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王寧是目前為止山水畫、書法雙重造詣頗高的公認者。當代書畫愛好者稱之作品,三分畫,七分書。在他的概念里,學習書畫,不失于傳承,傳承之基,不止于創新,創新之基,不偏于技法,技法之理,不溶于眾畫之多元也。什么意思呢?
(豐年圖68*138cm 王寧)
就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在傳承古人技法的基礎上,應該結合時下現代人對書畫的審美和角度,進行創新融合,但是不能因為創新而丟失了創作的技法,致使畫作成品空有其表,而丟失骨理。這是王寧每次提到創作都要重申的關鍵,在他的概念里,創作是在構建結構的同時,也是融合山水典雅、內秀、恢弘本身的氣息。如何將內心對自然的崇敬之意融合的恰到好處,達到山水本身不怒自威的境界,是需要秉承和創新的。
(青山呈露新如染95*240cm 王寧)
他認為,很多癡迷山水畫的創作者,都不能很好的將山水自然的蒼勁雄偉壯闊之意表達出來,尺度拿捏不好把握,山水畫,不應該工筆臨摹,更不應該流水留白,或填滿絹帛濃墨重彩,山水得當,表達之意,應仔細為之,當自我和自然融合相通之后,方能通過筆的架構,將境界的張力體現在絹帛上,將精神編織成支柱支撐山水畫作。有藝術共鳴才能通過畫幅彰顯出來,達到與觀賞者溝通的效果。
(中華之魂142*355cm 王寧)
從王寧先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他的作品傳遞出來的精神,一幅作品,熱烈明快,強烈對比,渾樸稚拙,工筆技法自然合成,平正見奇之感打造出獨特的藝術溝通和視覺盛宴。作品的主體,由山水變換到花鳥,由林木變換到建筑,自然鬼斧神工,筆下刀光劍影,各自放飛,水痕墨氣鋪染紙張,成于神態,將自然的靈秀之氣和境韻心態之神藏匿在筆下的墨汁中,這樣的畫作,怎么能不為書畫收藏家的心中珍品?
(賢集圖67*176cm 王寧)
然而,畫家王寧為藝術界貢獻的豈止在山水層面,在書法方面,他的作品更是成為后起之輩學習和效仿的主要對象。在他的概念里,書法,字工,筆力,宛如戰場,提筆那一刻,就是紙陣技法,筆工刀鞘,墨汁鍪甲,水硯城池,結構謀略,前后對比,一筆一劃,皆有兵法之同也。可謂,畫,用力三分,用意七分;書,用筆三分,用技七分,此合一體,則為藝術也。