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如玉
流蘇
二十四個節氣中,我最喜歡立春、雨水、驚蟄、清明、白露、秋分。這些喜歡不為別的,只為兩個字的組合如此妥帖相宜。古人的智慧令我深深折服,小小的方塊字蘊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立春,人面桃花,灼灼其華;驚蟄,破繭成蝶,動人心魄;雨水,靜倚畫船聽雨眠;白露秋分,獨步青山拾小令。而唯有清明,令我靜心素情,欲說還休。
白夜姐姐說,清明二字,有清潔、明凈之意。是的,如此詮釋才賦予了這兩個字最恰如其分的簡約美好。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內心深處,我向往那樣的心清如玉,義重如山。
喜歡清明,也便喜歡了清明的人事與物。
喜歡那些潔凈的面容,不論年幼與衰老。喜歡那些澄澈的眼眸,如一汪泉水,水波映月,靜影沉璧。喜歡那些干凈的笑容,散發著陽光的暖香。喜歡那些友善的話語,如春風輕輕拂過心田。喜歡宛如蓮花般素潔美好的女子,喜歡淡若清風氣宇軒昂的男子。喜歡那些真誠的付出,不帶任何憐憫,不求任何回報。
固執地以為愈是清明的東西愈是簡單美好的。它能夠幫助我們重新獲得力量。重新在路上。重新擁有克服與跋涉的勇氣。
每次目睹盛大的綠意,內心便會通透潤澤,所有的塵埃隨著漲起的碧綠春水悄然湮滅,心靈的角落陽光豐沛,雜草不生。
迷戀每一朵花開的美好。寂寞的,熱鬧的,素潔的,絢麗的。花開四季也好,只開一季也罷,我的心上早已留下時間的刺青,在日長飛絮輕的時光里,只有花開的聲音:你的世界我來過。
迷戀某一種書刊的味道。這本書可以沒有任何廣告信息,除少量充滿意象與懷舊氣質的照片、插圖之外全都是文字,可以隨刊夾上兩枚明信片,圖案稚拙素凈,仿似拿在手中就能掂量出某種童真歡愉的氣氛。“它能使人在閱讀時獲得靜謐時光,它可被留存。它暫時離開資訊的、應景的、熱鬧的、時效的話題。它挑選自有風格的作者、文字、圖片,有距離感,或者未必都在這個時代里,但它們是美的。它有些不合時宜,它甘愿帶有落伍和倒退之氣。它推崇平實、真誠、清湛、開放的思維方式。它以自己的方式前行。”這樣的書就如《大方》。
其實,清潔明凈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那種一菜一湯,一衣一帽的平實與安穩呢。西芹百合炒蝦仁,晶瑩的綠、剔透的白、外加一點溫潤的紅,雖是平常不過的俗世煙火,卻足以謂之秀色可餐的人生。那素素凈凈的棉麻,要么是純色,要么有好看的格子、條紋或安靜清雅的碎花。沒有華麗的袍子,照樣活得鮮衣怒馬。或者再簡單些,在長桌盡頭安置一個簡易的木質花架,用來擺放一些多肉或綠葉小植,當用眼疲勞的時候,一抬起頭便與那鮮嫩可愛的綠溫柔相遇。
舞煙眠雨過清明。恰逢夜里雨聲,閑讀宋詞,讀破詞人一片心。或許我們錯過了季節,又錯過了回憶,那么,且讓我在心底遙寄心香一束,無論你在哪里,待走完滄桑人世,我們終會相聚。
(寫在后面:遇一俗事擾心,不免憤慨與郁悶,留下如此小文僅以抒懷。)
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