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為小七是學心理學的,身邊很多朋友(尤其是女孩子們)一遇到感情問題就會跑來向我“咨詢”。
聽來聽去,似乎年輕女孩子們在感情上糾結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這兩類:
1. 害怕自己不夠優秀,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掛在嘴邊的日常拷問是“你愛我嗎?你真的愛我嗎?”
2. 覺得對方不夠優秀,在關系里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害怕未來會走不下去。
每次有朋友來傾訴,我除了用心理學來“開導”她們,也特別喜歡推薦她們去看一個人的小說,那就是簡·奧斯丁。她筆下的故事,正好都在回應這2個愛情的終極問題。
你如果沒聽過這個名字,那你也一定聽過她的作品,比如《傲慢與偏見》。
她的作品講的都是一些英國鄉村女孩子們的愛情故事,無非就是一些家長里短的小事,卻成為了200年來暢銷不斷的“愛情寶典”,治愈了無數女性。
每個在感情里迷茫的女孩子,都可以在這些小說故事里找到答案。
而如果你已經進入婚姻,在日久的磨合中漸漸對愛情失去了信心,那么這些文字,也將帶領你重新找到愛的力量。
今天,小七就來跟大家分享簡·奧斯丁的作品。
但是在講她的作品之前,必須先來說說作者自己的故事,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知道,為何她能寫出這么多動人的愛情故事。
簡·奧斯丁出生于英國鄉下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中,家里有兄弟姐妹八人。
父親是個學問淵博的牧師,母親出身于比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因此,簡·奧斯丁雖然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家庭的優良條件和讀書環境,給了她自學的條件,培養了她看書和寫作的興趣。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1796年,21歲的簡·奧斯丁遇到勒弗羅伊,這是一個帥氣聰明的年輕律師,簡對他一見鐘情,并陷入熱戀中。
然而,簡·奧斯丁的家人希望她能夠嫁給一個有經濟實力的男人,而當時的勒弗羅伊只是一個窮小子。
在雙方家人的阻撓下,這段深情的初戀最終還是破碎了,她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心上人,并且從此再無相見。
簡·奧斯丁在一封給姐姐的信里表達了自己對此的心痛:“終于,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與他告別。而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些,我不禁淚流。”
后來,勒弗羅伊娶了個有錢人家的小姐,還成為愛爾蘭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
電影《成為簡·奧斯丁》劇照
過了很多年,有一位將繼承大筆財產的青年向她求婚,但是她沒有答應,她覺得“我并不愛他。”
懷著對愛情的最純粹追求,簡·奧斯丁最終終身未嫁,將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學創作。
《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與達西,這對史上最受歡迎的情侶,故事原型便是來自簡·奧斯丁那段刻骨銘心的初戀。
正是這一生唯一一次的愛,讓她起筆,主宰小說人物的命運,讓他們盡管經歷種種磨難,最終都還是擁有一個美滿的結局。
毛姆說,“大多數小說家的狀態都有起落,而簡·奧斯丁小姐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例外,她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更是忠實的“簡粉”,讀簡·奧斯丁不下20遍,創作“哈利波特”時參考了簡·奧斯丁的作品。
電影《成為簡·奧斯丁》劇照
簡·奧斯丁筆下的這些愛情故事,之所以在200多年后仍然備受推崇,仍然能夠給無數年輕人帶來深深的感動和啟發,我想是因為這些故事,根本上都是在回答我前文提到的,那些感情中的永恒話題:
1. 怎么樣的我,才值得被愛?
2. 什么樣的人,值得我托付終身?
其實都可以歸為一個問題:人的這一生,應該追求怎樣的愛情?
-1-
什么樣的我,值得被愛
簡·奧斯丁生活的那個時代,是一個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會,有錢的男孩子能夠隨意挑選年輕貌美的女孩子,而渴望嫁入豪門的女孩子們,只能在卑微的愛情中度過一生。
她們掩蓋真實的自己,迎合別人的眼光而活,這份自卑,是所有愛情中痛苦的根源。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但是簡·奧斯丁的筆下,卻活著一個個自尊自愛的女孩子,就像《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從不看低自己的愛情中的角色,把自己與男人視為平等去追求真愛。
面對高富帥小伙子達西,她保持著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勇敢地指責對方的“傲慢”,甚至拒絕男人帶著驕傲的求婚。
在她看來,我嫁給一個男人,不能僅僅因為他有選擇我的權利和傲慢。
“相信我有值得被愛的權利,并且我有權利選擇我要的愛情“——這或許是一個女子最大的魅力所在。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伊麗莎白的原型,正是簡·奧斯丁自己。
她的一生獨立而自信,面對愛情,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因為卑微而迷失自我。
讀她的文字,小七總會被這些女孩子感動,每當周圍有女孩子說:“我喜歡他,可是不敢說,我覺得女孩子不可以主動表白。”
我就讓她去看簡·奧斯丁的小說:
“將感情埋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機會。”——《理智與情感》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這個時代,很多女孩子害怕單身,害怕自己被拋棄,害怕自己不能找到真愛。
面對這些恐懼,小七又會想起簡·奧斯丁。
她的一生,盡管在愛情中很勇敢,卻從不為了給自己找一個歸屬而隨便嫁人。終身未婚,只愿嫁給自己心中的愛情,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知行合一的作家。
“我不會變成貧窮的老處女,只有貧窮才會使獨身者受到公眾的蔑視。一個富有的獨身女人,從來都受人尊重,可以像任何人一樣有理性,一樣愉快。”——《愛瑪》
這句話,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個女孩子應有的自信、獨立。
電影《成為簡·奧斯丁》劇照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
-2-
什么樣的愛情?值得托付終身
擇偶,愛情中的博弈——另外一個永恒的話題。
簡·奧斯丁的作品,幾乎每一部都在回答這個問題。究竟什么樣的婚姻才能給人安全感呢?是金錢嗎?地位嗎?還是美貌呢?
“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理性與情感》
在擇偶這個問題上,需要理性,也需要情感。如果你正在尋找答案,小七建議你可以讀一讀簡·奧斯丁。
小說里的女孩子,一生都在追求婚姻里的這份信任。作者認為,真正的信任基礎,并不能靠金錢建立。
“只有在無法獲得幸福時,錢財才能給人帶來幸福,就個人而言,除了滿足生活的必須之外,錢財是無法真正令人滿足的。”——《理智與情感》
《傲慢與偏見》里的一對有情人——達西和伊麗莎白,歷經坎坷,終成眷屬。對比伊麗莎白的閨蜜選擇經濟適用型婚姻,他們找到了信任真正的根基,是思想上的平等、尊重。
電影《成為簡·奧斯丁》劇照
-3-
嫁給“條件”的婚姻,只能是“將就”
多少作家口中喊著愛和自由,卻在現實面前低了頭。
而簡·奧斯丁不以愛之名討好欺騙讀者,以手寫心,用她的一生實踐著她作品中的愛情觀和婚姻觀:嫁給“條件”的婚姻,只能是“將就”。
她一生未婚,卻是兩個世紀男男女女的“愛情教母”。
她讓我們相信,一個獨立自信的女孩子配得擁有最美的愛情;也讓我們看見,一份建立在平等尊重、互相信任上的婚姻,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感情上的迷茫。如今,小七想把這6部愛情寶典推薦給大家,給予更多相信并等待真愛的鼓勵。
這套書收錄了簡·奧斯丁全部的6部長篇小說:
《傲慢與偏見》:被奉為“愛情圣經”,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也是簡“最寵愛的孩子”。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與莊園地主家兒子達西的愛情故事。
《理智與情感》:簡·奧斯丁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講述了埃莉諾和瑪麗安兩姐妹,姐姐善于用理智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卻毫無節制,在面對愛情時,她們作出了不同的反應。
《愛瑪》:簡·奧斯丁最成熟的作品,堪稱世界名著版“亂點鴛鴦譜”。聰穎的愛瑪熱衷于“紅娘”這個角色。由于她的自大與固執,上演了一系列誤會和鬧劇,卻迎來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曼斯菲爾德莊園》:簡·奧斯丁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英國人心目中的不朽經典。被寄養在富裕人家的芬妮,與表兄埃德蒙、富少克勞福德之間,錯綜復雜的感情糾葛,結局出人意料的歡喜。
《諾桑覺寺·勸導》:《諾桑覺寺》是簡·奧斯丁最輕松的作品。講述了牧師之女凱瑟琳,天真可愛,在經歷重重曲折后,與蒂爾尼喜結良緣的有趣故事。
《勸導》則是簡·奧斯丁最后一部小說。《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將其結尾稱之為“文學史上最吸引人的轉折”。講述了貴族小姐安妮同青年軍官溫特沃思相愛,定婚約,解婚約,歷盡曲折,終成良緣。
這六本,是愛情教母一生僅有的6部長篇作品,也是暢銷了整整200年的愛情寶典。相信每一個有幸閱讀到的人,都可以解開對愛情的迷茫,對婚姻的困惑。
最后,將簡·奧斯丁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愛是永不褪色的印記,縱使狂風暴雨,也決不動搖。——《理智與情感》
小七愿每一個追求真愛的你,在這6部愛情寶典里,獲取無限的力量,重獲信心,找到屬于自己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