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躺在路上被軋死的,這樣也判我賠56萬,我不服!”江西撫州,一男子與家人吵架,遂服用毒藥后躺在馬路上,被路過的小汽車碾壓身亡,事后家屬將司機、保險公司告上法庭,索賠112萬。法院判賠一半,即賠償家屬56萬,這是為何?
(來源:江西撫州宜黃法院、大象新聞)
事發當天晚上,天空下起了大雨,張某因家庭矛盾與家人發生爭吵后,遂產生了輕生的想法,并于當天晚上服用了兩種農藥后,冒雨“自行”躺在馬路上。
對于張某躺在馬路上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保險公司認為,張某是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并希望從中獲取高額的賠償金。但家屬卻認為,張某是服毒后暈迷倒在馬路上而已,并非故意的。
需要強調的是,被害人是否存在故意,尤其重要,這將決定死者家屬能否獲得賠償,而不是賠償多少的問題。
《民法典》第1165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行為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該法條同時還規定,如被侵權人系故意或也有過失責任的,可減輕或免除侵權人的責任。
經鑒定,死者張某體內確實是有敵草快、溴敵隆兩種毒藥成分,但其死因是被巨大鈍性外力作用導致創傷性休克死亡。鑒定結果還顯示,毒藥是加速、促進死亡的原因之一。
司機李某的意見是:張某在大雨天氣、晚上天黑時躺在馬路上,是導致事故的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張某應當承擔所有責任,即便其個人有未履行注意義務需承擔責任,也應當由保險公司承擔。因為他投了交強險和100萬第三者商業保險。
《民法典》規定,第3者責任險屬于商業保險,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第3者責任險賠償醫療費超出限額的,超出部分由責任人承擔。
也就是說,如果法院最終判決司機李某需承擔賠償100萬以內責任的話,將由承保的保險公司承擔。以外的部分,才由李某承擔。
那么保險公司需要承擔責任么?
綜上而言,現在是三方各抒己見,各有各的說法。但法院卻有不同的意見,法院經審理后認為:
首先,雖然張某服食了毒藥,但目前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系“故意的”,根據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來判斷,可認定張某系服藥后昏迷所致。
其次,根據“優者危險負擔”原則規定,由于機動車與行人在行駛通行權時,機動車的危險性更大,因此應承擔更重要的注意義務。故在同等過錯的情況下,機動車一方應承擔更大的責任。
意思就是說,在雙方具有同等過錯的情況下,由于機動車的優勢地位更加明顯,因此應承擔50%以上的責任。
最后,張某在大雨天氣、晚上天黑時躺在馬路上,其行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即其過錯責任更過大。
綜上所述,法院遂駁回張某家屬主張保險公司承擔70%責任的訴求,并酌情判定保險公司承擔50%的責任,即賠償家屬56萬元。
目前,雙方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即代表法院判決已生效,故保險公司需在判決生效后十天內,支付家屬賠償金56萬元。
那么大家認為,保險公司承擔一半的責任,合理么?歡迎大家討論!
關注@以身說法!一起從實踐案例中,看人生百態、學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