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奔跑的小小宇
偽需求!蹭熱度!用戶少!
小小宇的純黑色跑鞋推薦系列,到本期正好滿十期整,不乏有用戶評論這些言論。
但是,只要我的后臺有跑者在問,還有跑者希望我推薦這類產品,小小宇都會把這個系列持續更新下去的。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3
Pro 3是當今跑鞋設計領域最為成熟的競速跑鞋之一,具有出色的靜態腳感,優秀的重量控制,以及優秀的跑動體驗。幾乎能夠勝任絕大多數的中長距離體測考核需求。
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偏高,而且考慮到需要純黑跑鞋考核用戶的用鞋場景以及頂級競速跑鞋800-1000公里的耐用屬性,建議大家謹慎考慮。
預算充足,不二選擇。預算勉強,不要逞強。預算不足,直接放棄。
喬丹體育 飛影PB3
鞋面舒適且有彈性,中底澎湃且滾動感十足。集中喬體育全力之作的飛影PB3不僅保留了品牌一貫的高性價比,還整體提升了自家產品線的專業水平。
飛影PB絕對是這個價位的高性價比產品,主要是價格低。
必邁 驚嘆MIX PLUS
驚嘆MIX是必邁推出的全民碳板跑鞋,腳感要比上面兩更雙柔軟一點,但是在重量控制和推進感上略有遜色,日常訓練和測試都可以。
個人建議:能力強且對于成績有著極高追求的跑者選擇上面兩雙,能力略有不足,只以及格為目標的跑友選擇驚嘆MIX。
adidas Adizero SL
這雙鞋有兩個非常大的優點,經濟實惠,皮實耐著。腳感不軟,反而有些韌彈,非常適合中短距離的競速訓練。鞋面厚度適中,南方幾乎能夠全季節適用。
戰神三代雖然在泡棉的堆積量上進行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依舊保持了相對薄底的設計,非常適合中短距離的訓練,100m到10km的競速訓練都可以完勝。他的腳感可能沒有那么完美,但是300左右的價位,戰神三代還是很能打的,而是最耐用的存在。
多維 征途2代
征途2代擁有和戰神三代相同的設計思路,和相近的用鞋場景,但是定位上更加偏向于競訓,而且外觀質感上略遜于戰神三代,但是依舊是100m到10km的競速訓練的實戰好鞋,更低價格的征途2代,實用性也非常出色。
多威 AM2713
無需廢話,經濟實惠,皮實耐造。
HOKA 邦代8
邦代8采用的工程織物網紗鞋面提供了舒適的包裹體驗,不管是日常的出行還是長距離的慢跑訓練,都能擁有舒適的穿著體驗。加厚的超輕泡棉大量堆積形成舒適的鞋床,搭配HOKA的精準調校,為跑者提供了舒適的腳感體驗,對于大體重跑者也同樣友好。
索康尼 勝利21
勝利21擁有出色的緩震性能和穿著體驗,除了貴點,這鞋在緩震慢跑鞋中幾乎沒有缺點。索康尼勝利系列幾乎每一代都會出純黑色版本的跑鞋,如果覺得勝利21超出預算了,那么就可以去找前幾代的產品,同樣優秀。跑鞋買新不買舊,沒必要拿幾代產品去對比,沒意義。
Asics Gel-Nimbus 25
如果我們預算充足,都是頂級緩震慢跑鞋,Nimbus 25和勝利21我們怎么選?
勝利21腳感更加韌彈,非常適合長距離的慢跑訓練,Nimbus 25泡棉非常的柔軟,更加偏向純粹的慢搖和日常出行。都非常適合大體重跑者。
adidas Ultraboost Light
UB Light是在傳統UB的基礎上,進行了泡棉的重新調配和矯正。腳感依舊沿襲了UB系列一貫的柔軟舒適,重量控制更加出色。但是依舊達到了42碼,300g的重量。非常適合日常慢跑,輕度訓練,通勤穿著腳感極佳。
Saucony Surge澎湃
澎湃鞋面厚,但是秋冬保暖啊。澎湃是合資鞋,血統不純正,但是他便宜啊。澎湃長距離相比勝利更泄力,但是他腳感更柔軟啊。這雙鞋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放在特定情況下,這些缺點就都是優點。各位可以合理選購。
Brooks Ghost 幽靈 14
GHOST14是一雙非常標準的傳統萬金油有跑鞋,能夠兼顧多場景的適用,舒適度和緩震性能都很不錯。而且鞋面厚度非常適合即將到來的冬季,保暖舒適。
Saucony Phoenix Inferno 火鳥3
經常有跑友問小小宇,我只有300多的預算,索康尼能買什么跑鞋,舒適的,用來慢跑。火鳥3就是標準答案。性能比品牌重要,但是品牌對于用戶的心里影響同樣重要,喜歡就去選擇,沒有任何錯,而且品質又不是很差。
adidas Switch FWD
Switch FWD是一雙結構緩震和材料緩震相融合的舒適慢跑鞋,腳感非常舒適軟彈。如果你被強制要求穿一雙純黑跑鞋,但是還想展現一點自己的小個性,這雙Switch FWD就非常適合你。
Mizuno Wave Rider 26
Rider 26拋棄掉了傳統實體wave,通過雙層中底搭建的方式,來實現階梯性緩震和穩定的作用。鞋面厚度相對適中,南方能夠適合全部季節,北方適配春夏秋季。非常適合對于穩定度和耐用性要求很高的跑者。
Skechers Max Cushioning 星邁
斯凱奇星邁不僅僅能夠滿足你10km級別以上的長距慢跑需求,久站或者是穿搭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二級市場4開,甚至3開的價格性比極高。
超輕19是一雙輕量化慢跑鞋,追求輕量化的同時犧牲了一定的穩定性,腳感非常柔軟,輕度慢跑非常不錯。適合正常體重和偏小體重跑者,日常穿搭,慢跑訓練選擇。
李寧 越影2.0
越影2.0是一雙調教相對穩定的緩震慢跑鞋,全掌?科技中底具有很出色的緩震回彈效應,鞋面也更加輕薄,大體重體測也是很好的選擇,而且便宜。正常體重和偏大體重跑者日常訓練,體測,穿搭。
匹克 態極 知行
這是一雙長得非常像皮鞋的休閑運動鞋,不用放大鏡看根本看不出來(本人實測過),因為用的態極科技泡棉,所以腳感非常柔軟,久站,輕度運動非常不錯。
匹克 態極4.0
態極中底長距離奔跑都會泄力,但是靜態腳感出色,非常推薦日常出街和通勤穿搭。
Asics Gel-Kayano 30
Kayano 30和NIMBUS 25采用了相同的鞋面、中底泡棉和大底構造,但是在中足內側增加了4D支撐系統,在跑動中有效減少了內旋過度的發生,對于大體重和初跑者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Asics GT-2000 12
GT-2000 12作為亞瑟士的次頂級支撐跑鞋,雖然沒有Kayano 30緩震腳感高和支撐系數高,但是鞋身重量更加輕質,而且鞋身設計更加流暢,腳感和緩震性能也同樣出色,對于中小體重跑者適配度更高。
Nike React Infinity 4
鞋面偏厚是我在過去兩個月一直不推薦Infinity的主要原因,夏季訓練非常容易出汗。雙十之后,我們將迎來實質性的冬季,不僅僅是北方的小伙伴,南方的小伙伴也是需要對腳部保暖的。而且這次的Infinity加強了鞋身的穩定化處理,對于初跑者和大體重都非常友好。
Mizuno Wave Inspire 19
INSPIRE 19是一雙兼顧了緩震和穩定性能的跑鞋,鞋面包裹性和穩定性也是極好的,對于bmi超級大的跑者略顯不足,但是對于體重偏大的跑者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Saucony Guide 向導 16
GUIDE向導 16在保證穩定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249g的重量也非常的優秀,價格也比坦途更容易接受,適合中小體重跑者日常訓練穿著。
adidas Adistar
adidas的跑鞋矩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穩定系跑鞋一說,具有穩定腳感的adidas Adistar勉強可以算是一雙。ADISTAR的定位是一雙長距離的舒適慢跑鞋,鞋身穩定,腳感舒適,除了外形不對我胃口外,整雙鞋的設計還是比較復合我對慢跑的所有要求的。
李寧 烈駿6
提到大體重穩定系跑鞋,烈駿6是一個永遠都躲不開的話題,全方位的穩定包裹加上幾乎豪華的中底配置讓這雙支撐跑鞋稱霸一時,但是重量控制確實有待提高。非常適合大體重跑者慢跑訓練。
361° 赤焰 秋冬
作為國內少有的穩定系跑鞋,赤焰3很好的詮釋了設計的目的就是需求這個理念。穩定的鞋身,出色的腳感,以及適當的穩定性能,能夠滿足絕大多數跑者對于穩定系跑鞋的需求,對于初跑者和大體重跑者格外友好。
喬丹體育 雨燕3.0 361° 雨屏6
雨燕3.0和雨屏6的設計思路沒有實質性的區別,都具有針對化設計的方潑濺跑鞋,犧牲了一定的保暖性和中底回彈性能。但是更加保暖,穩定性也很不錯。這些屬性也同樣適合送給老人。
文章很長,廢話很多,非常感謝各位觀眾姥爺的細心觀看。
本作者創作毫無章法,選題也較為隨性,各位有希望觀看的作品,可在文章評論區中進行指出。
希望小小宇的文章能夠幫組到各位,那么我們下期再見。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