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謾罵老師的都是熊家長
秦玉龍/文
近年來,人們對待教師的態度、評價甚至非議也越來越多。例如個別教師師德敗壞,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例如老師適當體罰學生對與錯的爭論;例如一些重點學校里的個別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高高在上”等等矛盾和問題,都是人們議論的熱點。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致使老師對那些俏皮搗蛋不好好學習的“熊孩子”說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一旦老師批評或懲罰了犯錯的某個孩子,家長不問青紅照白就會“組團”到學校鬧事,甚至出現一家人“上陣”在校園追打老師的奇葩場面。這是對老師的職業的侮辱,更讓斯文掃地。
你可以不喜歡老師,但你不能肆意詆毀抹黑老師群體。對于一個人來說,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除了父母之外,師長的影響可能要排在前列。這個老師,有可能是他的啟蒙老師,也有可能是在他人生的某個特定時段遇到的某個老師,這樣的影響,有可能來自老師的淵博知識,有可能來自老師的奇思妙想,也有可能來自老師在課堂內外的點滴小事,甚至一句不經意的話。在潛移默化中,當年某位老師舉手投足的影響力,可能就如同草蛇灰線,在學生的人生中伏脈千里。所以,別說老師教你的都沒用……
沒必要將老師職業神圣化,更沒必要對老師“道德綁架”。平心而論,教師只是一個平凡的職業,之所以偉大,正在于其“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心。教師也是人,不可讓其只講無私奉獻,不顧家庭、不顧一已生活,乃至打著吊瓶都應該上課。更不可將其抹黑,一棍子打死,認為千錯萬錯都是教師群體之過。只有大家互相尊重、理解,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健康發展。
不要說教師矯情,也不要認為教師心理失衡。關心教師就是關心教育,關注教師就是關注未來。我們不是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嗎?不是大力提倡“尊師重教”嗎?可是,當教師并不是像一個“園丁”那么簡單,只管澆水施肥,精心呵護,他(她)們承載著億萬個家庭的企盼,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明天和希冀,承載著無數為人父母者的熱望……還是那句話,尊師重教不應只在教師節。讓老師有尊嚴的教書,讓他們感受到職業帶來的榮譽感與幸福感,比什么節日禮物都重要!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周刊》主編,網絡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余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