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染上了閱讀的習慣。
—黃老師
推薦書名:《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
經歷過的《教師寒假寫作訓練營》,讓我結識了一群富有教育情懷與理想的老師,可能是數學老師、語文老師、生物老師、物理老師……在專家、名師的引領下我變的似懂非懂,心中的航標(前行的方向)若隱若現,顯得更加的茫然無措。也許是黎明前的黑夜,也許是暴風雨的前夕,也許我依然不知所措著,也許……但我一直堅信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前進的腳步”,在這次學習中“學習共同體”這一關鍵詞激起了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之前沒有聽過的),可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讓我對“學習共同體”這一詞有些許熟悉感,從而得知了佐藤學(日本),也讓我產生了學習《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一書的欲望。
拿到書迫不及待的翻閱了目錄和序言部分,書中“風景”一詞立即吸引著我,更加確信了我的選擇是沒有錯的。在書中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就顯得越是扎實。”學校教育何嘗不是這樣或者說更應該是這樣,在慢慢的、靜悄悄的浸潤著孩子們。
感悟一:教育無國籍
正如書中寫到一樣“跨越國界的相互學習”,在購買時看到原著作者是Japan,有所猶豫,可能是由于民族情結所致吧!我引用書中的一句話:
“不是聽學生發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該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
從這段話中我感受到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給予了孩子們無私靜悄悄的愛、莫大的尊重,這可能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吧!
書中許多真實的教育教學案例,給予了我很多的思考。如學生發言時,教師可以板書嗎?學習的本質是能動行為還是被動行為或者是被動的能動性?(給予了我很多的思考,下期我將結合書本內容談談自己的想法)
有溫度的教育,無國界的教育,跨國界的學習,真好!
感悟二:閱讀三維度
“我們害怕自己落伍,害怕自己錯過,害怕自己不合時宜。那就閱讀,在閱讀中尋找生命的坐標,尋找生命和志業的確認感。無論世界如何變化,讀書都應當是知識分子的基本生活方式。生命有限,和一本好書打交道,反復讀,讀懂、讀透,直到它影響到你的學術話語和專業思維。它可能無法帶給你直接的名利,但智力與思維躍升的愉悅,就是對虔誠學習者的最大獎賞。”—莫國夫
“讀懂、讀透一本好書,直到它影響你的思維和思想”,我喜歡這句話。
對于閱讀我可能存在這樣的誤解:一本書,只是一本書,欣喜翻閱完畢后,又靜悄悄的散落于某個角落,似乎它已完成了使命,安詳地躺著等待著下一位命中人,那可能是1年,可能是10年,可能……
本次閱讀,我完成了瀏覽階段,等待著我的是翻閱、琢磨和品位。正是這樣開啟了我的第二階段的閱讀旅程,希望能夠讀懂、讀透《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直到它影響我的思維和思想。
本期作者:佐藤學
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作為“付諸行動的研究者”走訪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養護學習,同一線教師合作,直面學習改革的挑戰,是“學習共同體”提出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