀體混濁引起的,因此白內障看哪都不清楚,因為這跟眼軸長短關系不大,而是混濁的晶狀體遮擋了部分光線的進入。
區別三
老花眼的成因是眼睛看近時,需要通過調節改變屈光力,這種調節功能是晶狀體逐漸硬化、睫狀肌功能衰退,這種調節困難造成了視力模糊。
白內障是當眼部晶狀體囊膜因為老化、氧化等原因受到損傷的時候,導致了晶狀體出現渾濁現象,或者由外傷等其他原因導致的晶狀體渾濁。
區別四
老花眼會伴隨有眼脹、頭疼等癥狀,但引發其他眼病的可能性小。
白內障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會引發諸如青光眼等嚴重的眼睛疾病。
區別五
老花可以通過配鏡矯正,但白內障不行。
老花眼雖然可以通過眼鏡矯正,但老花鏡必須隨身攜帶,還是擺脫不了眼鏡的困擾。在以前,傳統的白內障手術,也只能單純的解決白內障問題。而現在,隨著眼科技術的進展,通過手術可以同時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近視眼等多種眼部問題,一舉多得。
如何一招解決白內障、老花?
如果只是單純的老花還好辦,戴個老花鏡就可以,但是老花和白內障同時存在,戴老花鏡能解決老花的問題,但是不能解決白內障的問題。現在的治療手段是超聲乳化加人工晶體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