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是鼻腔周圍面顱骨的含氣空腔。共有四組,八個竇腔。竇腔一旦發生炎癥,病變鼻粘膜就會因此排泄不暢而堵塞竇口,造成竇腔分泌物堆積、缺氧、感染、化膿,流黃膿鼻涕、大腦供氧不足、嗅覺失靈、記憶力減退等,危害性很大。如果有上述癥狀,很可能就是鼻竇炎了,具體分析見下文。
鼻竇炎的臨床表現
1、膿涕多:鼻涕多為膿性或粘液性,黃色或黃綠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于牙源性上頜竇炎。
2、鼻塞:輕重不等,多為鼻粘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暫時性嗅覺障礙。伴有鼻息肉時可完全阻塞。
3、頭痛:慢性化膿性鼻竇炎一般有明顯局部疼痛或頭痛。如有頭痛常表現為鈍痛或頭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間輕。前組鼻竇炎多表現前額部和鼻根部脹痛或悶痛,后組鼻竇炎的頭痛在頭頂部、顳部或后枕部。患牙源性上頜竇炎時,常伴有同側上列牙痛。
4、嗅覺減退或消失:多為暫時性,少數為永久性。因鼻粘膜腫脹、肥厚嗅覺變性所致。
5.視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視力減退或失明。
鼻竇炎的危害
1、引發記憶力下降:鼻竇炎使得呼吸不暢,造成大腦缺氧,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2、鼻部、咽部、眼部等周圍組織發炎: 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視網膜炎等;鼻腔與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與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竇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這些組織,引起各種病變,如慢性咽炎,中耳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等。
3、病灶上行還可引起顱內并發癥:嚴重者可出現對側面部及上肢肌肉癱瘓或抽搐,膿腫破潰后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4、病灶和下行感染 :鼻竇炎作為感染病灶,還可引起感染性關節炎,腱鞘炎和皮膚病。
鼻竇炎如何治療
可以通過局部治療:通過沖洗鼻腔,讓濃鼻涕流出來。 另外一種治療就是全身治療,全身治療分幾類藥物。
第一類藥物就是抗菌藥物,抗生素。不過為避免抗生素濫用,醫生基本不用抗生素來治療急性、慢性以及成人鼻竇炎。
第二類治療叫黏液促排劑,通過一種藥物促進鼻腔纖毛運動,減少水腫,使這些濃鼻涕排出來。
第三類藥物是消腫的藥物,這類藥物多是激素類的藥物,使用時一定要慎重。
第四類藥物就是中成藥,它通過收縮鼻腔,減少黏膜的腫脹,排出膿液,提高局部免疫力來治療鼻竇炎。
第五類藥物就是提高免疫力的藥物。
鼻竇炎的護理方法
1、使用濕氣機,可預防鼻腔及鼻竇干燥。
2、一次擤一側的鼻腔,可防止內耳形成壓力,使細菌跑到更深的地方,如中耳腔內形成中耳炎。
3、吸入熱的蒸氣,有助鼻竇通暢。
4、用熱毛巾覆蓋眼睛及顴骨,可減輕或者消除鼻竇痛。
5、多補充水分,每天喝大量的飲料可以稀釋黏液,使鼻腔分泌物容易擤出。
溫馨提示:鼻竇炎危害人群廣,及時治療是關鍵,鼻竇炎初期是可以治愈的,但是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會誘發多種并發癥,并且也會增加后期的治療難度,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