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恐怕已經是目前最流行的職業病了,頸肩疼痛、厚背,富貴包,嚴重的會引起心腦血管等疾病。
頸椎常識:
頸椎一共有七節,醫學界以“C”來代表,我們稱為C1-C7,頸椎與頭部間的交感神經與血管是密切關聯的,一方受損,另一方無法置身事外。
頸椎受到C1-C3關節的突出扭轉損傷,讓C1-C3脊椎周圍的交感神經受到壓迫,導致交感神經產生持續興奮,交感神經與脊椎周圍的靜脈和動脈血管是相互關聯的,交感神經的持續興奮,會讓血管發生持續痙攣,導致血管壁變厚、變細、硬化,腦血管不同于其他血管,腦血管更加脆弱,當腦血管發生變細、硬化、痙攣收縮后,就會引發腦血管供血供氧不足,這樣患者就會發生頭暈、頭疼、注意力不集中、反射弧較長等癥狀。
早期患者會感到頭暈、頭疼,如果患者病情沒有得到緩解,讓病情持續發展,會讓患者的病情腦部更加嚴重。
C1:易患頭疼、失眠、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高血壓、面癱。
C2:易患偏頭疼、失聲、鼻竇炎、扁桃腺炎。
C3:易患吞咽異物感、呼吸困難。
當患者腦血管繼續病變,會加重顱內供血不足的問題,也更容易在腦血管當中發生堵塞,引發腦出血、腦梗等病癥。
1.壓迫到神經血管:
頸椎壓迫椎動脈神經,會導致椎基底動脈痙攣和大腦供血、供氧不足,患者會出現頭暈、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耳鳴、猝倒等癥狀。
2.頸椎退行性病變:
頸椎退行性病變一般頸椎病,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3.不良坐姿:
長時間久坐缺少鍛煉造成的頸椎肌腱鈣化勞損,引起的頭部缺氧供血不足。
4.失眠:
長期失眠導致頸部神經興奮,刺激肌肉充血腫脹,會引起疼痛。
1.注意休息
工作1-2小時活動一次,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2.正確姿勢
長期伏案工作者要保持頸部的正直,輕微的向前傾著,避免頸部的過度勞累,這沒有一定的規定只要自己感覺輕松、頸部放松的姿勢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